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原指戏剧的小片段,最初是专业戏剧演员用来训练表演技能的手段或素材。随着电视文艺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综艺晚会的发展,它迅速地从戏剧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品种。
在综艺晚会中起着支撑作用的大多是喜剧小品。喜剧小品有两种优势:
首先,它有相声艺术的幽默感,引人发笑,属于艺术性语言的荟萃,在形式上它又具有戏剧化、人物化,突破了相声的单调。其次,它具有戏剧的表演性,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同时又突破了戏剧的冗长和固定程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表演为主,以台词取胜,幽默诙谐的固定风格。所以,本节重点对深受大众喜爱的喜剧小品加以分析,研究其脚本创作规律。
第一节小品的基本特征与教化功能
一、小品的基本特征
通观小品,特别是喜剧小品,可以总结出它的几个特点:
(一)社会批判性
它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具有尖锐的思想锋芒,让人们在笑声中产生广泛的联想。像《打扑克》、《超生游击队》、《产房门前》、《送礼》等等,都具有批判的锋芒,讽刺的是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落后愚昧,可以说是艺术化的“焦点访谈”。这种不回避现实矛盾,勇于揭露各种社会弊病的创作态度,自然会赢得观众的认同。它契合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某种程度上成为大众宣泄生活烦恼、缓解矛盾的正当渠道。
(二)主题单纯性
小品贵在小,短小精悍。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必须容纳在小的框架之中,因此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才能达到目的。因而它的主题只能不枝不蔓,只表达一个见解,讽刺一种现象,这几乎成了喜剧小品的通例。像《产房门前》讽刺的是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拜年》说的是社会的不正之风;《丢钱包》是说三个代表性城市的风俗反差;《男保姆》讽刺的是暴发户的虚荣。单纯的一剧一题的主题表达方式和精妙的喜剧情节,让人们在笑声中达到了认识的升华,也把被讽刺、被鞭挞的对象牢牢地记在心里。
(三)表演灵活性
它能够不拘一格地从各姐妹艺术中截取表演精华,并以演员最擅长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强强组合的局面。如话剧演员出身的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擅长表演话剧小品,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侯耀文、黄宏表演的《打扑克》是相声风格的小品。如果去掉道具、名片扑克和列车车厢的背景,就是一段相声节目。赵本山和潘长江是东北的二人转演员,擅长歌舞、逗趣,他俩的表演便按照二人转的方式进行,尤其是潘长江,小品中载歌载舞,有时就直接把二人转的小段改头换面地搬进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赵本山则逐渐由二人转小品向话剧小品过渡。赵丽蓉是著名的戏剧演员,她把戏剧彩旦的幽默诙谐和话剧的表演形式相结合,辅之以歌舞的形式,成为小品表演中各种风格兼具、跨行当而独树一帜的大家。
(四)语言艺术性
喜剧小品的语言贴近社会生活,不避方言俚语,不讲究字正腔圆,使演员有更多的发挥优势,也显示了多种方言的艺术魅力。众所周知,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对语言都有规范性的要求。吐字行腔,各有规矩。使用方言是个别和特殊的情况,如影响极大的革命领袖,或者是演唱民歌的个别曲目。小品是喜剧,以风趣逗乐的形式出现,没有人过分计较它的语言影响,因而小品从一开始,就以五花八门的方言优势出现,让听惯普通话的人们充分领略了北方方言区各地发音、语调、词汇的特有魅力。无论是魏积安胶东方言的“伙计”,还是孙涛山东腔的“毛病”,以及赵本山为首的东北腔,赵丽蓉的唐山味,都足以夸张地表现各种地方词汇的喜剧色彩,给小品带来了五彩纷呈的语言艺术。
通观一个艺术品种,有了大批的著名剧目,有了成熟的表演艺术家和相对固定的艺术形式,就说明该艺术品种已经独立发展成熟。喜剧小品不仅具有了这些条件,又契合了大众文艺最受欢迎的喜剧模式,只要人们需要轻松,需要笑声,喜剧小品就有它的市场,有它的观众,因此喜剧小品的发展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二、小品的教化功能
