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大周皇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109章 阏与之战

第1卷 第109章 阏与之战


  姬安在大梁亲见公孙衍问其计降其心后,任命其为河东郡守兼郡都尉总领河东军政。仍以魏昂为魏丞相,以张仪为魏中尉扬威将军,以惠施为梁丞相,以晋鄙为梁中尉宣武将军。魏地三分,各降服大周的魏国贵族大家皆受优待,不仅财富保留官职也有所上升,毕竟三个机构坑多了不少。

  楼烦、林胡、东胡三胡联军和代郡、太原郡的赵军汇合在一起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接到哨骑的这个消息,刚刚安顿好魏地的姬安愣了一下心想赵国与三胡不是世仇吗,这么快就团结一致了。不过再一细想他释然了,看来真是“国无定交,唯利是图”古人诚不欺我也!这也跟此时的华夏一词更多的是文化概念,而不只是血缘部族,更并非民族意识有关。故古人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华更只是周朝才有的地理概念,故周人曰:中原北方之人北胡/狄,南蛮/越东夷西戎/羌皆而类之,居中原者自称中华。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诸夷禽兽不可亲也。蛮夷之有君,不若诸夏之君亡。这些理念只是嘴上说说,春秋战国以来各国君臣都是务实派,因为那些理想派都死的不能再死了。故此时各国君臣一切以利为先,利大于义,国无定交,臣无常主不择手段只求成功。

  三胡联军统帅东胡王胡阳绕开了重兵据守的沙丘和河东,选择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第三条路,领胡人经中山国自西向东横穿韩国上党郡,到达魏国北部的险地阏与。阏与位于漳水上游山地,距西南方向的安邑三百余里,是魏国东北部的一道险关。

  胡阳就像一个拳击手,不打对方双拳护住的头部,对着对方的腹部抡起重拳。胡阳的军事理念,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境界,他这一出手,几乎给姬安留下一个无解之局。

  从阏与沿漳水河谷而南下二百余里,再折向西百余里,便是安邑东大门,要塞泌阳。泌阳西距安邑只有不到百里,胡人快马半天便可到达。

  胡阳将阏与围住之后,没有急于攻关,而是亲自分一支胡军攻打要塞泌阳。这一招深合运动战精髓,意图不在攻城略地,而是歼灭对方有生力量。

  姬安听说胡人已经围住阏与之后,便问大将李牧,想让李牧前去救援,“将军,胡人围困阏与和泌阳,待将军解围呢。”

  李牧却说路远,且艰险狭窄,很难援救。姬安又去问龙阳,龙阳跟李牧的回答一样。最后姬安问赵奢,这赵奢平时为人低调不善言谈,比李牧、龙阳在军中的影响力要小的多。

  姬安开门见山:“将军,阏与可救否?”

  赵奢的回答很对姬安的胃口:“必须救。阏与道路遥远,地势险峻而狭长,我天军与胡人两军便如两鼠斗于同一穴中,谁勇猛谁胜。”姬安随即任命赵奢为主将,前往救援阏与。

  赵奢驻扎在安邑以东三十里,就不继续往东,既不救援百里之外的泌阳,也不救援东北方向数百里的阏与。

  赵奢安营修垒后,立即发布军令:不得擅自出战,也不得劝本将军出战,甚至不得进谏任何军事相关的话题,有进谏军事者斩。

  赵奢出手就与众不同,出了安邑不去攻击胡阳那支胡人兵马,反而远远地躲着。而且还不准部下劝谏,最严厉的是不准部下向他进谏任何军事相关的话题。

  此时胡人进攻泌阳,在泌阳西面擂鼓示威,振得泌阳的房舍屋瓦晃动。沁阳的魏国守军情绪紧张,城里的百姓则开始惶恐不安。胡阳此举就是想引魏军出击,乘机歼灭魏军。

  周军一位将领向赵奢请命请求救援沁阳,此时赵奢以不服军令为由将这位将领斩首。周军中有一位军候为此打抱不平,同时也着急赵奢不进攻胡人,这位军侯对其他人抱怨说:沁阳这么危险,将军怎么还不救。

