话说中国的历史朝代以周朝最长,大约八百年。那周朝自从周武王即了天子之位以后,立即大封姬姓子孙和开国功臣作为诸侯国,历史上称为封建天下。那些诸侯国大小不一,大者地广数百里,小者不过数十里,就是周王朝的领地也不过方圆数百里。以周武王和辅助他的开国功臣们的意思,裂土封建诸如以后,平时诸侯们各自管理自己的国家,一旦天下有了什么事情,尽都听从天子的召唤,发兵以保卫王室。以后周公姬旦又制定了严密详实的礼仪制度,约束上至天子下至诸侯乃至于大臣、平民的言行,倘若有所违背,不但天子可以降罪,就是各诸侯国家也可以群起而攻之。照他们想来,周朝的天下从此可以万古千秋永无担忧了。不料传递到达第八代周夷王的时候,礼制渐渐地遭到了破坏,诸侯国家也渐渐地强大了起来,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到了第九代周厉王的时候,因为他自己暴虐无道,竟被王室领地的百姓们群起攻杀了。这是数千年以来民变的开始。亏得周公、召公(注:这里的周公、召公乃是一种职务,并非特指某个人)同心协力,拥立了太子姬靖为王,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重修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开明政治,周王室于是又显现了一定的中兴景象。可是周宣王以后,周幽王不时代,竟然因为妃妾之间的争风吃醋,竟然导致诸侯国联合胡戎军队大乱镐京,天子被害以后太子虽然作成了周平王,也被迫国都东迁洛阳,从此由弱软而变得名存实亡,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数百个诸侯国家通过弱肉强食,渐渐地兼并为战国七雄,最终统统落到了秦国的手中。这其中四百多年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奇葩,堪称中国历史之最,也与当今世界格局大同小异。
话说周宣王三十九年,姜戎公然抗拒朝廷王命,周宣王于是御驾亲征。不料败绩于千亩,王朝的兵马大为损伤。周宣王想再次讨伐姜戎,又怕军队的人数不够充足,于是亲自料民于太原。什么是料民?也就是将当地的户口按照籍薄进行查阅,观察人数的多少,车马和粮食的多少,好做下准备,随时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再三劝谏,周宣王只是不听。那一天,周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距离国都镐京不远,便催促车辇连夜进城。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人为一群在那里拍手作歌。周宣王于是停车下去倾听。只听那歌谣道:“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糜弧箕胞的意思周宣王不能明白,但是“几亡周国”的意思却是非常清晰而且可恶的。周宣王非常生气,便让身边的侍者传下命令,将这群小儿全部拘来审问。小儿们顿时吓得惊散了,只拿得年长和年幼的两个孩子,战战兢兢地跪在车辇下面。周宣王问:“这歌谣什么人编造的?”年幼的儿童战惧着不敢言语,那年长的儿童回答:“不是我们编造的!三日以前,有个红衣小儿到达市井之中,教我们诵念这四句歌谣。不知道什么缘故,一时间郭沫若四处传开了,满京城的小儿们不约而同地唱着,不止我们一处这样唱。”周宣王问:“如今那个红衣小儿在什么地方?”年长的儿童回答:“自从教了歌谣以后,就不知道他的去向了。”周宣王嘿然良久,喝叱两个小儿离去。随即召集管理市井的官吏,吩咐他们传谕禁止:“若有小儿再唱这些词谣,连同他们的父兄一起治罪。”
当夜周宣王回宫无话。次日早朝的时候,三公六卿一齐集聚在殿下,拜舞起居已毕。周宣王将夜来所闻的小儿歌谣告诉众大臣,并且问:“这歌谣如何解说呢?”大宗伯召虎回答:“厚,是山上桑木的名称,可以用来做弓,叫臣弧。箕,一种草的名称,可以编织箭袋,所以称为箕舵。根据臣的愚蠢见解,国家恐有弓矢之变。”太宰仲山甫上奏道:“弓矢乃是国家战争中的武器。大王如今料民于太原,准备报复犬戎之仇,若是战争连绵不断,必有亡国之患!”周宣王点头道是,又问:“这歌谣传自红衣小儿。那红衣小儿又是什么人?”太史伯阳父启奏道:“凡是市面上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叫谣言。皇天上帝为了警戒人类的君主,就命令荧惑星化作小儿,造作这些谣言,使儿童们练习、宣传,称之为童谣。这些童谣,从小处讲寄寓着个人吉凶,从大处讲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荧惑星变成火星,所以色红。今日亡国的歌谣,乃是上天意在警戒大王。”周宣王道:“朕如今就赦免了姜戎的罪恶,罢却了太原的征兵,将武库内所藏的弧矢尽行焚弃了,再命令国中不许制造和销售它们。如此,祸事可以停止吗?”伯阳父回答:“臣观察天象,祸乱的征兆已经形成,好像就在王宫之内,不关外间弓矢的事情,它只是表明国家后世将有女性主人乱国。况且谣言中说月将升,日将没,日是天下人君的形象,月是阴类,日没月升,阴进阳衰,其为女主人干政的事情十分明显。”周宣王又说:“朕依赖姜王后主持六宫,她本人很贤德,她进献的宫嫔也都经过严格的选择,女主人的祸乱从何而来?”伯阳父回答:“谣言说将升将没,本来不是指目前的情况。大王如果坚持修养德政,自然会化凶为吉。弧矢也不须焚弃。”
