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弟子规全鉴全文阅读 > 第25章 信:诚为人基,信为命本(4)

第25章 信:诚为人基,信为命本(4)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不要灰心丧气,而应该自我磨砺,加强学习。其实从别人身上,你会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让自己尽量少走弯路。同时,别人的成功还可以激发你对事业更大的热情。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是你可能不知道。一旦被激发,它就会从酣睡中苏醒,促使你取得惊人的业绩。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每天都努力学点儿新东西,这样你才能不断成长。

  要想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认真地对待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永记自我提高,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把它应用于工作中,这样你才能为自己规划出理想的职业生涯。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不要固守着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想超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就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西点军校前校长米尔斯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你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而人生剩下的路,你要边走边学。没有人教你,但是你通过自己的勤奋和聪明获取的知识比别人传授给你的知识更为有用,也更为持久。这将是一笔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它可以迅速转化为才能,帮助你获得成功。

  有这样一句话: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虽然我们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习的事物太多了。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汽车大王福特年少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周薪只有2·05美元,但即使工资微薄至此,他还是会经常去买一些机械方面的书籍,为此,他每周的花费甚至能够达到2·03美元。这导致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但是,就是这些让他花费绝大部分薪金买下的书籍,使福特得以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大踏步地迈进,并最终开创出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之后,福特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据报道,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每个星期至少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在联邦快递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参与学习和培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不仅会积极地为员工进行本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提供各种机会,还会非常慷慨地提供资金支持员工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感兴趣的技能领域。

  联邦快递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曾经在招聘广告中这样写道:“接受全面的培训,通过完整的职业规划而不断发展;有机会申请高达2500美元/年的教育资助以拓展您的职业道路;使用快递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拥有不断创新的机会,提供帮助公司业务拓展的想法。这并不是全部,联邦快递公司还将给予您足够的资源来帮助您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联邦快递公司不仅让已经入职的员工明白,还试图让没进入公司但有意应聘的人明白,对于联邦快递公司来说,任何员工所进行的任何学习都是有益的。因为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使员工摆脱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懒散状态,还能够使员工获得最先进的职业技能,开发他们开拓创新的潜能,并能通过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使员工能够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除此之外,联邦快递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倡员工互助互学,给企业员工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并进行充分讨论,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联邦快递公司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不管你所在的企业是否像联邦快递公司那样重视对你的培训,你都要明白,自己肯定有不如别的同事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并由此自我磨砺努力进步。作为一名员工,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只有终生学习,才能不断地自我提高,成为真正的强者,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9.衣服饮食,切莫攀比

  【原典】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释义】若是穿着、饮食方面不如他人,则不必自卑忧虑。

  摆正心态,远离抱怨

  这四句话承接上节,连起来意思就更容易理解了:要跟人比的,应该是道德、才华和技艺,至于衣服饮食之类,不必与别人争个高下。攀比心理不是不能有,关键要看攀比的内容。假如看到人家职业技能比自己好,自己不服气,一直想着努力去赶上甚至超过对方,这种形式的攀比心理,是有它积极的意义在的。但是,如果是身外之物,诸如衣服饮食之类,跟别人攀比较劲就不对了。衣服饮食,住宿条件,等等,假如不如别人,完全可以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提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生活质量,不应该只知道心理不平衡而不知道更好地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更不应该因此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其实,联系上一节,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作为一名员工,只要道德、才华之类的在你身上完备了,待遇、职位之类就不必过分去追求,因为只要你够优秀,成功早晚会来。不怕自己的饮食一般,衣着不够华丽,只怕自己的才能不够,工作做得不够好。要时时想着提高自己的内在,特别是工作方面。切不可因为生活这不行那不行而心生抱怨、不思进取。

  在职场之中,难免会遇到别人的工资比我多,别人的职位比我高这类情况。其实,如果你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还偏偏就是这样子:不管是领导还是其他同事,总有这方面或者那方面让你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如果你任凭负面情绪占领你的大脑,任由自己的性子去抱怨而忽略进取的重要性,那么,你今天抱怨的是别人比你强的地方,明天企业中所有的地方就都有可能成为你抱怨的内容。假如真到了这一步,那你就不仅仅是一个习惯于在某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攀比的员工了,而是一个事事习惯抱怨的人,这样就非常危险了。

  实际上,不必要的攀比心理,是产生抱怨情绪的一大原因。一旦养成了抱怨的习惯,那么,无论什么事情,都可能成为一个人发牢骚的由头。然而必须承认,抱怨是失败的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抱怨使人思想偏激,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了抱怨的人是无法想象未来的。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总是习惯抱怨。

  在职场上,我们会发现,“抱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由于职场压力大,竞争激烈,很多人习惯了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表示不满;一边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抱怨,便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跟人家相比,我的工作真是无聊透顶!”

