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暂露头角
马仲英回到河西,他的参谋长请来了当地的一个名医,用祖传秘方很快治好了他的伤。过了一段时间,他像一只养好伤的狼,骑上他的黑鬃马,重新出现在通往迪化的大路上,他年轻气盛,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新疆王,决心用生命和热血征服这块辽阔的土地。
一个出身在西北的马仲英,一个出身在东北的盛世才,这两个枭雄,可谓棋逢对手,将与良才,相持不下。
盛世才面对马仲英上万人马的进攻,而自己只有不到三千人的部队,不论从数量还是从战斗力,都不敌马仲英。据秘密情报,伊犁的张培元与马仲英秘密订立了攻守同盟。看来他们不是等闲之辈,都想在新疆这个地盘上占一席之地,分一块沾着肥肉的骨头。多少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他们对新疆这块土地早已是虎视眈眈。
盛世才面对着勇敢的尕司令,真正领教了这只西北军的厉害。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怎么办?盛世才思考着怎样对付这个尕司令。他身边有两个高参,一个是他的夫人,一个是老丈人。邱宗浚是盛世才的老岳丈,岳以婿贵。他曾给东北军的郭松龄做过副官,熟读兵法战策,做人做事老谋深算。郭松龄失势后,邱宗浚带着老婆和小女儿来新疆投靠女婿盛世才。他暗幸当年没看走眼,慧眼识珠,把女儿许配给了穷光蛋盛世才,真是吉人自有天相。他跟着女儿借助女婿的权势,后来登上了伊犁屯垦使的宝座。山高皇帝远,他来到边陲,一副小人得志真相暴露,在伊犁他独霸一方,气焰万丈。伊犁有位大户人家,祖传珍珠披肩一件,价值连成,堪称名贵,邱宗浚知道后以权势要挟,强行据为己有。他上街时,鸣锣开道,要鸣炮奏乐,俨如封建王朝大员出巡,威风凛凛,令路人侧目。
鲁效祖将军需要物资除了供应盛世才伏击所用外,生怕马仲英突破防线掠取军用物资,便焚毁后退居奇台。此前鲁效祖已急告金树仁速派兵增援,金树仁立即调伊犁张培元为东路总指挥,向马仲英进军。张培元心中无数,怕损失了自己的军队,便又指名盛世才仍为参谋长。张培元与盛世才汇合后,由于不熟悉地形,只好将军队按照盛世才的建议布防在山林之中。
盛世才看到张培元信心不足,虽然拥有骑兵和步兵,表面气势宏伟,但实际战斗力很差,军纪松懈,不是马家军的对手,心中不安。
盛世才主张以疑兵逼退马仲英,阻止马军突破防线进入奇台县城。
张培元认为可取,便依盛世才的意见把少数骑兵派往山后,故意沿山而转,故意让探子看见骑兵,去报告马仲英,马仲英误认为骑兵绕山深入意欲包抄马军后路。
马军探子速回报告情况,另一探子则想摸清究竟怎么回事,便斗胆闯入山后,却被张培元的部将抓获。马仲英的前军探子连人带马被押到指挥部的山林边沿的草地里。被捆绑在树干上。
盛世才与张培元悄声密谋一番后,便叫来两名士兵布置起来。盛世才对这两个卫兵说:“你们要按我说的去做,决不可大意,说话要自然,装出无意之中脱口而出的样子。“
两位卫兵点头照办。其中一位卫兵立刻依照盛世才的吩咐,手拿大刀,奔向被绑在树干上的探子,举手要砍。
突然传出一声喊叫:“先别杀他!“
随着叫喊声,另一卫兵火速追上去,挡住拿刀的卫兵说:“住手!“
前面拿刀的卫兵很不满的说:“连长命令就地砍死,你拦什么?“
后面追来的卫兵说:“急什么?他妈的,叫你别砍,就别砍!“
“你他妈的,心软了,他是你小舅子?“
“我知道你想报仇杀人,可不是时候。“
