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汉文帝就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作为皇帝,他每天需要处理很多的政务,有时候光批阅群臣的上表,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即便如此,他从未忘记到母亲的房间去问候。后来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每天母亲吃药时,汉文帝都会“药先尝”,有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母亲,他甚至连觉都睡不好。就这样,汉文帝侍奉患病的母亲达三年之久。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政务繁忙的汉文帝能够做到这一点,实为难能可贵。他作为一个皇帝,为以孝治天下的大汉王朝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必帮父母尝药,但是,对于父母的身体,要格外关心,例如定期提醒父母去医院体检,如果父母认为体检又不是治病,纯粹是浪费钱,那么做子女的就要按照上文提到的劝谏的方法,想办法改变父母这个并不是太正确的观念——只是为了省眼前的钱,却不顾自己长远的身体健康,这是不对的,并传达对于定期体检的正确认识。假如父母的病情严重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多陪陪父母,看父母有什么需要,同时也可以观察病情,以免耽误进一步的治疗。小病的话,要及时提醒父母亲吃药、打针,大病的话,最好是能够守在床前,不能因为事业忙便推辞。
父母病了,做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同样的道理,企业如果“病”了,做员工的也应该如此。例如单位的机器设备出现了故障,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作为员工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甚至即使在第一线忙碌地加班也在所不惜。如果单位遭遇了什么变故,作为员工,就要积极想办法为单位出一份力,而不可以袖手旁观。与企业同命运是员工责任的体现,更应该成为每一名企业职员的工作箴言。
企业和员工是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可能与企业同成长。不要在企业困难时当逃兵,最令人陶醉的成就,都是历经艰难才取得的。
在洛杉矶,有一名叫杰克的年轻人,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就是帮公司拉客户。
在杰克刚进公司的时候,公司运转良好,一个公司效益好,职员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很开心,就好像公司的利润全部成了他自己的似的,杰克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公司承接了一个大项目,在全市每一条大的街道做十几个广告,这样加起来粗略算一下,全市至少也有一千多个这样的广告。如果项目做完,那可是一大笔钱啊。全体员工群情振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可是,半年以后风云突变:公司因后续资金链突然断裂,项目完全陷入停滞状态,连给员工发薪水都成了问题。老板只得向银行求救,但公司目前境况不妙,银行根本不肯贷款。
面对公司目前的困境,杰克向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全体员工集资。老板笑笑,耸耸肩膀:“能集多少钱?而且你肯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愿意这样做。”
当老板向全体员工开会陈述公司的现状时,人心一下子涣散了,更多的人选择了另谋出路,公司霎时间剩下的员工没几个了。
离开的同事中,有的劝杰克也趁早走人,但他说:“半年来,公司生意还不错,我也从中得到很多,现在公司有困难,我总得和公司共渡难关。只要老板没宣布公司倒闭,我就不会离开,哪怕只剩下我和老板两个人。”
事实就是这样无情,不久,公司真的只剩下两个人了。老板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杰克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我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对公司没什么大帮助,但我觉得还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之力帮助公司排忧解难。”
杰克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商场总是到处暗藏陷阱,但同时也处处隐藏着机遇。在杰克的辅佐下,老板在危难之时,获得了融资的机会,公司经营逐渐回到正轨,如今已经发展得比杰克初来时还要壮大,而此时,他正坐在副总裁办公室里。
对父母孝顺不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与实际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与企业同命运并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口头上表示忠诚,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是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船,每一名员工都是船上的水手,只要上了这条船,员工的命运就和企业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了,它需要所有的船员(员工)全力以赴把船划向成功的彼岸。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技能的人,而是缺少与企业共命运、关键时刻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人。无数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样的人,但是,许多员工似乎从没有视企业的安危为自己的责任,一旦企业出现什么危机,这些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这艘漏水的船,而不会想着如何去抢救和保护它。这样的人也许能够谋取一份可以维持生存的工作,但永远也难以在一生中取得大的成就。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能在关键时刻尽心尽力,替企业排忧解难,敢于担当一定的责任,领导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会重新对你进行评价。这样的话,你就给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良好机会。
13.养育之恩,追思感怀
【原典】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释义】父母去世之后,须守孝三年,要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生活起居要作调整改变,不贪图享乐,应该戒酒戒肉。
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按照古礼,父亲或母亲去世之后,要守孝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之德,在这期间,做子女的生活起居也必须有一定的调整或者改变,例如喜欢喝酒吃肉的,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就是“酒肉绝”。守孝期间,不能贪图享受,不能放纵自己,追求物欲或者情欲。有的地方还会要求在父母的坟墓旁盖简陋的草房,这就是“居处变”,而且守孝之人要穿粗衣吃粗食,夫妻不同居,不参加娱乐活动等,这也是远离享受放纵的守孝方面的一种规定。很多这方面的规定,都可以在《礼记》《仪礼》的典籍中找到。
没有父母,做子女的就不可能来到这个世上;没有父母,做子女的就不可能长大成人。虽然现代社会,上述守孝的规矩已经被废除,但是,对逝去父母的怀念,对养育恩情的感怀,却是无论在什么时代做子女的都应该做到的。
感恩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当你以身在“船”上而自豪,当你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去面对他人时,就会在工作时拥有愉快的心情,而这一点对职场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怀着感恩之心工作,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动力。有过体验的人都知道,一份好心情往往会让你的工作更出色,你的个人能力也能发挥到极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伯乐的知遇之恩更值得珍惜。因为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而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的领导很大程度上扮演着伯乐的角色。所以,我们应该对领导知遇之恩抱有感激之情。
感谢领导,把所有的感谢化做力量,用心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工作,为领导减轻压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在职业生涯的路途上刚刚迈出脚步的时候,如果能遇到一位知人善任的领导,真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因为领导的赏识和知遇,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张翔是海信数字芯片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当年,他在互联网上给海信公司发去一份自己的应聘材料,没想到海信公司很快派考核的人到他的老家——四川成都,并且告诉他,海信的发展过程中急需像他这样的人才。
于是,张翔来到了海信集团研发大本营,担当起海信数字芯片的研发重任。在项目组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团队想到了散伙,想到了到国外去工作。公司很多人开始怀疑,有些人在指指点点。
在这关键时刻,海信总裁周厚健站了出来。他说:“作为我来讲,从来没有因为存在问题而失去信心。我们做的是填补空白的事,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哪能轻易放弃呢?”
一席话,温暖了团队成员的心,他们感受到了公司管理层高度的信任和支持;一席话,等于给他们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使得团队的士气倍增。就这样,张翔用了三周的时间,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