  “天天加班,都快累死了,还是××的单位好,根本就不会像我,天天累的跟什么似的!”

  “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我简直要疯了!”

  几个同事凑在一起牢骚满腹,抱怨公司苛刻的规章制度,抱怨领导的魔鬼管理,抱怨干不完的工作,抱怨受不完的委屈……

  当抱怨成了习惯,你的情绪会变得非常糟糕,看什么都不顺眼,同事认为你难相处,上司认为你爱发牢骚,是个“刺儿头”。如此下去,升职、加薪的机会永远不会光顾你。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不过是抱怨一下,释放一下内心的不平衡情绪罢了,该工作的时候还是会努力工作,又怎么会影响我的晋升呢?也许在有些时候,抱怨的确能够赢得一些善良人的宽慰之词,使内心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同时,口头的抱怨也不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但是,持续的抱怨会使人的思想摇摆不定,进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而不认真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他们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自己被赏识的砝码。他们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徒增年龄和工龄,工作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也就没有被赏识的资本。更可悲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竞争是残酷的,他们只知抱怨,只看到别人薪金或者职位上升而不平衡,却不知道完善自己,不知道努力工作,这样的人可能已经被排在了被解雇者名单的前列。

  马蒂大学一毕业就顺利进入了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工作,当然,这是由于她在学校就已经表现出来的超强能力。也正因如此,马蒂有些过于自信。自己的同学大部分找的第一份工作都不是太理想,相对于他们,实事求是地说,马蒂的起点确实高一些。不过,要是因此而骄傲,那就有点不合适了。可能刚从校园里出来,不知道山外有山的道理,她只是雄心万丈,准备大干一场,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甚至连5年内升到哪个管理岗位都已经做了计划。

  可是工作了半年多,马蒂便发现,这家合资企业里真是卧虎藏龙。但是越是这样,她越不服气,于是更加认真仔细地完成手中的工作。本来,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马蒂这个人有点过于争强好胜了,她什么都要跟其他优秀的前辈同事比。不过,尽管她非常努力,有道是一个人是不可能跟一群人比高下的,自己的能力再强,要想所有地方都能超越别人,这种想法说好听点是有些天真,说难听点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即便如此,马蒂的问题还不是很大。适当的好强还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她这样做,只要自己的精力足够,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她不怕累就让她去比去追,到最后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这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员工,而且她的这些努力,都会转化成工作经验和能力,成为这个初入职场的员工,在职业上成长的营养。

  那么,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马蒂好强的心态似乎正在逐步地侵蚀她本该有的理智。有一天,当人事部任命通知下来后,马蒂发现一个比自己晚进公司三天的人被提升为本部门主管的助理。这对于马蒂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觉得被提升的这个人平凡无奇,能力跟自己更是没法比。公司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不明白,领导看到的肯定比她要全面,火速提升比她晚来三天的新员工,可能是这家合资企业的领导层经过非常慎重的研究才决定的。

  不平衡的马蒂开始私底下发牢骚。后来,私下变成公开,她甚至在工作的时候,也经常埋怨公司没有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时间一长,部门领导害怕马蒂的负面情绪会殃及整个部门的工作情绪,虽然觉得马蒂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但从全局考虑,不得不将她辞退。

  面对这个结果,马蒂自我安慰说,离开这个不公平的公司,换个工作环境也好。不久,她又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可没过多久,她发现这家公司的管理跟上一家差距很大,日常运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时间她爱抱怨的毛病又犯了,为此还跟顶头上司发生了几次争执。这次,她自动提出了辞职。

  就这样,5年期间,她的工作换了好几次。她每次都会发现新公司的一大堆毛病,抱怨越来越多,而当初的职场晋升计划成了一场梦。

  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断送你的职场前程。要知道,企业需要的是符合其利益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只会与别的同事攀比,只会发牢骚的员工。作为一名优秀员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远离不必要的攀比心理,最好能做到平和快乐,永远不要试图埋怨,因为如果你那样做的话,你的心理也会受到伤害,影响你的工作激情,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

  10.闻过则喜,益友相亲

  【原典】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释义】如果听到批评就生气,听到赞誉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良朋益友就会逐渐离你而去。听到赞誉,反而会内心不安,唯恐做得不够好,听到批评,却不生气,而是欣然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逐渐地与你亲近。

  工作之中,要感谢批评你的人

  任何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就难免会受到批评或指责,对此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勇敢地接受,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如果一说到自己的缺点就生气,一夸赞自己(哪怕对方是虚情假意)就眉开眼笑,那结果只能是以后批评你的会越来越少,拍你马屁的会越来越多。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需要批评,有时候,批评甚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由此可见,这种“闻过怒,闻誉乐”的行为是多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