“我偏要砍了他。“
举刀的卫兵火了,立刻就要砍下。阻拦的卫兵急了,当即抓住他的手,说:“千万不可砍,团长说了,哈密的援兵出动了,马上就会断了他们的退路,等他们一到,我们出兵,两边包抄,活捉马匪,到时一块杀!“
“这么说过瘾的还在后头?“
“对!看好他!别让他跑了,我去拿酒喝。“
“好吧!先让他留颗脑袋。“
拿刀的说完放下刀,坐在树下了。不一会,拿酒的卫兵来了,手里拿着两块牛骨头,递给拿刀的一块,二人坐下来边吃边喝,不时用大刀削肉吃。
天色很晚了,下起小雨,这两名卫兵骂骂咧咧地钻入大树下,一边躲雨一躺下来睡着了。这探子刚被活捉时曾被毒打审讯,要他说出马仲英兵力部署情况和动向,但他拒绝开口,遭受一顿鞭打后,此时,又被捆绑在树干上。他从刚才两人的争辩中发现了可怕的杀机,他想急于报告马仲英,免遭大祸。他看到这两个看守他的人已经醉入睡乡,便想趁这漆黑的夜色遮盖山林之际脱身逃跑。他使劲挣扎着,把手上的麻绳不停地在树干上摩擦。他的手磨破了,流出了血,但他仍然紧咬牙关,不停的磨着。一小时过去了,他终于磨断了绳子。他松开绳头,把身上的绳子解开,立即飞快地隐没在松林里,他向下山的路口张望一下,发现背枪的哨兵靠在树上打盹。他没有惊动哨兵,绕过山口,从山崖上攀树而下,逃回马军指挥部。他头脸是鞭子抽的血印,身上的衣服都被磨破了,手臂上是污血斑斑。他把“情报“告诉了马仲英。
马仲英让军医给探子擦洗伤口去了。“情报“使马仲英恍惚起来,是他们的诡计?还是真有其事?精明的马仲英似信非信。但他从探子嘴里得知前面扼守要道的确有重兵,而且还有骑兵,便断定硬拼不会有太好结果。
马仲英低头看到自己的伤腿,还不能一时行走,便沮丧起来。他又觉得这七个多月的拼杀,实在是让士兵们受尽了苦。好在他得到了大批枪支弹药,获得了大批的钱财物资,便也心安理得了。他决定退走了。他趁天还未亮悄悄率领部队东归肃州,养精蓄锐。再做下一次的进兵打算。就这样,盛世才运用疑兵之计,逼退了马仲英。
接着张培元和盛世才率军进入哈密,将加和尼牙孜赶进深山,保全了哈密城。
哈密战乱暂时结束后,张培元带领他的人马返回伊犁任原职。他的步骑团损失不大,他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暗中窃喜保存了势力。他感激盛世才参谋有功,保全了他的兵马,但也暗暗嫉妒,此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来在我之上,值得警惕。
金树仁此时又将塔城行政长黎海如调往新疆的东大门--哈密,主持剿匪工作。他名为镇压,实际上却担负起对窝居山里的和加尼牙孜等人的“招抚“工作。
鲁效祖和盛世才奉命返回迪化。在人们心目中,盛世才是功臣,理应晋升官职。然而,金树仁仍让他担任参谋,并没有给实权。
金树仁暗派亲信试探盛世才有何想法,盛世才依然平静说道:“我志在报效边疆,为金督办的知遇之恩尽心尽责,并不在乎官衔和权位,作为一个军人应以服从督办的指令为天职。“
当试探者把此话告诉金树仁,金树仁沉思半天,没说一句话。
有人打抱不平,在金树仁面前为他叫屈时,他低头沉吟,不做任何回答。
数月后,和加尼牙孜得到外蒙军火支持,并签订了不断供应枪支弹药,军服粮食等物品的合同,和加尼牙孜的力量又逐渐强大起来。他伙同原为哈密王府总管,现已投靠马仲英的尧乐博斯以及其他反对金树仁的地方势力,再度起事,向鄯善,吐鲁番,奇台等地进军。东路一时间又燃起了熊熊战火。
这时,金树仁赶忙又一次启用盛世才,拒听军务厅长金树信的劝阻,把两团人马交给盛世才,委任他为东路总指挥,开拔前线,消灭和加尼牙孜等人。
