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东北虎西北狼全文阅读 > 第1章 一 日本求学

第1章 一 日本求学


1916年的春天,出身在辽宁开原的热血青年盛世才,穿一身黑色学生服,拎着沉甸甸的行囊,乘座一艘海轮,来到日本繁华的都市东京求学,这年他24岁。他迎着春天升起的太阳,走进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由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不论科学技术,还是军事工业都很发达。所以,日本成为亚洲地区效仿的圣地,不少国家都派留学生赴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东京求学期间,盛世才认识了吉林怀德县的一个青年,名叫杜重远,他比盛世才小六岁。杜重远毕业于沈阳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学校窑业科,学习陶瓷专业。

杜重远在东京大学学习的业余时间,常与东北籍的留学生联络,互通消息,呼吁大家读书不忘救国,深受大家的敬重。出于同乡关系,加之盛世才又有爱国热情,杜重远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盛世才当时经济困难,上了一年学,第二年便交不起学费,杜重远家庭经济宽裕,大方地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他用,帮助他完成学业。

杜重远广交朋友,其中就有几位革命者。他的思想比较新潮,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他清楚地看见自康梁维新变法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未停止过拯救中国,孙中山的革命党人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既是这样,仍然没有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解救出来,想要解救中国,依靠一两个人是不能办到的,必须唤起中国千百万民众,共同奋斗。他暗暗立下誓愿:完成学业之后,依靠实业救国!

杜重远一见盛世才,两个人便高谈阔论,杜重远一席有见解的话说的盛世才频频点头,面对这位比自己小六岁的杜重远,盛世才想,他的见解比我高的多,此人日后定会是国家栋梁之材。

转眼两年过去了,盛世才结束了在东京的学业回国。这是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有力打击了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向全国燃烧,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的爱国者和广大青年学生,他们纷纷走向街头游行示威,进行宣传和演讲,向各地军阀统治发动猛烈进攻。

在这种情势下,盛世才从日本回到了上海,回来后的第二天,他找到留日回国学生请愿团总部,打算随同学生请愿团去青岛,为收复青岛尽一份力。然而,轰轰烈烈的********很快被北洋军阀镇压下去,他决定弃文从武,考入韶关讲武堂,开始他的戎马生涯。在韶关讲武堂的于新远教官手下学习军事知识。两年后他回到东北。

此时的东北大地风起云涌,奉系军阀张作霖正积极与直系军阀展开浴血奋战,一举推翻北京政府,张作霖派手下郭松龄率领第八旅驻扎在扼守华北要道的地方,拭目以待。

盛世才到沈阳后打听到郭松龄的防地以后,在沈阳买了一匹马,怀揣于新远送他的手枪和飞刀,身穿便衣,一路飞马,来到郭松龄驻地的防地。他单人匹马刚拐过山口,就被埋伏在草丛之中的四名士兵一拥而上,绊倒了他的马,将他活捉了。那四个兵以为他是探子,动手便打,他急忙说:“弟兄们不要动手,我不是探子,我奉命向郭旅长汇报紧急军情,请你们快带我去见他。“

“奉谁之命?快说!“其中一个士兵很凶。

“奉张大帅之命。“盛世才脱口而出。这四个兵见他说的利落,又是东北口音,便不怀疑,将他捆起来,连人带马,押往旅部。

郭松龄一身戎装,挎枪佩刀,十分威严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胆敢闯我军营?“

“盛世才!“盛世才自报家门,底气十足,嗓门洪亮。回答完了,盛世才疑虑地说:“难道你真是郭旅长?为何对我如此?“

郭松龄笑道:“兵不厌诈“嘛!不这样,能识你的“庐山真面目吗?

盛世才至此方才明白过来,于是,掏出于新远的信,呈交郭松龄。

郭松龄看罢信,让盛世才坐在凳子上,卫士给他倒了杯茶,等他喝了一口,才又问道:“根据信上的意思,于新远要我委你军职,不过,我的士兵各个如虎似豹,没有两手,很难服众,你明白吗?

