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动荡年代(1960-1969)全文阅读 > 第1章 1960年(1)

第1章 1960年(1)


  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非常严峻的形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现实,从1960年夏开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对3年“大跃进”运动进行反思。6月14日至18日毛泽东在上海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讲话,以及所写的《十年总结》中,已经开始承认“大跃进”中指标过高,对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做法开始有了改变。7月5日至8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和《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决定压缩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钢铁工业等生产;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在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前后,周恩来、李富春首先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1月3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和《中央关于贯彻执行“紧急指示信”的指示》,要求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反对“共产风”、瞎指挥风、命令风、浮夸风、干部特殊化风等五风。“十二条紧急指示信”,标志着“庐山会议”以来一度中断了纠“左”倾错误工作的重新开始。

  这一年,国际共运矛盾重重,中苏关系日趋紧张。1960年6月24日到26日,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苏共领导人对中共代表团发动了突然袭击。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片面决定召回在华苏联专家,而且不等中国政府答复,便在7月28日至9月1日期间,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等。1960年11月,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苏共再一次向与会代表散发了长达6万余字的粗暴攻击中国共产党的信件,进一步挑起两党的争论。

  2月2日下午,山西省平陆县61名员工中毒,在生命垂危之际,从县到省、到解放军空军部队、到北京的有关部门,无私地投入了紧急抢救的集体行动中,终于使中毒人员化险为夷,谱写了又一曲共产主义的凯歌。

  中共中央一月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

  1960年1月7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举行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1959年的经济工作,制定了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讨论了今后8年人民公社的设想。会议过高地估计1959年经济建设成就,认为1959年的“大跃进”是全面的“跃进”,更好的“跃进”,1958年和1959年的连续“跃进”,使我们原来拟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在两年内完成了。会议没有足够地正视“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状况,正式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指标过高的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确定了1960年的第二本账,讨论了今后3年和8年的设想。错误地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提出提前5年实现赶上英国的口号。在“左”倾冒进的思想支配下,要求1960年仍是“大跃进”的年头。因此在1960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中,要求本年度钢产量为1840万吨,第二本账为2040万吨。原煤产量为4.25亿吨,粮食产量为6000亿斤,棉花产量为5500万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45亿元。会议还提出8年完成农村人民公社基本队有制过渡到基本社有制的设想。会后,在“大跃进”和“反右倾”的气氛下,全国又开始大办县、社工业,大办水利,大办养猪场等,原来压缩了的基本建设项目又重新上马,各项生产指标层层加码,为了确保完成钢的指标,重又搞起了“以钢为纲”、“遍地开花”,除“小土群”之外还着重发展“小洋群”。为了八年内完成农村人民公社从基本队有制过渡到基本社有制的设想,各地重又开展过渡的试点工作,一度有所收敛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重又盛行起来,给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损失。

  平陆县六十一名中毒人员获救

  1960年2月2日下午6时,山西省平陆县风南公路张沟段61名员工,发生食物中毒,中共平陆县委立刻组织了医务人员抢救。他们使用了各种办法:给患者喝下了绿豆甘草水解毒,无效;给患者注射了吗啡,但仍然无效。县人民医院负责的医生们会诊后,断定非用特效药“二巯基丙醇”不可,并且必须在4日黎明前给病人注射这种药,否则这61人都将有生命危险。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只隔一条黄河。县北50里外张村一带,正在修建一条从芮城风陵渡到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这条公路是山西省支援黄河三门峡伟大建设工程的交通命脉。正在这种建设的关键时刻,发生了这偶然的不幸。平陆县委接到急需“二巯基丙醇”的报告之后,马上派出人员四处寻找,但都没有这种药。他们派人连夜冒险渡过黄河到三门峡市,也同样没有“二巯基丙醇”。

  2月3日中午,张村公社医院通知,如果明晨以前拿不到“二巯基丙醇”,14名重患者,将会有死亡的危险。县委郝书记立刻作出决定:为了61位同志的生命,只好麻烦中央,向首都求援,向中央卫生部挂特急电话,向特药商店挂特急电话。

  一场抢救61名中毒人员的感人故事,就在北京与平陆之间共同谱写着。2月3日下午4时左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一所四合院里,药政管理局韵许多同志,都停下了别的工作,急忙办理这件刻不容缓的事。在接到平陆县委打来的电话后,卫生部领导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负责办好,立刻找民航局或请空军支援送药。一面叫人通知八面槽特种药品商店赶快准备药品,一面向上级请示,请求支援。空军首长也发出指示:全力支援,要办得又快又好!