盛世才整顿军队,严明军纪,约法三章,向东路进军。
他把和加尼牙孜的部队逼进靠近外蒙的深山,封死出口,然后兵分四路潜进深山,把守各个山隘通道,步步合围,终于把加和尼牙孜包围在进退无路的山崖之中。
和加尼牙孜原以为盛世才不熟山中之路,不敢进犯,故放松了警觉。然而他哪里知道,盛世才颇有心机,事先聘请了熟悉山路的向导,又将山路地图作了周密的分析,才作出战术计划,向他扑来。待他们粮食吃光,士气低落之后,盛世才一面挥军逼近,一面派人劝降。
和加尼牙孜狐疑不定,盛世才派翻译告诉他,只要他放下武器,便保全他的部队和他个人安全,并给与高官厚禄,既往不咎之罪。
和加尼牙孜答应放下武器,并派人送来了五十支步枪和五挺机关枪,谎称两天后亲自出山面见盛世才。暗中他又派使者给盛世才送来哈密掠夺来的十顶元宝,二十根金条,三百两黄金,哀告盛世才放他一条生路,表示不愿意做金树仁的高官,愿意去外蒙安分守己,永不再来新疆作乱等。
盛世才收下东西后,严斥使者告诉和加尼牙孜火速退走,否则进兵歼灭。
使者退走后,盛世才暗忖:如果将其消灭,自己返回,依然做冷板凳,真的拼杀起来,势必有损自己的兵力,倒不如让他逃走,借此保存自己的势力,以便向金树仁讨价还价。他想起了“狡兔死,走狗烹“可悲之处,于是按兵不动。
三日后,他派兵搜查时,不见和加尼牙孜部队的踪迹。只见骆驼,马匹和一些遗物。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从一处陡峭的山崖攀绳而下,悄悄逃走了。此后,盛世才又挥军将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的民变武装部队全部解决。又把哈密王府重新抬头的势力一一铲除。东路的反金势力终于又被他全部消灭干净。他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充实自己的部队。他把战利品发给官兵们,作为奖赏。又把缴获的群羊发给士兵们宰了吃。他给每个士兵发了新军装和鞋帽,使他们感到温暖和快乐。
盛世才借口庆功,大摆酒宴,让官兵们大吃大喝了三天。总之,他千方百计笼络官兵们,让他们感到他最关心士兵,爱护士兵。
经过东路征战,他不仅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而且扩充了自己的军队,培养出大批心腹军官。驻守在古肃州--酒泉的马仲英被南京政府委任为三十六师师长。他名正言顺地招募了大量的新兵,整整养精蓄锐了一年。
当盛世才凯旋后,马仲英又派他的副官马世明挥师北上,一路屠杀攻占吐鲁番,缴获了大批军火,强化了装备。
马世明兵分两路,一路进去焉耆,而他统帅另一路人马挺进达坂城。马世明率军在夜里偷袭达坂城。达坂城守军正在夜里饮酒作乐。等他们发觉阻击时,马世明的军队早已攻进,将守军全部消灭。马世明从达坂城逼近迪化。遭到阻截后,他转向阜康,米泉等地并占领了这一带。
盛世才又奉命阻击马世明的部队。几经较量,盛世才很快收复了米泉,阜康,迫使马世明向南遁去。盛世才获胜后,返回迪化,把他的部队驻扎在城外,他住在一座建造于清朝末年的名叫“一炮成功“的炮台里。
他为何住在这里?因为此时的迪化城里发生了战乱。在这里即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城里的动静,又可以稳扎军队,达到按兵不动,进退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