“郭旅长,你不妨当众试试看我的本领?“盛世才自信地说。

“好!名师出高徒,我相信你,请到外面露两手,叫士兵们过过眼。“

他把盛世才领到旅部操练场,指着立柱上的两根蜡烛,说:“试试你的枪法,这叫灭双灯。“

说完他对一个士兵一挥手,那兵像猴攀树似的攀上立柱,双腿一绞从怀里取出火柴,点亮了两根蜡烛,然后双腿一松,滑落下来。

盛世才站在离柱五十米的地方,听得郭松龄大喊一声“灭双灯!“盛世才持枪在手,不等喊声落地,轻轻两点,两发子弹打灭了两根蜡烛。

围观士兵齐声鼓掌。

郭松龄不动声色,指着树上挂着的一面奉军战旗,指点着场中一角的士兵,一匹红色战马,远处的三道沙包障碍,以及对面离地十米高的土台,对他吩咐着。

他听完后一点头,郭松龄高喊:“攻城!“

盛世才立刻跃向树干夺旗,却被迎面而来的士兵挡住去路,二人展开徒手格斗。

那士兵体格强壮,年龄与他相差不远,只见那兵虚晃一招,右手出拳,击向他的面颊,他侧头一闪,避过来拳,就地伸掌,劈向对方肩膀,那士兵眼看肩膀中掌,随即一蹲,盛世才一掌扑空,上身前倾,脚跟不稳,那兵就势猛出双拳,击他小腹,他紧忙收腹,双脚一点,腾空而起,跃过那兵的头顶,轻轻落地,那士兵来了个后翻,猛然站起,双拳砸向他的后背,他来不及躲避,侧身一滚,对方双拳落空,身子向前猛倾,此时他收腿一纵,伸出双掌,拍向对方双肩。

那兵前倾的身子尚未收回,只觉得双臂一麻,僵立不动,伸出的双拳停在空中。

原来,盛世才双掌点了他的肩坎大穴,使他不能动弹。盛世才奔向树干,拿上战旗,****腰带,冲向那匹战马。那马见不是他的主人,又跳又叫,不让靠近。盛世才左右虚晃,那红马左右旋转,突然他抓下头顶的帽子,扔向马头,那马见一团黑影突然飞来,扭头要躲,盛世才趁它分神之际,一跃而起,落入它背上的鞍座,紧紧地抓住缰绳。

那马高扬着头,纵起前蹄,想把他甩下来,他一掌拍向马头,那马疼得立时旋转起来,等它转移了,一拉缰绳,两脚一磕马肚,那匹马朝三道两米高的沙包墙冲去,那马一身红毛,腾在半空,像一团火光,煞是好看。

一连跃过三道障碍,他大喊一声“冲!“红马立刻向对面三米高的沙包冲过去,冲到跟前,那马四蹄一纵腾空而起,他趁此双掌一按马鞍,站在马鞍上,接着他顺着那红马腾空的劲道,双腿一弯,身子一低,用足力气,登鞍而起,向对面高约十米的平台跳去。他落在平台上,抽出旗帜,插入平台上高立的空心旗杆。

当他从平台后面的台阶跳下时,那马已经从空中落下,穿过平台的大门,飞跑而过,他从骑马石上纵身跳下马背,抓住搭在马勃上的缰绳,一声吆喝,抖动马缰,那马饶过平台,从另一道进口,飞奔而回,停在原来的地方。

众士兵大声喝彩,一拥而上,把他从红马上抬起来,抛向半空,复又接着,放在地上,有递茶,有的递烟,十分亲热。

郭松龄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好!不愧为于主持的弟子,真是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

说完,郭松龄向在场的警卫兵介绍了盛世才的简单来历,然后把他领入旅部办公室,摆酒开宴,款待一番。

数日后,郭松龄在连级以上军官会议上表扬了韶关讲武堂的于新远教练有方,并对盛世才的军事技能大加赞赏,当即委任盛世才为排长。

由于盛世才练兵有方,吃苦耐劳,处处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半年之后,又被提升为连长。

再一次突击战中,他率领全连绕过地方炮口,趁夜摸黑,偷袭了敌方一个指挥部,击毙了敌人的炮手,创造了全歼敌兵一个团的战绩,得到郭松龄嘉奖,被提升为上尉参谋,三个月之后又被晋升为团部作战参谋,这对年轻的盛世才来说,可谓官运亨通,吉星高照。

