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视综艺编导的素质要求与工作任务
电视综艺编导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艺术性。
电视综艺编导的任务是根据宣传或娱乐的需要,创作和制作符合电视要求的节目,即把文字、图像和音响转变成可供“视听”的节目。
一、电视综艺编导的职业特征
这里的“电视综艺编导”是指上述那些从事电视综艺节目创作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职业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的个体性与产品的社会性
就精神生产劳动而言,一般表现为个体劳动的形式,而其产品又总是社会生活的结晶。编导在对节目的处理过程中,虽然是结合多人的劳动和智慧,但最终仍是以编辑个人劳动形式来完成的。正是这样的劳动特点,使各种节目生产人员的劳动和智慧得以集中和发挥,使各种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二)信息加工和传播的中介性
精神生产的社会协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交流。编导工作正是组织和实际推进交流的中间媒介环节。由于职业的原因,编导不但能够掌握较多的信息,因而对各种的价值是有特殊的敏感,而且对信息交流在社会生活中的触媒作用有特别深切的理解。一是通过整理、加工有关资料或成品中,使作品合乎科学规范和社会规范,以避免进入传播渠道后发生受众在理解上的困难或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二是把这些文化知识物化,对广播电视来说,就是制成录音、录像带,使节目存在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当中。
(三)节目生产的再创造性
编导工作既是一种精神生产,就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编导虽不直接创造精神产品,但在精神产品诞生的过程中,却有编导间接的和隐匿的创造活动。
就电视来说,无论是选题、改稿、制作,一个完整和完美的电视节目的产生,都有编导的智慧融汇其中。这种再创造的特性,也可以说是二度创造,或者说是服务性创造。
二、电视综艺编导的专业属性
在电视文艺界,编导的工作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将编导定义为“懂技术的艺术家”。
(一)艺术家
编导必须具备理解脚本和创作宗旨的能力,将文字转化成画面的构思能力也决定了编导必须是一位艺术家。敏锐的编导对画面的构图应该具有艺术沙龙摄影师的那种理解。他还必须有画家那样的色彩感觉,协调布景、服装和摄影的调子。他还应对表演艺术有所理解,这并非仅仅指理性上的认识,还必须有一种深刻的本能的直觉。
对于演员,编导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是必须理解他们。对于表演,编导所应追求的不仅是形体表现能力或形似,他们还应追求一种在风格上能丰富故事的敏感,以及一种能拓展表现空间的演员之间的感情关系。
编导的艺术功力还涉及编辑、特技、服装设计、化装、发型以及片名及字幕的造型设计方面。
(二)技术家
成功的编导对电视技术方面的了解不能浅尝辄止。谙熟技术奥秘、掌握先进技术手段的编导可与剧组有关专业人员探讨技术的精妙之道,因此也能使他的作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电视制作方式包罗万象,从外景地一二人的电子新闻采集到一个规模达百人的演播厅制作,剧组规模大小取决于导演在技术方面的需要和创作计划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以及作品本身性质的要求。制作一旦开始,编导技术方面的知识必须涉及许许多多的特殊领域,从色彩饱和度到话筒性能、从电脑动画到后期剪辑等等。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编导大有裨益,学习编导专业的学生应首先要在影视制作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培训。
(三)掌门人
任何组织都需要训练有素的行家在压力较大的气氛中起到协调作用。
由于技能与个性的差异,剧组极容易产生矛盾。同时,出现的问题都还有主观性,解决矛盾的方式需因人而异,这又容易使矛盾激化。经费不足、时间有限所造成的压力使人们出言不逊、肝火旺盛,演员出现罢演,编导变得优柔寡断。
成功的编导总是像父母处理家庭问题一样处理剧组的分歧——动用纪律和爱心。编导在剧组中凡事应以身作则,并应事先宣布工作规章,确立一套清楚明确的制作模式,使每个人都能在剧组中享有某种程度的安全和愉快的心情。剧组人员和演员都乐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
大多数纪律问题源自演员。因为演员必须作出最大的自我投入,把他们自己暴露给可能发生的陌生人的取笑嘲弄,他们往往感到最不安全。他们由于性格而引发的矛盾通常存在潜在的原因,或许他们的个性上有问题,或许他们需要更多的诱导、理解和关爱。
导演不一定要接受心理培训,但他们必须要有一种实际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一种能洞悉演员心理、把握他们反常行为真正原因的能力。有时电视演员会裹足不前,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角色没有其他明星的角色那么丰满,他们有抗拒心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天赋受到忽视或不公的待遇。有数不清的个人或个性方面的因素会干扰演出,打断正常的拍摄,对此,没有一本书能轻易地给出答案。明智的编导往往寄予同情心,并善解人意,及时处理那些可以解决的问题,因而总是掌握着主动权。
三、电视综艺编导的基本素质
从事电视综艺编导工作,除了需耍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外,必备的相关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说来,大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意识
中国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特色是具有“喉舌”的特性与宣传教育的功能,电视综艺编导一定要牢记电视节目的属性。这种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既非商品又是商品的两重性,无论在本电视台播出,还是作为市场行为体现其经济效益商品销售,都必须是以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前提,做到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两者的良性滚动。
(二)审美意识
审美,是电视艺术最本质的特性,而观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中介因素是人的感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也说,“艺术就是感情”。艺术家有了难以克制的感情流动,艺术家的创造才会发生;当观众被作品中所蕴涵的激情所感染,就会引起心灵上的震颤,即感情共鸣,因而产生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效应会引起人的思想升华和行为驱动,激励人们去探索、去追求、去抗争。
