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大周皇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112章 得晋入代

第1卷 第112章 得晋入代


  姬安率军三败赵胡联军后,代太两地赵人再无力出兵野战。

  于是姬安从容地北上,剑指太原,一路上攻城拔地,仅用不到半月,就攻至太原郡治晋阳城。

  不过他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围而不打。这一招,孙子兵法说,致人,而不致于人。狂妄的说一句,姬氏兵法讲,这一招叫围点打援,意图就是埋伏、埋伏、再埋伏,打到赵军有生力量都没了,打到赵军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再去对付城池。”

  “这招数。”张仪也读兵法,却是听都没听过。再听姬安细讲。

  “师弟领军,听说有一城被同等兵力的敌军攻打,你会派兵去救吗?”

  “会!”张仪点了点头。姬安再问:“去救急,肯定是急行军,若路上被埋伏那么救援的人只会以为这是阻止他们是去救,那么作法有二,一是强行突破,二是想办法脱离战线绕路去救。师弟以为如何?”

  “你讲的没错。”“强行突破,变成我军守,敌军攻,守军以逸代劳加上事先准备的工事、壁垒已经占了大优势。若他们改道,他们就不怕我是连环埋伏?我们埋伏、埋伏再埋伏?”

  “嘶……”张仪倒吸一口凉气。换成是吾,等反应过来主上至少五城得手。更何况……”张仪大笑:“如没主上讲解,吾反应不过来,这会一直派兵去救的。就会被埋伏、埋伏再埋伏,打到吾怀疑人生。哈哈哈!”

  “对,就是这话。”“但,若赵国大军到了,当如何?”张仪再问。

  姬安呵呵一笑:“若他不来还好,若他来定让他有来无回。埋伏这么好用的手段,为什么只用一次,不断的埋伏他,一百人都可以埋伏,射上几轮箭就跑,折磨到赵军苦不堪言后,再选择一个有利地形决战,没等他们站稳,咱们就打他娘的。”

  长风军射声营对赵军的射杀姬安根本就没有侧目,这是一队射声士,有多强,连姬安都估算不出来,这是精锐中的精锐,司马尚部下王牌中的王牌,区区一队普通的骑兵作为他们的敌人根本就不值得他侧目。

  姬安依然在冷漠的观察着晋宁城。观察着敌军的弱点。至于赵军离营或是出城攻击自己,姬安完全不担心,敢出城就要有送死的觉悟。一刻钟后,姬安从腰上取出一面旗。他准备了三面旗,也是三种不同的攻城方案,分为红、白、蓝三色。红色为最强攻势,白色为梯次缓攻,蓝色为围城找机会。此时,姬安举起了红色的旗帜。只见一队三千人的骑兵杀出,在赵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平均每骑已经往城头射出三箭,紧接着万人方阵已经从姬安身旁迈过。万人,三轮次。漫天的箭雨如狂风暴雨一般肆虐着赵军晋宁城的城头,在万人箭阵的间隙间,三千扛着云梯的士兵狂奔上前。(因为硫磺矿区发生大地震硫磺停产,而没有硫磺就无法生产火药,故姬安的大炮已经暂时失去作用,但统一的步伐却不能停。)两旁的赵军军营动了,他们面对的则是大周重装骑兵与重装步兵的迎击。阵中的张仪看的呆了。

  在张仪心中,这阵势就算是邯郸城也扛不住几天,那漫天的箭雨一眨眼就消耗掉了城头上超过一半的赵军。活着的只剩下卷着身体躲在女墙下的士兵。

  这就是姬安,不打则已,打就拿出猛虎搏兔之势。打出大周天军的威风。至于消耗。距离晋宁城城墙不到八百步(一步约合0.75米)的姬安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姬平在后方准备的箭支太多,多到百万计。

  姬安亲眼看到自己的大军万箭齐发,想起曾经看过的某部电影和伐楚往事,秦军及楚军的暴雨箭阵让当时的姬安向往,让他神迷。而这一天,他也有了如此强大的弓弩部队。姬安对安邑城,一通鼓还没有敲完就攻上城头,一个时辰内拿下安邑城。对晋宁城,一通鼓没有结束,士兵已经登上城墙,同样一个时辰内拿下晋宁城。更可怕的是,姬安大军的战损可以忽略不计。

