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知道周幽王决心废立皇后和太子以后,心中暗暗欢喜。当天晚上,她便先遣心腹宫人传言给虢石父和尹球,要他们思考好废立问题的答案。第二天,早朝礼毕以后,周幽王宣召公卿们上殿,开口问:“申王后为人嫉妒,多有怨望,还不断地咒诅朕躬,如此实在难为天下之母,可不可以拘来问罪?”虢石父奏道:“王后是六宫之主,虽然有罪也不可以拘问。如果她的德行不称职,只可传旨废除,另外选择贤德妃子,让她母仪天下,这才是朝廷万世之福。”尹球也立即奏道:“臣听说褒妃德性贞静,她完全可以入主中宫。”周幽王道:“太子还在申国,倘若废除了申王后,太子又该怎么办?”虢石父又奏道:“臣听说这后宫之中,母亲因为儿子才显贵,儿子也因为母亲才显贵。如今太子因为回避罪过,居住在申国,早晚问候父王也很久没有进行了。况且既然废除了母亲,何必还用儿子呢?我们情愿扶持伯服,让他作为东宫太子。社稷有幸!”
周幽王大喜,立即传旨将申王后贬入冷官,又将太子宜臼废为庶人,改立褒妃作为王后,伯服作为太子。如有进谏者,即认定是宜臼一党,给以重辟,也就是撕裂致死的惩治。这是周幽王九年的事情。两班文武百官虽然心怀不平,但是知道周幽王的主意已决,前去劝谏枉然取来杀身之祸,而且无益于事情,于是尽皆缄口不言。太史伯阳父叹息道:“三纲已绝,周朝的灭亡可以立即等待了!”即日告老还乡。群臣丢弃了职务回家的很多。从此,朝廷中惟有尹球、虢石父、祭公易一班佞臣在那里操纵政事。周幽王朝夕只与褒王后在宫中作乐。
再说褒妃虽然貌美如花,却是性情冰冷,堪称中华世界第一冷美人。她虽然夺得了正宫娘娘的位置,又有了专席之宠,可是从来不曾开颜一笑。周幽王以前以为褒妃是害怕申王后母子将来会亏待她,所以不轻易苟以言笑。可是废立了皇后和太子以后,褒妃仍然不置一笑。周幽王不禁暗想: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也得到了褒妃的美丽,却不能得到褒妃的欢声笑语,于心实在不甘。于是千方百计地讨取褒妃的欢心。周幽王首先召集乐工们进来呜钟击鼓,品弹丝竹,又召集宫人们轮番进献歌舞,可是褒王后仍然全无欢悦的样子。周幽王忍不住问:“爱卿不喜欢音乐,却喜好什么事情呢?”褒王后道:“臣妾没有什么喜好。曾记得昔日亲手撕裂彩缯的时候,那种声音倒还爽然可听。”周幽王道:“既然喜欢听撕裂缯帛的声音,这又何难,你何不早说呢?”于是立即命令掌管府库的官吏每日送来彩缯一百匹,又让宫娥中有力气者一一上前,轮番撕裂它们,以便取悦于褒王后。奇怪的是褒王后虽然喜欢听撕裂缯帛的声音,依旧看不见她的笑脸。
周幽王问:“爱卿为什么仍然不笑呢?”褒王后回答:“臣妾生平从来没有笑过。”周幽王想:“朕必须让她开口笑一笑。”于是下令:“不拘宫内宫外,有能够让褒王后一笑者,赏赐千金。”虢石于是上前献计道:“以前先王因为西戎强盛,害怕他们突然侵入,就在俪山之下设置了烟墩二十余所,又设置了大鼓数十面,一有贼寇到来就立即放起狼烟。烽火直冲霄汉,附近的诸侯们就会马上发兵相救。只要呜起了大鼓,又可以催趱他们兼程前来。如今天下太平,烽火台许久没有使用过了。大王若要博得褒王后一笑,必须同褒王后一道游玩俪山,夜晚间突然举起烽烟,擂动大鼓,诸侯们的援兵必然到来,他们来了又没有敌人,上了个大当,那种慌里慌张来去又抱怨过去抱怨过来的样子必定十分滑稽,褒王后见了必定发笑。”
周幽王道:“这个计策很好!”于是同褒王后一起驱驾前往骊山游玩,到了晚上设宴于俪宫,暗地传令举动四处的烽火。当时郑伯姬友等朝廷大臣们正在俪宫附近,听说周幽王下令发动烽火台,尽皆大吃了一惊,便以姬友作为前导,急急忙忙地赶至俪宫,由姬友出面启奏道:“烽火台是先王用来准备呼吁诸侯们救援的设置,所以必须取信于诸侯。如今无缘无故地发动烽火台,这是戏弄诸侯们。倘若以后真的朝廷有了什么意外的紧急情况,即使发动了烽火台,诸侯们也必定不会相信了。那时候,又用什么东西来征集援兵以救急难呢?”