周宣王听了,且信且疑,闷闷不乐地作罢,起驾回宫。姜王后迎接周宣王。坐定以后,周宣王便将群臣的语言细细地告诉了姜王后。姜王后说:“宫中有件奇异的事情,臣妾正准备启奏呢。”周宣王问:“有什么奇异的事情?”姜王后道:“如今有个先王时期的老宫人,年龄已经五十余岁,自从先朝怀孕,到如今四十余年了,昨夜却生下一个女孩子。”周宣王大惊,问:“这个女孩子在什么地方?”姜王后说:“臣妾想这是不祥之物,已经叫人用草席包裹起来,抛弃在二十里以外的清水河中了。”周宣王立即召唤老宫人到来,问她怀孕的缘故。老宫人跪着回答:“婢子听说夏桀王末年,褒城有神人化作两条龙,降身于王庭之中,并且口流涎沫,却忽然用了人的语言对夏桀王说:‘我们是褒城二君。’夏桀王恐惧,准备杀了二龙,命令太史占卜,说是不吉利。又准备将龙的涎沫收拾丢弃,再占卜,又不吉利。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定表明帧祥。大王怎么不高兴地将它们的涎沫收藏了起来呢?我想这是龙的精气所在,收藏它也必定会获得福祯。’夏桀王命令太史再占,却得到大吉的征兆。于是在龙的面前设置了祭祀,又命令取来金盘,收集了龙的涎沫,放置在一个红色的口袋里。忽然间风雨大作,二龙飞去。夏桀王命令将龙的涎沫收藏于宫内的府库之中。从殷商历经六百四十四年,传递了二十八位君主,到达我们周朝,又将近三百年了,从来都没有人打开观看过。到了先王未年,库内忽然放出了毫光,掌管仓库的官吏奏知先王。先王问:‘放光的是什么东西?’掌管仓库的官吏说是盛装龙涎沫的口袋中发出的,并且取出簿籍献上,上面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收藏龙涎的原因。先王命令打开观赏。侍臣们打开了口袋,手捧着金盘献上。先王用手去接金盘,一时间失手跌落在地上,所藏的龙涎横流于庭院之间。忽然化成了小小的元宝一个,盘旋于庭院之中,内侍们追逐它,一直到达内宫,却又忽然不见了。那时候婢子才十二岁,无意之间踏中了元宝经过的地方,心中忽然好像有所感触,从此肚腹渐渐地长大,如同怀孕一般。先王奇怪婢子没有丈夫而怀孕,因此将婢子囚禁在幽室之中,到如今已经四十年了。昨夜我腹中作痛,忽然生下一个女孩子,监守幽室的侍者们不敢隐瞒,只得奏知了娘娘。娘娘说怪物不可以容留,随即命令侍者们领去,将她丢弃在沟渎之中。婢子罪该万死!”周宣王道:“这是先朝的事情,与你没有关系。”于是将老宫人喝退。随即唤监守幽室的侍者往清水河上查看女婴的下落。不一时,侍者回来报告:“已被流水漂去了。”周宣王毫不怀疑。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周宣王叫过太史伯阳父,告诉他龙涎的故事,说:“这个女婴已经死于沟渎之中,爱卿试着占卜,以观妖气消失得如何?”伯阳父布卦已毕,献上繇词。繇词是:“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糜弧,箕腋!”周宣王不能理解。伯阳父启奏:“以十二支所属来推究:羊为未,马为午。哭笑者,悲喜的现象。它的映证应当在午未年。根据微臣的推详,妖气虽然出了宫,但是未曾除去。”周宣王闻奏,怏怏不悦,于是发布命令:“城内城外,挨家挨户地查问女婴。不管死活,有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报,举报人如数给赏,收养者全家斩首。”又命令上大夫杜伯专门督察这事,因繇词中又有“匣弧、箕筋”的话句,再命令下大夫左儒,监督管理市井的官吏们巡查,不许人们造卖山桑制作的木弓,箕草编织的箭袋,违令者处死。
管理市井的官吏们不敢怠慢,引着一班衙役,一面告示众人,一面四处巡查。城中的百姓无不遵依,只有乡下的农夫尚未知晓。巡查到第二天,有个妇人抱着几个箭袋,正是箕草编织而成的;一个男子背着山桑制作的十来把木弓,跟随在她后面。他夫妻两口住在偏远乡村,趁着这天逢场,进城来做买卖。他们尚未入城,被管理市井的官吏们劈面撞见,喝声:“拿下!”手下的衙役们先将妇人擒住。那个男子看见不对,急忙抛下桑弓在地,飞步走脱。管理市井的官吏们将妇人锁押起来,连同桑弓和箕袋一齐解到大夫左儒那里。左儒想:“所获取的两种物品正应了谣言所说,况且太史说女人为祸,如今已经拿到了妇人,也可以回复王旨了。”于是隐下了男子逃去的事情不说,只奏妇人违禁造卖桑弓和箕袋,应该依法处死。周宣王命令将此女子斩首。她的桑弓和箕袋经焚烧以后丢弃在市井,作为造卖桑弓、箕袋者的警戒。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