  太原郡晋阳城,三十名胸前挂着一尺直径牛皮鼓的士兵开道,周军士兵踩着鼓点以整齐的脚步杀向晋阳城。天下皆惊。姬安对晋阳城围而不攻,部下分兵横扫晋阳城以北赵太原郡大小城池。仅仅十天后,姬安秘密离开晋阳城。

  代郡郡治代上县城

  虽然投石车、攻城车、箭楼车、撞城车等等军械还没有运到。李牧、司马尚凭借撑杆、云梯等已经各自领兵对代上城完成了一次攻击。并且成功的抢到了一个吊桥,毁了一座城门。眼下赵军用石块,门板等勉强堵住了城门。公子束躲在一间连门窗都被包的严实的屋内,用被子包着自己正在发抖。他害怕,怕的要死。

  “主上,近两天我军连续攻城十三次,士气越打越发的高涨,赵军眼下士气低落。今天早上,我们已经断了城外所有的水流,城中取水只能靠井,代上城是山地,城中井中的水不多,也没有多少井。”李牧的语气之中已经有几分得意,投石车、撞车等军械已经运到,随时都可以发起全面强攻。眼下不急着打,就是让代上城中的士兵渴上一天一夜,让原先低落的士气变的更低。姬安没接话,他脑袋里想着还有什么损招可以用一用。比如让投石车扔石灰包什么的。这时,李牧再次说道:“主上,我命人封了脏箭,对付区区一座代上小城,这等利器没必要使用,这是对赵军主力使用的。”

  姬安开口说道:“传令下去,第一个杀上城头的人,可在公子束的珍宝箱内任选一件,爵进三阶,同队所有士兵进一阶爵。还有,朕会为他打造一件专属铠甲以示荣耀。此命令对所有百将以下的天军适用。”

  “谢主上殿下!”姬安的命令飞快的传遍的整个军营,原本就士气高涨的天兵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珍宝什么的和专属铠甲比起来对于天军士兵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进爵三阶,专属铠甲,这才是致命的吸引力。这就是姬安。既能身先士卒上战场砍人,又能想着办法提升士气,这更是他擅长的事情。李牧在出去之前姬安又补充了一句:“李牧,去告诉代上城守军,朕……”姬安指了指自己后继续说道:“朕这个大周摄政,在这里!”姬安的话让李牧眼睛内都闪着光芒。如果说姬安给予的奖励对士气是一种提升的话,那么姬安在阵前的存在就是士气真正爆表的保证,姬安眼下就是所有周军内心战无不胜的神话。他的存在,代表着必胜,代表着决心,代表着活着回家去领赏。代上城下,原本已经安静的天军再次出动。

  这一次的出兵不是为了攻战,仅仅是各级军官为了给天军爆表的士气找一个宣泄口。天军战时出操!一个个天军方阵,或是高举着长戟,或是举着重盾,或是双手握着强弩,一队队从代上城前的弓弩射程外列队走过。每一个方阵在路过代上城城门前的时候都齐声喊杀。赵军可以感觉到天军传来的杀气,他们可以感觉到皮肤都有针刺的痛感,他们可以感觉到内心的惊恐。

  突然,一面巨大的战旗被竖了起来,代替了原先的李字大旗。斗大的姬字让代上城每个识字的军官都看的清楚。

  “姬,姬安!”有位赵军将军说话都不利落了。另一位赵将问道:“为何是姬安?”“姬安、姬平两兄弟战旗上都写着姬字,区别是姬安用的是龙纹,姬平用的是虎纹。”说话的赵将感觉自己背后都湿了,又看了一眼姬安的战旗,再看一眼赵军的士气,心中哀号着。他明白,这城肯定守不住了。数位赵将立即离开城头去找公子束。“公子,我们必须重整守军,鼓舞士气。否则我军守不住代上城,天军统帅姬安亲临城下,周军士气高涨,而城中水源受阻,怕是周军攻城就在这一两天之内,必是全力攻城,若还如今日这般士气低落,我们连一天都守不住。”

