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沛·阿旺晋美报告中谈到了西藏人民在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商业、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说,到去年年底,全区已经建立水电站、农具厂、汽车修配厂、筑路机械修理厂、水泥厂、皮革厂、面粉厂和木材加工厂等许多现代化的中小型工厂。除去大力发展了农牧区民间运输以外,在西藏全区已经修筑了公路15000余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大大地密切了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全区已有邮电局(所)93处。社会主义商业阵地日益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商业网,城乡市场到处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由于党的关怀,在民主改革后,西藏的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全区已建立起中学7所,在校学生700余人,公办小学86所,民办公助和民办小学1596所。此外,还建立了专门培养藏族干部的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行政干校和师范学校。文化艺术事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全区已有科学文化事业机构170个左右。其中专业剧团5个,电影放映单位120个。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到1964年底,全区已建立了设备比较完备的医院15所,建立了县卫生院、医疗保健站(所)140多个,免费给藏族人民治病。在谈到培养藏族干部和工人时,阿沛·阿旺晋美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培养藏族革命干部和藏族工人。目前,全区已有藏族干部16500余人,其中贫苦农奴和奴隶出身的干部占96%;已有1200多人担任了自治区地、县、区各级领导职务。藏族工人已有两万多人。
阿沛·阿旺晋美说,从1960年开始,西藏就逐步建立了县、乡级人民政府,从而彻底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机构。1961年又陆续实行民主选举,目前,全区已经实行普选的乡占总乡数的92%以上,通过普选,使受苦农奴和奴隶牢固地掌握了印把子,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在谈到今后任务时,阿沛·阿旺晋美说,西藏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有计划有领导地、稳妥地、经过试办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国防建设,保卫国防;巩固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中央代表团副团长、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在会上讲话时说,西藏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西藏广大劳动人民团结一切爱国人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结果。是他们同农奴主阶级、帝国主义、外国反动派进行长期的、复杂的、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结果。西藏人民是勤劳、勇敢、纯朴的人民,是爱国的革命的人民,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人民。
人民解放军驻西藏部队负责人陈明义在发言中介绍了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在巩固祖国国防和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有30多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赞扬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和进藏职工,模范地执行了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了爱国守法的寺庙,对宗教上层人士进行了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的工作,切实地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9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闭幕式,宣告了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向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还通过了给各兄弟省、市、自治区、自治州人民的感谢电和给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全体指战员的慰问电。会上,代表们听取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预决算审查委员会和议案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会议选举了阿沛·阿旺晋美为自治区主席,周仁山等为副主席。在当选的自治区37名委员中,藏族占绝大多数,另外有汉、门巴、珞巴和回族等民族的代表。委员中有劳动人民,也有爱国进步的上层人士和宗教界人士。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西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西藏人民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西藏的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对于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着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和长远规划1965年6月16日,毛泽东在杭州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的汇报。他指出,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他还提出了安排计划的原则:(1)要根据客观可能办事,还要留有余地。基本建设投资太多,指标定得过高。五年基本建设投资要控制在800亿到900亿元,三线建设的投资要压缩100亿至200亿元;(2)鉴于过去的经验,欲速则不达,建设项目不要搞那么多,少搞些项目就能打歼灭战;(3)1970年钢产量达到1600万吨就行;(4)农轻重次序要违反一下,吃、穿、用每年略有增加就好;(5)工业布局不能太分散;(6)搞农业要靠大寨精神,农业投资不要那么多,要减下来。搞化肥我不反对,但还是靠养猪、养羊,搞绿肥;(7)对老百姓不要搞得太紧张,要留点余地在老百姓那里。把老百姓搞翻了不行,这是个原则问题。
7月21日,国家计委向周恩来汇报了调整和修改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计委提出,“三32”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要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在国防工业方面,首先把常规武器中最基本的东西搞起来,同时保证尖端方面一些最急需和周期长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到1970年,主要装备的生产能力,除造船外,三线地区占一半左右。经过5年或稍多一些时间的建设,三线地区将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的新的工业基地。全国五年建设总投资为900亿元。修改后的“三五”计划设想,对主要生产指标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设想分两步进行调整:第一步在长期计划中先安排粮食提价,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消费品降低价格;第二步在年度计划中再安排一般重工业品降价。经过讨论,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的上述安排。
9月12日,国家计委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共分10个部分:
(1)方针、任务;(2)基本建设;(3)农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4)科学技术上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5)文化、教育、卫生事业;(6)人民生活;(7)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8)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9)15年远景的设想;(10)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安排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充分发挥一、二线的生产潜力;积极地、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是: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为850亿元;财政收支各3050亿元;1970年,粮食总产量4400亿斤~4800亿斤,钢产量1600万吨;1970年工农业总产值约为2700亿元~2750亿元,每年递增7%左右。其中农业总产值约700亿元~750亿元,每年递增4%~5%;工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每年递增8%左右。
1965年9月18日至10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会议批准了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的《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纲要》要求“省、地、县、社四级党委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时,掀起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会议同意了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方针。会议还讨论了贸易问题,提出要“藏粮于民”,稳定征购,三年一定。决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拿出200亿元调整物价,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的价格,使广大城乡人民,首先是农民获得好处。会议认为。必须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搞过“四清”的地方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争取农村人民公社每个生产队都有党小组或党员。会议期间,毛泽东于10月10日同大区第一书记谈了话。他说,要战备。各省要把“小三线”建设好。不要怕敌人来,不要怕兵变,不要怕造反。又说,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他自己回答“很可能出,这是最危险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就造反。各省有了“小三线”,就可以造反嘛。过去有些人就是迷信国际,迷信中央。现在你们要注意,不要管谁讲的,中央也好,省委也好,不正确的,你们可以不执行。
这次会议由于过于严重地估计了国际战争形势和党内斗争形势,强调了“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和“造反”,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在高层领导中作了舆论准备。
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
越南位于东南亚半岛东部,同中国、老挝、柬埔寨为邻。越南民族具有悠久历史,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密切往来。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保护国。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入侵,越南人民开展武装斗争。1945年举行八月革命,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法国对越南进行武装干涉,1945年至1954年越南人民开展了反对法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达成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越南北方归越南民主共和国管辖。并规定越南在1956年通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但是,1955年法国军队撤出后,美国乘机取代法国,用军事援助扶植亲美势力。在美国策划下,1955年10月26日,南越阮氏王朝的总理吴庭艳废黜保大皇帝,成立“越南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和国防部长。在美国支持下,吴庭艳政府破坏日内瓦协议,阻挠越南南北方统一,实行法西斯统治,残酷迫害前抗战人员和其他爱国人士。1960年底,越南南方人民被迫拿起武器反抗美吴集团的反动统治。1961年,美国派遣“特种部队”进入南越,次年成立“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加强对越南南方人民的镇压,并策划、准备袭击越南北方。1964年8月,美国寻找借口,公然轰炸越南北方。1965年3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南越北部的岘港登陆,准备随时北犯。美国飞机不断侵入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岛上空,进行挑衅,企图把战火引向越南北方,再对中国实行威胁。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开始了抗美援越的斗争。
1965年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重申侵犯越南就是侵犯中国,中国是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字国,中国和越南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情同手足的兄弟。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6亿5千万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置之不理。1965年9月29日,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斗中,愿意作出一切必要的牺牲。我们对美帝国主义不存在任何幻想,为了反对美国侵略,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如果美帝国主义打进中国大陆,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打败它。
1965年春以后,美国的约翰逊政府逐步扩大侵越战争。公然宣布把中国当作主要敌人,声称“存在着同中国发生战争的危险”,阴谋在亚洲发动一场更大规模、世界性的战争。对此,中国政府公布了对美的四项政策:
(1)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美国的战争。中国没有派兵去夏威夷,是美国侵占了中国领土台湾省。尽管这样,中国仍然努力通过谈判要求美国从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它的一切武装力量,并且已经先后在日内瓦和华沙同美国就这个绝不能让步的原则问题谈了10多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2)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那就是,如果亚洲、非洲或世界上任何国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一定要给以支持和援助的。如果由于这种正义行动引起美国侵犯中国,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奋起抵抗,战斗到底。(3)中国是做了准备的。如果美国把战争强加于中国,不论它来多少人,用什么武器,包括核子武器在内,可以肯定地说,它将进得来,出不去。既然1400万越南南方人民对付得了二十几万美军,那么6。5亿中国人民也肯定对付得了1000万美军。美国侵略者不管来多少,必将被消灭在中国。(4)战争打起来,就没有界限。美国有些军事家想依靠海空优势轰炸中国,而不打地面战争。这是一厢情愿。战争既然以空战或海战开始,那么,战争如何继续进行,就由不得美国一方作主了。你能从空中来,难道我们不能从陆上去吗?因此,我们说,战争一旦打起来,就再没有什么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