戏剧理论界曾对小品多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小品只能插科打诨,嬉笑凑趣,无法表现深刻的内容,无法触及人的心灵世界,更无法表现悲剧内容或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事实上,许多已经成功的小品驳倒了这种论调。这样的小品情节略微复杂一些,它主要是喜剧,但融进了现实的悲剧因素,在表面的热闹之中,表现了生活中的小人物的悲酸无奈,表现了亲人之间真诚的关怀和希冀。郭达和蔡明演出的小品《父亲》便是生动的一例:受演艺界崇尚浮华、崇拜港台风气的影响,当了歌星的女儿,在经纪人的策划下,隐瞒了自己农村出身的背景和实际年龄,而专以暴露演员的个人隐私为目标的娱乐记者却不依不饶地挖掘其中的破绽。恰在此时,憨厚朴实、实话实说的老父亲带着老伴的心愿来探望女儿,于是,假话与实话、虚荣与真情开始了他们的冲突过程。当娱乐记者带着满意的表情要离开时,憨厚的父亲明白了女儿在这势利的环境中奋斗的艰辛,他含泪否认了与自己亲生女儿的父女关系,而因身世败露正显得气急败坏的女儿,在父亲亲情的感召下,终于勇敢地拿起话筒,满含热泪和激情唱起了“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可以预见,这位歌星从此将会以自己的实力和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自己的事业。而观众看到这里既被父亲的真情所感动,又对女儿的转变而欣慰,产生悲喜交集的欣赏情感。
从形式上看,小品圆满的结局和父亲女儿的尖锐对立的矛盾表现过程,既产生了强大的讽刺力、批判力,又保证了喜剧小品的统一和完整,同时也实现了悲喜剧以情感人的目的。同样,表现炊事班战士过年想家,用长途电话拜年的小品《拜年》,也是融悲剧因素与喜剧形式之中,把战士们想念亲人又坚守岗位,面对突然开通的长途电话不知所措,甚至语无伦次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炊事班的全体战士面对电话,充满激情地一句“妈妈,过年好!”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年轻战士问候亲人的真情,又表现了忠诚的祖国儿女问候祖国母亲的满腔挚爱,实现了悲喜剧的感人力量。
在我做综艺晚会导演期间,曾经多次尝试使用诗剧小品形式进行“煽情”,效果很是不错。哈尔滨市东莱派出所是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我根据那里的干警跟管内群众鱼水亲情的真实故事创作了诗剧小品《除夕的祁盼》,说的是派出所所长连续几年都在除夕之夜去给一位孤老太太拜年,结果使老人形成了习惯——每到除夕,她都早早地将自己缝制的棉垫子摆在屋地中央,等着所长来。她把那一刻看得很神圣、很幸福,但她同时也很矛盾,因为她知道所长的母亲跟自己同样年迈体弱,又每日每夜地为当警察的儿子悬着心,过年了,当娘的能不盼着儿子回去团圆、守在身边么?她祁盼所长来,又劝告自己应该让所长回家去尽孝,就在她翻来覆去焦躁不宁战战兢兢的时候,门响了,人来了……在公安部春节晚会现场,扮演所长的濮存昕当堂一跪,高喊一声:
“妈!儿子给您拜年来啦!”扮演老太太的林茹顷刻间周身颤抖,热泪纵横,现场观众无不潸然泪下。我还曾用诗剧小品的形式表现过公安干警为人民群众流血牺牲的题材,请看下面诗剧小品《相约平安夜》的脚本:
人物:
男——30来岁,着装警察;
女——20多岁,警察女友。
音乐中升光,现出雕像般凝立的“男”;“女”上,脚步滞缓地四下张望……
女:你在吗?你在这儿吗?你亲口对我说过:“还是平安夜,还是公园大门前,咱们不见不散。”我来了,我早就来了!可你在哪儿,我为什么看不见?
男:别喊,你千万别喊,平安夜别搅了人们的平安。其实我也早来了呵,不,我一直在这等你,等了整整一年……
女: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嘛!你当时太累了,需要睡眠。一觉醒来你肯定会赴约的,错怪了你,我向你道歉!
男:别这么说,应该我向你道歉。相处几年我欠你的太多太多,定好的事情我常常突然变卦说了不算,难怪你抱怨:“跟警察恋爱实在太难!”
女:那是我一时的气话,你千万别当真。正因为你是当警察的才让我格外的挂牵,几天不见,抓心挠肝……
男:其实我更想你,恨不能天天见面,恨不能让你一步不离地守在我身边!
女:是呀,警察也是肉体凡胎,也有寂寞忧烦,需要有一份爱抚慰心灵、放松神经、解除疲倦。
男:那是我久久渴盼的一天!那天晚上我不值勤、不加班,满怀甜蜜和庄严主动约你见面,要同你进行“历史性的会谈”。
女:那次约会的分量我有预感,我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带上你那只锁住两颗心灵的戒指,从此在生活的大海上驾驶同一条小船。
男:经常失约、迟到的我,那天早到了10分钟。偏偏就在这10分钟里我撞上了不该发生的场面——
女:三个歹徒正在调戏一个女青年,六只罪恶的手要在平安夜里撕碎一个人一生的平安!
