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弟子规全鉴全文阅读 > 第24章 信:诚为人基,信为命本(3)

第24章 信:诚为人基,信为命本(3)


  特别是领导的优点,我们要尤其注意,因为他之所以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肯定不是因为他的缺点,而是由于他的长处。多向领导学习他的长处,对于一名员工的发展和日后的成功,有着很大的益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那些爱学习的聪明人都有自知之明,觉得不如人,便从其他人甚至是对手、敌人那里学东西,因而变得更聪明。人贵有自知之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他人身上吸收知识和经验,会使你更具才华和能力。切忌目空一切,甚至连领导也不放在眼里,更拒绝向领导学习。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多向领导学习,才会多长见识,多开阔一下思路,想问题、做事情才能更周全、细致。向领导学习,还可以让你从领导经历过的事情中接受教训,吸收经验,以免走弯路。

  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办事练达的人,你一定不要忽视这个宝贵资源。哪怕是在知识、经验、工作方法中只有一方面出色的领导,向他学习,都会让你获益匪浅。

  学而后知不足。通过学习,你就能认识到自己在哪一方面还有欠缺。知道了不足,便要去弥补,而弥补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

  现实中常见这样一些人,他们自认为满腹经纶,当发现领导的学历低于自己时,就更加趾高气扬、不屑一顾了。

  其实,作为领导,尤其是工作时间很长的领导,即使学历低于你,也有许多你需要学习的优点。

  大多数领导都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在理论方面他可能不如你,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威力,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为领导,一般看问题都比较全面,有全局观念。领导掌握的是全局,哪一部分怎么样,他都很清楚,而你负责的只是一部分,不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不会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虚心向领导学习,还可以学到这种全局观念和细致考虑问题的方法。

  当领导的人,经常开会、学习、看文件,掌握的政策会比你丰富,这些都是我们做下级的不具备的。通过学习,你可以了解到之前从未涉及的领域。

  除了上述几点,领导还可能各自具有其他独特的优点,如工作雷厉风行,做事细心周到,处理工作关系游刃有余……这些都值得你学习。

  放下你的架子,抛却你的羞涩,虚心地向领导学习。将来你会发现,跟他工作的那几年,你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很多想向领导求教的人都面临这样一个困惑:如何把求教与套近乎撇开关系。其实,以领导的阅历,下属若是以求教为名套近乎是很容易就看得出的。所以,只要是真心地向领导求教,你就能够得到回应。

  卢伟没有较高的学历,因此为了进入现在的公司工作,他做了很多努力。因为得来不易,所以他对这份工作十分珍视。

  卢伟的顶头上司工作上很有能力,但是这位领导沉默寡言,给人的感觉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很不好接触。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上的不足,以及能力上的欠缺,卢伟明白,他必须多多向这位部门领导学习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即使对方再冷若冰霜,他也要硬着头皮去当面请教。

  一次,领导交给卢伟一项工作,而他在执行的时候,虽然绞尽脑汁还是不得要领,他鼓起勇气,敲响了这位领导办公室的门。卢伟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没想到这位顶头上司变得非常热情,耐心而详细地讲解了卢伟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卢伟这才知道,之前是自己对领导的印象存在偏差。由于卢伟的积极请教和学习,在领导的帮助下,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卢伟很快就在本部门站稳了脚跟,工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领导对他大加赞赏。

  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碰到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向他请教。下属的态度要诚恳,要注意对领导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不过也不能过分,从而变成谄媚。向领导提出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要抓住核心去问,一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二是避免领导不耐烦。

  我们要多学习领导和同事的长处,尤其是领导的长处,因为领导能够坐到他现在的位置,长处肯定会比一般的同事要突出一些,因此我们如果把“见贤思齐”的精神用到这方面,收到的效果会非常大。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只要是“贤人”,不管他处在什么位置,都应该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只是说向优秀的领导学习,更容易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7.见到不贤,内心自省

  【原典】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释义】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立即进行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自我反省,是优秀员工的必备素养