  位于首都王府井大街北口八面槽的一家门市很小的国营特种药店里,药店人员迅速地将针剂和设备准备就绪。但是如何运送呢?就在这时,又来了卫生部的电话:“空军已热情支援,保证今夜把药品投到平陆县城!请你们快把1000支药品装进木箱,箱外要装上发光设备。”为了解决发光设备,门市部同志请求五洲电料行支援。电料行的同志急中生智,他们用4节电池焊在一起,接上灯泡。又用16节电池、4个灯泡,把药箱的四面都装上灯,空投落地时,这一面的摔灭了,保险那几面的还亮着。这一发光设备的安装工作,竞在两分半钟的时间内完成。装上卫生部早已等候的专车,直奔机场,将药品装上军用运输机。飞机立即起飞,直向平陆上空。

  在平陆县,县委书记接到北京来电:“请赶快物色一块平坦地带,要离河道远些,准备四堆柴草。飞机一到,马上点火,作为空投标志。”于是,书记、县长亲自指挥,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几千几万群众,发出了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最紧急的号召。听到广播的群众,自觉的在夜色中抱来大捆大捆的棉柴芦苇,向指定的平坦地带奔去。

  飞机越过黄河,来到平陆上空。机上的工作人员望着四堆熊熊的大火,准确地把药箱推出机仓。1000支“二巯基丙醇”带着降落伞投向预定的地点。由县委打电话向北京求援,到空投成功,这其中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可是这全部复杂辗转的过程,却只用了8个多小时。2月3日深夜,在张村公社医院的大门口,社员们、医护人员正焦急地盼望着。汽车开来后,负责人马上拿下药箱,把药剂注入病人的体内。注射剂十分灵效,病人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医生原来规定,药品不能迟于4日黎明找到,但药品却在黎明之前就送到了。61条生命化险为夷。

  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又一曲共产主义的凯歌》的社论指出,平陆事件的始末,构成了一课最生动的共产主义教材。我们希望每个青年都认真地学习它,学习参加到这个事件中来的那些同志的高尚风格,学习那种勇于舍已为人的精神,学习那种认真负责的作风。特别是,从中深刻体会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关怀。我们要从中接受共产主义的教育,永远热爱党和人民,永远勤勤恳恳、生气勃勃地为人民服务。

  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及整顿

  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迅猛发展的时候,城市人民公社也逐渐兴起。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是大城市重点试办城市人民公社的时期。城市人民公社是一种以组织生产活动为中心,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和思想”组织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政社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在试办时期是以大工厂、街道、机关或学校为中心的3种类型的城市人民公社。各种类型的城市人民公社,主要是通过兴办工业企业和生活服务站、居民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文化补习班、扫盲班、中心学校、俱乐部、图书阅览室、卫生所或保健院等,组织居民参加集体生产和各种文化、艺术类服务活动。尤其是动员和组织广大家庭妇女学习文化,扫除文盲,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根据试办公社的各大城市的统计,社办(包括街办)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中,妇女占到了90%,一批家庭妇女从单纯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和社会服务,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试办基础上,中央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城市人民公社。1960年3月9日,正式发出了《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指示》,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采取积极态度,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城市人民公社;并指定以全国总工会中共党组为主研究城市人民公社问题;对城市人民公社的具体部署是,在1960年上半年普遍进行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在下半年全面推广。

  在中央的指示精神推动下,城市人民公社的高潮很快在全国范围掀起。郑州市管城区红旗人民公社工厂很快发展到47个,产品242种,总产值655万元,举办了58个公共食堂、7所小学、1个敬老院、15个托儿所、171个居民服务点。北京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基本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服务事业体系,开展大规模的协作,工业农业互相支援,共同发展,6000多闲散劳力参加生产和工作,社办工业产值一年间增长176%,商品蔬菜增长1倍多。上海85万里弄居民成立生产组织4600个,为工厂、商店、机关服务。同时,上海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兴办大批公共食堂、托儿所、服务组织和中小学校。天津鸿顺里人民公社社办工业月产值由300元增加到70万元,文教卫生等事业全面发展。广州中区财贸等部门采取集中训练、现场辅导等办法,帮助城市人民公社培训会计和炊事员。西安20万妇女参加社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