  ”次日,当太阳射下第一缕阳光之时,正是天军攻城的信号,近百架投石机同时发动,然后数架撞车、数十架箭楼车、数千扛着云梯的士兵吼叫着冲向代上城。士气低落的赵军面对姬安部下最强的虎贲军打先锋,铁血天军一鼓登城。

  随后,天军攻占代上的消息传至晋阳,守城副将自知援兵断交城必不可守,乃于夜半斩其主将,开城向围城的天军将领赵奢投降。

  姬安站在代上城头,回想前世曾看过的一篇关于战国代地的介绍。

  代郡,代上城。作为代郡的郡府所在地,代上城是整个代郡的核心所在。这里不但背靠恒山余脉,南望飞狐峪口,更是北去草原的边塞大镇。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起初,代地的所有者为代伯,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代伯非常清楚,虽然自己和胡人、燕国和赵国相接壤,但是对自己视为仇敌的,恐怕也只有赵国了。当时,赵国尚未成立,其实际领导人,乃是晋国的大夫赵毋恤。其实,晋国已经处在分裂的边缘,而赵毋恤凭借着父亲赵鞅的余荫,将整个晋国赵氏宗族经营成世家大族,使赵氏成为后来三家分晋的重要力量。赵毋恤对于代地的认识非常准确,他不但看到此地乃是南北战略要道,是北上草原,南通中原的重要通道,更加注意到,这里有着其他各地都不具备的重要战略资源—马匹。在战车轰鸣的时代,马匹作为唯一的动力工具,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赵毋恤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对代地垂涎已久。但是代国君臣一心,主明臣贤,本身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也非同一般,凭借赵氏一族之力,着实难以吞并代国。但是如果借用其他人的力量,恐怕最后赵氏得到的利益就会受损。赵毋恤审时度势,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先是劝说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当时的代国君主。代国君主一看赵毋恤的姐姐,惊为天人,日夜宠爱,加强了赵氏和代国的关系,使得赵氏和代国形成一种实际上的联盟关系,通过这种姻亲关系,赵氏从代国获得了马匹,加强了自己的实力。迅速发展成为晋国内著名的世家大族。然后,赵毋恤以会盟的名义,邀请代国君主到夏屋山会盟。期间,他突然发动,将参加会盟的代国君主及一干大臣一举成擒,并杀死。从而摧毁了代国的权利核心。最后,他带领赵氏军队,从晋国边境开始攻打赵国,直到打下代上城,从而实际上控制了整个代国。值得一提的是,赵氏军队攻打下赵上城的时候,本来是希望将赵毋恤的姐姐带回赵国的。然而赵氏的姐姐是个血性女子,本身对于代伯也是一往情深,是以不但斥责了自己弟弟的这种无耻的行为,而且还拔下自己的簪子,自杀而死,为夫殉葬。所以说,赵氏之血性,是贯穿始终的,无论是他的祖先,还是他的子女,都深深镌刻着不屈的基因。这一点,只因为后来的赵国国君更多的专注于享乐,才将赵氏基因中的血性磨灭的干干净净。后来,汉朝刘向在《列女传》中曾言:“贪叨无足,隳废后适,执诈不悫,****春平,穷意所欲,受赂亡赵,身死灭国。”将赵国的灭亡归咎于赵悼襄王对赵悼倡后的放纵,实在是有失偏颇的。至少在那个时候,赵氏基因中的血性,已经被磨灭的七七八八了,赵国身死,让一个娼妓负责,的确不合适。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代上城如此重要,所以自从赵氏夺得此地之后,才累世经营,不但加固了代上城,而且重新布局和分配,将整个城池打造成一座东西约有两千多丈,南北为一千多丈的椭圆形城池。城池夯土版筑而成,高约三丈左右,不但建有马面和角台,更兼具城门九座,金波泉和密河穿城而过,大大加强了自身的防御性,可以算得上是塞上的一座钢铁堡垒。

  《代地骑兵胡服骑射书》,书曰:“...彼胡人之勇武,大抵以三物胜之于我。以马匹胜于赵人,以骑射胜于赵人,以胡服之简陋胜于赵人。然其最大之不同耳,乃是以胡服骑射者为著。盖以其之简陋,对吾深衣之繁琐,虽不同礼仪,然于作战一节,甚有裨益。窃以为,赵之骑兵或可习而用之,以彼之所长,助我之所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