  上文开头就提到,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很明显,本节的四句原文,就是根据夫子这句话的后半句来的。见到不贤的人,内心要自我反省。也就是说,贤人如果是我们的好榜样,那么不贤之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当然,除了见到不贤的人要自我反省之外,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也要自我反省,从而尽可能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总之,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能够自我反省对于一名企业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优秀的员工都能够做到自我反省。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不懂自省,一错再错。自省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自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使人到达更高的境界。《礼记·乐记》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这就是反躬自省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情绪与态度,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不断完善自我。这是积极追求进步的一种表现。

  一个人如果不懂自省,他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更不会有自我改正和完善的愿望。做人,与其低着头埋怨错误,不如昂起头纠正错误。

  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自省。孔子教导弟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孟子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的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该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做过的傻事的文字记录。我有时口述给我的秘书做记录,有时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之极。没有脸请我的秘书做记录,因此只好自己写下来。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我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我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我自己。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我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认清了这一点。”

  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悲惨命运的主因。”

  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订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艾尔伯特·哈伯特说过:“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或我们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甚至主动要求人家批评他。当他开始为某品牌香皂推销时,订单接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很正常地他开始担心会失业,不过他确信产品和价格都没有问题,问题不是出现在产品上,那就肯定是出在人上——他自己。

  因此,在这之后,每当推销失败,他都会在街上走一走散散心,顺便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是不够热忱?还是自己说话的方式客户不太喜欢?有时他会折回去,问刚刚拒绝他的客户:“我不是回来卖给您香皂的,只是希望能得到您的意见与指正。请您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您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他诚恳的态度感染了对方,因此,对方也愿意说一些真话,一些真正能够帮助他改进自己的话。

  这个香皂推销员承认自身不足的同时,诚恳要求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得到有益的批评和指点后,他立即想办法改正。他自我反省和自我改正的能力,使得他后来的事业越做越好。这个人就是立特先生,他后来把职位做到了高露洁公司总裁。

  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切不可一错再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着,而有的人却毫无建树?其实,答案很简单: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延缓了前进的步伐。

  孔子曾夸他的一个弟子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非常重视的一项品质是“不贰过”,就是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时,往往先看外表,再看其所做出的具体事情。事情做得好,评价就高。如果老是做错事,人们对你的评价就低。若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评价就更低了,因为别人会对你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产生怀疑。即使你是无心之过,犯的是小错,别人也会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此,我们每天都应该自省。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一个人要想从“初生牛犊”变成成熟老练的人,就必须经常反省自己,这样才能加快自己的成熟。

  自省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治愈错误的良药,是一道清泉,将我们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之树焕发蓬勃生机。坚持经常自我反省,做一个优秀员工吧!

  8.不如别人,应当自砺

  【原典】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释义】应该重视品德、才学、技艺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果不如别人,应当自我磨砺。

  不断学习,永记自我提高

  无论是品德,还是才学、技艺,不如别人的话,就要自我磨砺迎头赶上。而且关键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不敢说无论哪个地方都高于自己,但至少有一两个方面,是自己不如别人的。就好像上两节提到的一样,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是客观事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个信念:要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尤其是身在职场的人,更要记住这一点。

  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有人之所以成为重要角色,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必要的能力,假如你的职业生涯计划包括工作升迁,就要有胜任新工作的能力和能够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为取得新的能力,你必须丰富个人的成长经验。聪明的员工不会放过每个机会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并寻求新的挑战。每一个单位,都有比自己强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上进的员工,我们同样要加强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

  员工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有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哪一种能力是万能的,可以适用于各种职业。每一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并促使自己通过学习在未来表现出更加非凡的能力。

  通往成功的路有两条:一条是靠自己埋头苦干,实践、总结;另一条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像成功者那样思考和行事。前一条节省了向成功者学习的成本,但极有可能走弯路,在时间与成本上得不偿失。而且,当一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资金、资源进行奋斗,这种成功的推进将缓慢无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资源耗尽,信心丧失。而后一条则是通向成功、获取财富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