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弟子规全鉴全文阅读 > 第14章 出则悌:职场之中,悌为守则(4)

第14章 出则悌:职场之中,悌为守则(4)


  例如,声音不能太大,以领导能够听清为宜。在适当的时候,说到关键的地方,可以稍微加重一点语气,从而向领导委婉地表示,这是重点。领导问自己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要像古人一样站起来回答,但是一定要马上回答,或者即便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领导的问题,也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让领导知道,你不是没有听到他问你问题,而是在思考如何回答。在与领导交谈的时候,目光切忌游移不定,这对于领导来说,是很大的不尊重。

  其实,不光是语气或者音量本身需要注意,也不只是回答领导问题的时候或者听领导讲话的时候要注意上文提到的问题那样简单。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也不容我们做员工的忽视。以向领导汇报工作为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是下属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汇报工作时,若想与领导有良好的沟通,并让领导认同你的工作想法,就必须以严肃而正确的态度对待汇报工作,讲究汇报工作时的礼仪。

  (2)向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做一些准备。拟定好提纲,标注好重点,选择好典型事例。不做准备的汇报,不但浪费领导的时间,同时也是对领导的不尊重,是很大的失礼行为。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

  (1)汇报工作要遵守时间。向领导汇报工作,务必准时按约定的时间到达。过早或过晚到达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过早到达,会让领导因准备不充分而显得难堪;超过约定时间到达,则又会因让领导等候过久而失礼。因此,就算万一因为有事不能及时赴约,也要尽可能有礼貌地及早告知领导,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2)讲究敲门的礼仪。到领导的办公室去汇报工作,还要讲究敲门的礼仪,不能急于破门而入,而应该先轻轻地敲门,等听到招呼后再进去。即使在夏天,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着的,也不要贸然闯入,而应以适当方式让领导知道有人来了。汇报期间,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到文雅大方,彬彬有礼。

  (3)汇报工作,言辞要清晰。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领导领悟你汇报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让领导听清楚你讲的每一句话。对一些次要问题可以说得稍微快些,但在重要问题上一定要慢,必要时还应重复,以便让领导记录和领会你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汇报速度不宜太慢,因为太慢容易让对方精力分散,而忽略了某些细节的问题。

  (4)汇报工作,掌握好音量。在汇报工作时,要把握好音量。若音量太大,会缺乏交流思想的气氛,让领导感到不舒服。若音量太低,则容易被认为汇报者心理恐惧、胆怯,这样会直接影响汇报的说服力。

  (5)注意汇报工作时的语言。如果口头汇报的语言用词不当,词序不妥,语言结构残缺甚至混乱,汇报者就不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因此汇报工作虽然不像书面文章那样讲究,但原则上还是要做到准确、简练。

  (6)要有一个时间掌控的概念。汇报工作,不宜时间太长。因为领导大都工作很忙,时间有限。所以汇报的时间要尽可能简短,最好限定在半小时内。这样就可以多一些时间和领导沟通,领导也可以有时间提问,而且领导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懂礼貌的人。

  (7)一定要精神集中。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可能领导会中途提出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这时候如果精神不集中,可能会造成你根本就没注意到领导的问题,或者答非所问,这些都可能造成领导对你的反感。

  (8)汇报完工作之后要注意的问题。工作汇报完之后,如果领导兴趣盎然,你当然可以多说几句,或者随着领导新提出的问题,组织自己的语言和回答问题的内容。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汇报完工作之后,向领导表明:“大体上就是这样。”如果领导除了说“好的”之外别无表示,那么,你最好还是立即表示不再打扰。这时候如果领导还想留住你多待会儿,他会直接跟你说的。

  总之,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里面的学问有很多。作为员工,学会怎样更好地汇报工作,是必备的素质,也是与领导进行交往的重要部分,更是被领导欣赏,在职场上有进一步发展的必备要素。

  8.诸父诸兄,如父如兄

  【原典】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释义】对待叔伯等父辈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堂、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姊一样友爱尊敬。

  工作没有“亲”和“非亲”之分

  诸父,指同宗族的伯父和叔父。《幼学琼林·叔侄》中说:“曰诸父,曰亚父,皆叔伯之辈。”同样的道理,诸兄即是对同宗族兄长辈的通称。当然,总体来看,诸父、诸兄在这里可以泛指亲戚。侍奉同宗族的叔伯辈的长辈,跟侍奉自己的亲生父亲没有什么区别;对待同宗族的堂、表兄姊,跟对待自己的亲兄姊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诸父诸兄”,对于自己来说,态度上要像自己的亲父兄一样。

  当然,它的含义还可以更加扩大: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尊重别人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别人的兄弟姐妹。孔子在《孝经》中就说过:“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道理在单位中也同样适用。

  从表层意思上看,对其他单位的领导、员工,要像对自己单位的领导、同事一样,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领导、同事,我们都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这一点其实每个人都明白,而且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得很好。

  深层意思是,在工作过程中,即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是企业的事,我们作为员工,就应该关心,就好像那些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一样。这就是“不是亲父兄,却待之如亲父兄”的道理。

  小罗是一家公司的文员,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打印一些材料。很多人都认为小罗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小罗不觉得,每天干起工作来都非常起劲。

  由于整天跟材料打交道,做久了,细心的小罗发现公司的文件中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材料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公司的经营运作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于是,小罗除了做好岗位上每天必做的工作之外,还细心地搜集资料,甚至是过期的资料,她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然后进行分析,写出建议。为此,她还查询了很多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最后,她把打印好的分析结果和有关证明资料一并交给了老板。

  老板对此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个平常毫不起眼的年轻文员,居然对公司这样关心,有这样缜密的心思,而且她的分析井井有条,细致入微。后来,她的建议中的很多内容都被采纳了。

  老板很欣慰,他觉得有这样的员工是他的骄傲。小罗觉得没必要这样,因为她只是在做完分内的工作之后多少发挥了点“余热”。但是,老板却不这样想,因为从他的角度看,小罗的那份报告,实在是价值千金。虽然那并不是小罗的分内工作,但是对工作的“一视同仁”,使得她的那份报告比企划部门的专业员工做得还要好。最后,小罗被老板委以重任,升职加薪。

  “不是亲父兄,却待之如亲父兄”,那么,对于小罗来说,她在企业中做到了,不是“亲”工作,却待之如“亲”工作。本来有些工作自己不管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为了自己作为员工的那份责任感,小罗在发现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去向上级提意见或者建议,而不是袖手旁观,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这不仅让她从中受益,而且关键是,使企业从中得到了良好的改进和发展,这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企业本身还是小罗自己,都是有着非常大的益处的。

  工作没有“亲”和“非亲”之分,不管是分内还是分外,只要是企业的工作,能做的,就主动去做。有付出就有回报,如果一名员工为企业尽心尽力,处处为公司着想,即使他最初只是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上,最终也一定能够做出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