不久,盛世才接到电报,老家原配妻子不幸谢世。

对这个包办式的原妻他本无多深感情,打算不去奔丧,但碍于父母情面,终于请假回去一趟,一来表表夫妻情分,二来也好拜见父母,一表孝心。

一月后,盛世才又回到部队。这次他带了许多礼物,给每一个上司送去,他给郭松龄送了一领虎皮大衣,给他的太太送了一件貂皮大衣。

他们收到礼物都非常高兴。

盛世才到郭松龄家送礼物的那天,碰见有个姑娘也在,她长的妩媚动人,小巧玲珑,尤其那双眼睛,水灵灵的,非常好看。

郭旅长向他做了介绍,说她是他的干女儿,他心里一阵激动,不由多瞅了几眼,他走后,郭旅长太太说,她看出那盛世才对那姑娘很有情,又说那姑娘偷偷地看他,还问她,“他是谁?“

郭松龄听太太这么说,沉思了一会,忽地一拍大腿,说:“我看他们正好是一对,你说呢?“

郭太太说:“就看邱团长同意不同意,依我看,只要他同意,毓芳是没问题的,我看的出来!“

“好!那毓芳的问题就交给你啦!我做邱团长的工作,保证没问题。“

“可你知道盛参谋有无心啊?“

“你呀!脑袋真不开窍,哪有二婚男人见了鲜花不摘的呢?“

“你是老经验啦,说得多难听,老不正经,不跟你磨嘴啦!“

三天后,他把邱团长请到家中,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说起女儿的婚事来。

“我给毓芳物色了一个很般配的人。“

“哦,是谁?“邱团长感到很突然。

“就是盛参谋,你看如何?“

“大哥你看中的人,那还会有错?毓芳就是你的义女,你决定好了,我没意见。“

邱团长有好几个女儿,这邱毓芳是他的第二个女儿,长得俏丽清秀,很讨男人喜欢,几年前,邱团长为套近乎,让邱毓芳做郭旅长的义女,如今郭旅长提亲做媒,感到是一种恩宠,自然毫无异议。

“既然这样,你回去跟毓芳商量商量,再征求一下毓芳的意见,如果大家都同意了,我作伐此事,给他们主持婚礼,好好热闹一下,你看怎么样?“

“好!就这么办。“

“好!痛快!来,干杯!“郭旅长感到心里很舒服,满脸是笑,举起酒杯,与邱团长一碰,喝下肚里。

郭松龄为何如此热心于此事,他有自己的考虑,他看出盛世才年轻能干,胆识过人,将来大有前途,很想以此拉拢他,让这位义女婿死心塌地地效忠于他,另外,也想借此探探邱团长,看他对自己究竟有多少忠义之情,结果使他很满意,觉得这位团长信得过,所以,他才显得高兴。

第二天,他把此事告诉盛世才,想听听他的意见,盛世才心想,我巴结还来不及呢?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再说他已经见过毓芳,长得很迷人,是个漂亮姑娘,这样的美事,哪里去找?他当即情深意切地说:“感谢郭旅长的提携与玉成,我非常愿意做你的女婿,也非常喜欢毓芳姑娘,这件事,请旅长做主,我万死不辞。“

盛世才说完,虔诚地流出感动的眼泪来,他不禁抓住郭松龄的手道,再次说道:“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从今往后,我誓死效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盛世才这番话,深深打动了郭松龄的心,决心为他办成这门亲事。

三个月后,郭松龄为他们主持了盛大的结婚典礼。

盛世才的父亲作为东北的土财主,看到儿子身穿军装,腰垮手枪,娶了个团长的女儿,旅长的义女,顿感荣幸,这下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可以有恃无恐地耀武扬威了,为此,他又一次为儿子破费了许多钱,不仅给邱团长送了价值昂贵礼品,而且又给郭松龄送了许多贵重礼物。从此官绅结为一体,盛家更是在地方不可一世了。

郭松龄看中盛世才是个人才,一年后推荐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这给了盛世才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期间,由于事局发生变化,他的学费中断,他到处求人。后经同学介绍,认识了国民党的一个朋友,由他推荐给国民政府,由国民政府出资,帮助他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