周幽王大怒道:“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什么事情必须征集诸侯们的援兵?朕今天与褒王后出游俪官,无可消遣,就与诸侯们开个玩笑,又有什么要紧?他们做臣子的,王室有了事情赴汤蹈火也应该,何况只是让他们跑跑路!这事情我自有主张,你们不必多言。他日有了什么事情,与你们无关就是!”于是周幽王不听郑伯姬友的劝谏。他命令宫中太监们监督,让官兵们们发动了烽火台,又不断地擂起大鼓。鼓声如雷震动,火焰冲天而起。附近的诸侯们真的以为镐京城中有了什么变化,一个个及时领兵点将,连夜赶至俪山。可是不曾看见一个敌兵,也没有哪里发生战斗,只是听得周幽王和褒皇后居住的楼阁上面管弦声音不断,不禁一个个呆若木鸡。
周幽王与褒王后正在那里饮酒作乐。本来,大臣们为天子效力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必须是天子的确有事的时候诸侯们才来效劳。像这种无事找事做的事情,就是以前任何荒诞的君王也做不出来。周幽王自己也明白自己行为是多么的荒唐,也懂得这样的事情应该向诸侯们道歉,可是为了博得褒皇后的一个笑脸,他也不接见诸侯,只是派人下去对诸侯们说:“侥幸还没有外敌入侵,不劳大家长途跋涉了。”诸侯们面面相觑,只得卷旗而归。褒王后站在楼上,凭栏望见诸侯们匆匆忙忙地来来去去,觉得他们这么聪明能干的人也会上个这样的大当,不觉抚掌大笑了起来。周幽王见了满心欢喜,想,这褒皇后一笑当真灿烂无比,于是高兴地道:“爱卿这么一笑,百媚俱生,这可是虢石父的功劳!”于是立即以千金赏赐了虢石父。至今俗话中相传的“千金买笑”典故就是来源于此。
申侯听说周幽王废除申王后,立了褒姒,废除宜臼,立了伯服,便上疏劝谏道:“以前夏桀王宠幸妹喜因而夏朝亡国,商纣王宠幸妲己因而商朝亡国。大王如今因为宠幸褒姒,废除了嫡亲的皇后,另立庶妃作为皇后,废除了是长子的太子,另立庶妃的儿子作太子,这样既违反了夫妻之义,又伤害到父子之情。夏桀王、商纣王的教训又出现在今天,那么夏商两朝覆灭的灾祸也不在异日了。望我王收回这种荒乱的命令,或者可以免除亡国的祸殃。”周幽王看了,拍案大怒道:“这贼子怎么可以这么胡言乱语!”虢石父上奏道:“废皇后是他的女儿,废太子是他的外孙。他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的,实际上不过是泄私愤。他从看见废太子被驱逐的时候起,很久就怀有怨望了。如今听说申王后与故太子都被废除了,他就做不成王亲国戚,一心一意只要谋叛了,所以才敢如此指责大王。”
周幽王问:“是他这么说也是有所借口的。倘若其他诸侯与他一道起来反对,我又该怎么办呢?”虢石父道:“我王估事光明磊落,诸侯们能有什么意见?您看几百个诸侯谁说出了反对您的话呢?”周幽王信以为真,又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他呢?”虢石父道:“申侯对国家本来就没有其他功劳,只是因为他的女儿做了王后才进爵为侯的。如今申王后与故太子都已经废除了,申侯也应该贬谪,仍旧称为伯。并且朝廷应该发兵讨伐他的罪过,这样才可以没有任何后患。”
申侯虽然是因为女儿当了皇后才显贵的,但这是周宣王决定的,而且申伯作了申侯以后也没有任何的过错,怎么可以随意降低他的爵位呢?可是朝中已经没有了正直敢言的大臣,周幽王自己又长期色迷心窍,一心只有依靠褒皇后母子,加上虢石父一班奸臣包转在他的身边,时时刻刻诱导他脱离君王之道,所以他利令智昏,竟然立即准奏,下令削去了申侯的侯爵,将他降为申伯。接着又命令虢石父作为大将,搜集人马和战车,准备发兵前去讨伐申国,却不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悄地向他和周王室逼来。欲知周王室与申国相争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