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受到批判
孙冶方是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他根据对我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长期研究,为克服其弊端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经济思想。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便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弊病,提出要重视计划经济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正确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重视利润,提高经济效果;要扩大并适当规定企业经济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国家集中领导和企业独立经营的关系等。1956年,孙冶方在《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一文就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也在起着作用。但这是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有完全不同本质的价值规律,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孙冶方对改革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也较早地提出意见。他认为我国从苏联搬来的一整套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压制了广大群众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也就是压制了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革命因素,把技术,从而把生产力冻结在建厂初期的水平上。他还提出,提高经济效果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要正确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等重要观点。这些都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忽视经济规律的做法提出的。在196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一次理论会上,孙冶方对价值规律、利润、奖金和企业自主权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鲜明,切中时弊,对于纠正“大跃进”以来无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左”的错误,具有重要意义。而康生则把这些观点作为“修正主义”思想报告给毛泽东,还对毛泽东说,“苏联有一个利别尔曼(原苏联的经济学家,在60年代初,他提出要强调利润的作用。他的主张,在中国当时被批判为‘修正主义’理论),可是中国还有一个比利别尔曼还利别尔曼的,那就是孙冶方”。到1964年下半年,在批判了杨献珍的“合二而一”后便开始了对孙冶方的错误批判。批判中将孙的一些正确观点扣上了“利润挂帅”、“修正主义”等帽子。康生、陈伯达说他是“中国最大的修正主义者”。将孙冶方关于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利润指标、企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学叙述方法和编写体系等方面的观点全部否定。后来康生派“四清”工作队进驻该所,搞所谓孙冶方与张闻天(当时是该所特邀研究员)的“反党联盟问题”。孙冶方被打成“反党联盟”的头目,被罢免了所长职务,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但孙冶方坚持真理,在围攻批判面前坚强不屈,他坚定地说:“死不足惜,名声毁了也不要紧,但我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形成的经济观点决不能丢,我要为真理活下去。”到“文化大革命”中,孙冶方被关进监狱达七八年之久,备受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冤案得到彻底平反,1982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于12月21日和22日,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成就和今后的建设任务。周恩来指出,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1958年到1960年的大发展,从1961年起,进入一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时期。现在,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周恩来说,几年以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曾经遇到了相当严重的困难。1959年到1961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而赫鲁晓夫在1960年突然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几百个协定和合同,撤退苏联专家,停止供应重要设备,严重地扰乱了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定计划,大大加重了我们的困难。但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严重的困难吓倒,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根据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初步地总结了群众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工作条例草案。这些具体政策和条例草案,虽然有一些还有缺点,但是对于国民经济的调整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集中主要力量,加强了农业战线,努力增加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调整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并且使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调整了工业内部的关系,加强了薄弱环节,发展了新兴工业。这样,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就在新的基础上比较协调了。我们的经济力量也比过去增强了。
周恩来从农业、工业、财政贸易、文化教育这四个主要方面概括地论述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成就。他说,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达到了过去较高年份的水平。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质量出现了新的跃进,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定额和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品供应状况显著改善,物价稳定,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信用提高,对外贸易有较大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都逐步有所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科学研究水平有所提高。我们已经有了一批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可以认为是先进水平的了。这几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坚决执行自力更生方针的结果。
周恩来在报告中提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他对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和国家预算的初步安排,作了说明。他指出,1965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组织工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某些尚未完成的任务,并且为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做好准备。农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5%左右。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11%左右。
在报告了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以后,周恩来说,为了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在今后发展国民经济中,应当注意以下的问题。(1)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顺利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一个重要保证。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应当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2)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同国际合作的关系。自力更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立脚点。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来进行建设,才能比较迅速地发展本国的经济,从而增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威力。(3)实行技术革命。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4)实行集中领导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这就是:要把任务交给群众讨论;开展比学赶帮竟赛;实行领导干部、专家、群众三结合;既要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革命精神,又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干劲十足,又要劳逸结合;对于群众的各种创造,必须经过试验,逐步推广,必须坚持党的阶级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周恩来还谈到了坚持实行勤俭建国方针的问题。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铺张浪费,追求享受,是资产阶级的腐败作风。我们发扬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使这种作风形成社会风气,就可以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这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周恩来批评了在目前企业管理、基本建设中,以及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的开支方面所存在的浪费现象,他号召,1965年必须在各条战线上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全国人民都应当为积累每一元建设资金加以有效地使用而斗争。
周恩来指出,在今后建设事业的发展中,一定还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一定会出现新的矛盾和新的不平衡。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认识和对待这些矛盾,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进行综合平衡,我们就能够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不断从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我国的建设事业一定能够以巨大的而又是稳重的步伐向前迈进。
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
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5日,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共有1199名,其中新增补的394名。委员中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的代表人物,还包括了工农业生产建设战线、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先进人物。周恩来主持会议,郭沫若副主席代表第三届政协常委会作了5年多来的工作报告。他指出,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经历了民主革命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民主革命阶段,它对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我国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它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反对国内外敌人和支援国际反帝统一战线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后长时期的斗争中,还会发挥巨大的作用。郭沫若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团结、教育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各民主党派成员和一切爱国人士,调动他们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它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为实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于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的工作,郭沫若指出,这包括:(1)推动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历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及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听取、讨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中共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委会、各民主党派双周座谈会,讨论了各个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还组织了视察、参观活动。(2)推动各界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全国委员会和常委会多次作出了关于开展学习的决议和号召,并且协同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组织和推动了经常学习;还推进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工作。(3)在国际活动方面的工作。声援了古巴、越南、巴拿马、刚果(布)等国人民和美国黑人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同有关单位联合举行庆祝中朝友好互助条约、庆祝十月革命、纪念万隆会议等活动。5年来,接待了从世界五大洲43个国家来我国访问的许多国际友人,向他们介绍了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情况并且交流了经验。
关于今后工作,郭沫若在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推动各界人士同全国人民一起,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而继续奋斗。(2)根据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党与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政治活动。要密切同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3)要积极推动各界人士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提高自我改造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4)坚决拥护加强国防、全民皆兵的方针,为保卫祖国安全、解放台湾而斗争。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的阴谋。(5)坚决拥护我国对外政策总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同全世界人民一道,为争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的胜利而斗争。
会议听取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了讨论。有179名委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大会一致通过推举毛泽东为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选举彭真、陈毅、叶剑英、黄炎培等22人为副主席,秘书长平杰三。选出常委会委员159名。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是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到一个新发展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性。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各界人士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同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3)要积极推动各界人士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提高自我改造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4)坚决拥护加强国防、全民皆兵的方针,为保卫祖国安全、解放台湾而斗争。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的胜利而斗争。
会议听取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了讨论。有179名委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大会一致通过推举毛泽东为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选举彭真、陈毅、叶剑英、黄炎培等22人为副主席,秘书长平杰三。选出常委会委员159名。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是在我国国民经济进人到一个新发展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性。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各界人士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