男:没穿警服没带武器我也是人民警察,我岂能不管?
女:两只手对付三把尖刀,你终于救出了姑娘,制服了罪犯。
男:可是,我们的约会?
女我们的约会也因此改在了医院急救间……
男:我真没用,竟然没能把心里的话对你说完。
女:我真后悔:见面第一句话就该告诉你我要嫁给你,爱你的这颗心天上人间永不变!
男:明知道很难实现,可我还是说了下次约会的时间。
女:明知道就要永别,可我还是相信你我一定能团圆。
男:休息了,不忙啦,我有足够的时间天天想你!
女:白天盼夜晚,夜晚盼做梦,盼望梦里与你相见……
男:你看那眼前的飞雪,那是我为你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的信笺……
女:你听那耳边的风声,那是我对你无尽无休的倾诉、痛彻心脾的呢喃……
男:前几天我救的那位姑娘来看我,说是她今天做新娘。
女:是的,我应邀代表你参加了她的婚宴。婚宴上的酒好辣好辣,婚宴上的糖好甜好甜……
男:我知道,你自己早该做新娘了,都怪我,我带给你的爱情苦多于甜……
女:不!认识你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收获,爱上你令我今生无悔无怨。告诉你亲爱的,我已经通过了录用考试,从明天起我也将是一名人民警官!
男:真的?做不成夫妻作战友——?
女:对。相随相守,携手并肩。
男:让一切善良的人夜夜平安。
女:让一切相爱的人天天相伴。
男:(伸出手来)永远?
女:(与其握手)永远!
合:(相互依偎)永远……
[音乐激扬;人物造型;终]
从小品的脚本创作而言,一方面是需求量大,创作难度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小品作家的地位和报酬相对低于其他品种。这样,在两方面的夹击、诱惑下,小品的质量危机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果综艺晚会中没有小品,那老百姓是不答应的。观众在呼唤小品创作尽快地出新人、新作。
第二节喜剧小品素材选取与运用
一、喜剧小品素材的选取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可以创作喜剧小品的素材,应该有一个最起码的特征,那就是“可乐”。具体说来,大体可以分为“词儿可乐”、“事儿可乐”、“理儿可乐”三种,分述——
(一)词儿可乐
所谓可乐之“词儿”,自然是指机智幽默(或愚蠢透顶)的语言。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具有“骨子里的幽默”,因为上演他的作品(五幕剧《回到玛妥撒拉》,于1922年2月在百老汇上演),投资者亏损2万元。萧伯纳反贺其赚了1万。他说:“我估计你要亏3万,现仅亏2万,等于赚了1万。”言词巧妙,博人一笑。
有人按照这个模式翻出了个笑话:说某青年找到身家数亿的独生女的父亲,对他说:“你听我一句话,可以赚到500万。”那位父亲引起了兴趣。青年说:“你不是宣布要给女儿陪嫁1000万吗?如果你肯把她嫁给我,我只收你500万。”
近代大画家齐白石于抗战期间因不满投降日本军阀做伪官的汉奸卖国求荣,曾画了一幅《不倒翁》,影射汉奸,并提诗讽之:“圆领乌纱俨然官,细看原来泥半团;有朝将它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读之者必夸“损得妙”。
像这样的名人趣闻都可以举一反三,成为可引之“典”、可校之“模”。
有这样一则关于打油诗的趣谈:一对新婚夫妇,按风习三天回门。女方家长设宴款待女婿。不想这位新婿在酒宴上第一次见到小姨子,觉得漂亮得出奇,心生邪念,心潮澎湃,喝多了。小姨子吃完饭,礼貌地到房中探望酒醉的姐夫。姐夫存心不良,故意把枕头丢在地上,等小姨过来为他拾回枕头时,便倚酒三分醉,拉住小姨子,企图非礼。小姨挣脱后,内心颇难平复,乃提笔于墙上写了一首诗发泄:
“好意拾你枕,有心脱我衣;一母生两女,岂做一人妻。”
新婿一觉醒来,发现墙上有字,担心事态扩大,很不体面,于是也在墙上题了一首诗,为自己的劣行辩护:
“酒醉如土泥,梦中当我妻;睁开昏花眼,那知是小姨。”
身为新娘子的妻也于饭罢入房看夫,而先见到的却是墙上的两首诗,不免心头酸酸,在墙上也涂了一首诗:
“白纸糊纱窗,里外亮堂堂;二人皆心动,不必赖光光。”
第四首诗是小舅子题的:
“人有两只手,只能抱一个;姊妹本一样,大的是你的。”
第五首诗是老岳父写的:
“不该拾他枕,不该脱她衣;两下都不好,下回不可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