  赵奢知道此事后,再次含泪将这位军候斩首示众,由此军中再也无人敢献策。赵奢下令大军每天只修营垒,不做其他事情,眼看营垒越修越坚固,赵奢就是不去救沁阳。

  沁阳已经深入魏国境内,身在沁阳城下的胡人,首先是面对来自沁阳西面赵奢的威胁,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沁阳以东。沁阳以东百余里是太行山,越过太行山就是韩国的上党郡,上党郡有韩国重兵把守,如果上党郡的韩军越过太行山来支援周军,沁阳的这支胡人就腹背受敌。更可怕的是,如果韩军沿着太行山北上,切断胡赵联军的粮草供给,沁阳的胡人就非常危险了。当然最极端的情况是,韩军从上党北上,直接援救阏与,切断胡赵联军的归路,那等如将沁阳的胡赵联军来个瓮中捉鳖。

  胡阳派间谍伪装成商人,到赵奢营中一窥究竟。巨资见到魏国的权贵,并得到姬安的准许,得以见到了东征军主将赵奢。赵奢治军是非常严谨的,他本十分反感与商贾为友,尤其是大战时期,但姬安都应允了,也只好给面子会见一下。

  赵奢对赵国“商人”好生招待,此“商人”对周军动向还比较关心,问起赵奢的作战方略来。

  赵奢暗衬,这商人不会去胡赵联军处,告密吧,也罢,老子管你告不告密,只低声道:“胡阳乃草原宿将出身的蛮夷王,不过本将军绝不上当,坚守安邑和泌阳之间,胡阳粮断必然退却。”旋即赵奢又道:“此乃军机秘密,还请保密行事。”

  商人连称“诺”,动身告辞立即去联军胡阳处禀报。

  胡阳得知诱敌之计已经失败,恨恨然道:“赵奢不来救沁阳,那就麻烦你,再去往安邑,多行金钱与周臣,让他们催促赵奢出战。”旋即,胡阳开始部署与周军打一场持久战。正当胡阳紧锣密鼓地做着部署,风云突变,此时传来消息,赵奢的军队急趋阏与。

  此时距离赵奢从安邑出兵已经二十八日,当日送走赵国“商人”,赵奢突然下令:全军轻装绕过沁阳,从沁阳北直接援救阏与。

  胡阳闻赵奢急趋阏与,即刻撤兵尾追周军。二日一夜后,周军到达阏与附近。一位叫许历的军士向赵奢进言道:“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将方阵集结厚实,才能与胡人作战,否则必败无疑。”

  此前为了向敌军示弱,处斩过自己的两名勇士,其实平日里赵奢还是很把将士们当兄弟的,他经常把姬安赏赐给他的财物拿来与将士们分享,当然他也喜欢听将士们的意见。许历的话,与赵奢的想法不谋而合。

  许历又道:“北山是这一带的制高点,先占领北山者占尽优势,必然取胜。”赵奢完全同意许历的看法,只听许历又道:“将军,我违反了军令,请将军将我军法处置。”

  赵奢哈哈一笑道:“等击败了敌军,到了安邑,再把你交给主上处置。”赵奢依许历所言,立即领大军占领北山这座制高点,排出厚实的军阵等待敌军。赵奢用示弱和等待,把敌军骗下了山。敌军原来有的山势险要、道路崎岖的防守优势,荡然无存了。

  胡阳的兵马随即而至,他将沁阳和阏与的两支大军集结,在北山下列阵。

  此时胡阳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围山而不攻,二是立即攻山决战。

  围山而不攻,将缺粮的周军困死在北山上,似乎是个不错的战略。可是联军同样缺粮,联军也很难熬。周军占据北山这个制高点,联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周军的眼皮底下,这是非常不利的,周军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而且周军有北山采野果充饥,还有战马可作预备,没有几个月很难困死周军。更何况周军擅长筑垒,要是此时不攻,日后周军在山上筑起营垒,那就不可能再攻占了。

  于是胡阳下令:联军立即攻山,与周军决一死战。山路狭窄,周军军士作战经验参差不齐的弱点被掩盖了,双方只有最靠近前线的军士有搏杀的机会,周军的新兵得以在后方运送弓矢石头等器具。而周军后队的弓弩兵,利用地势之利,不断向上下和狭路中的联军施射。

  结果联军最终大败,主帅胡阳战死,数万胡人赵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