与此同时,作为编导还要带领主创人员自觉追求屏幕文化的心理开掘,并以独特的艺术眼光、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按照美的规律,观察生活,熟悉生活,透过表象掌握本质事实,于寻常生活中发现神奇,把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体验和理解,用画面、声音、镜头语言形象地反映出来,形成一种美的意境,这样才能使栏目一班人都确立和培养起审美的意识。
(三)经济意识
人所共知,一个产业没有效益,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国电视事业是带有“喉舌”特性和宣教功能的媒体与信息产业。它是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产品为基本物质条件,主要通过服务的形式,生产非物质形态的产品。它不仅要创造大量精神财富,还要创收,“以节目养节目”,解决自身日常需要的经费,并向国家缴纳规定的税金,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将剩余积累的资金,不断扩大再生产,产生良性循环。
(四)服务意识
服务不是堂皇的招牌,也不是精美的包装,更不是廉价的口号,它要求编导在创作集体里为实现目标服务的管理制度,做一名勤勤恳恳的公仆。
电视节目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它需要强有力的协调,也凝聚着众多部门共同合作的汗水。大至一台晚会,小至一期栏目,都得经过三四个以上工种的合成。因而协调管理十分重要。
四、电视综艺编导的必备本领
(一)要有导演的品格
任何一门艺术都存在着“要表达什么”、“怎么表达”、“如何表达得正确和有价值”这样三个问题。一个真正的导演,应该有能力挖掘作品的深度以及深刻地展示人生。所谓导演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表现手法上,而主要是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理解和阐释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一部作品是深刻还是肤浅,展示得是否真实,解释得是否准确,主要靠导演的内在精神和知识的蕴藏量。几乎所有成功的电视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导演的精神个性、思想深度及其对人生的独特观察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和谐地融汇在表现技巧之中,而这种具有独特艺术创作个性的作品,正是在强烈的导演意识和导演品格的基础上诞生的。
(二)要有广博的知识
前美国导演工会主席德伯特·曼曾谈到全面的文学艺术知识背景的重要性,他强调,像历史、文学、戏剧、政治等学科知识都是一个成功导演所必须掌握的。
里查·弗莱彻和德伯特·曼都曾就读于耶鲁戏剧学院。他们都感到他们的演员经历对作为戏剧导演的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弗莱彻曾说:
我曾给那些对当导演——不是技术人员而是导演——感兴趣的学生提过一条最为重要的建议,就是进行戏剧训练。如果他们必须在电影学校和戏剧学校中选择的话,那么我就要极力鼓励他们去戏剧学校。导演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从演员身上获得表演。所谓获得表演其实意味着你必须去与演员交流,去理解他们,去了解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去掌握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们交谈。
有一个早期直播电视的典型故事,说的是一名自大而又相当缺乏经验的导演,他在排练戏剧性场面时总是遇到麻烦和困难。在经历了无数次尴尬的排演和错误之后,演员们开始越来越不耐烦。他们试着互相帮助,其中一个演员建议用另一个方法排练这场戏。这位导演不但不表示感激,反而呵斥道:
“别告诉我怎么导演,我告诉过你怎么表演了吗?”资深导演听了这个故事会哈哈大笑,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文艺节目导演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告诉演员如何表演”。
(三)要掌握起码的技能
导演的构思虽然是那样难以估量和捉摸,但导演的目的却能通过可估量和捉摸的机器来达到。导演正是借助这些机器,使自己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并将其输送出去。因此,导演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懂得技术,掌握起码的技能。
(四)要善于把握整体
在拍摄过程中,每一瞬间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当拍摄的每一瞬间将要出现的时候,导演都要设想未来作品的面貌,盘算将要出现的这一瞬间在作品中的位置,这样来相应地创造许许多多个一瞬间。
电视导演不同于舞台剧导演和乐队指挥。在舞台上,戏剧性动作是连续不断的,它只是不通过“幕”和“场”来起分段作用。而电视的动作却被每一个“切换”所中断,直到全剧终了才显出它的连贯性。因此,导演在完成拍摄之后,来组合各个镜头和各个部分时,始终遇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这种镜头组合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导演把握整体能力的高低。
(五)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
导演在创作集体中应该是主要阐释者、启发者、激励者。
摄制一个节目,导演要做出成百个大的、小的、复杂的、简单的决定,导演做这些决定的水平如何,并能否启发合作者按照这些决定去实施,直接影响到这部作品未来的面貌。导演必须与各个层面保持广泛的联系和交往,拥有与人打交道的足够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从社会上、从人群中不断获得足够的信息和其他各种资源,为成功开展节目创作奠定可靠的社会资源基础。
社交能力是编导者从事节目创作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编导的社交能力首先体现为编导是否以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和行为与社会接触,形成自己的社会交际圈,并从中获得大量的节目资源。
五、电视综艺编导的工作任务
在一家电视台或者影视机构担任综艺编导,具体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十件事:
第一,选题立项。
第二,组织节目策划。
第三,从事(或组织)节目文本创作。
第四,制订经费预算和摄录计划。
第五,选择演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分别排练、验收节目。
第七,指挥现场(演出)拍摄。
第八,指导(或亲手进行)后期编辑制作。
第九,进行节目包装宣传,安排节目播出。
第十,善后(总结、报账)。探寻该节目投放市场及上报评奖之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