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如何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即善于把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情绪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情绪的体察,辨识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目标。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采用忍耐、逃避和爆发的方式进行情绪管理,虽然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的负面作用,但是,无法根治情绪问题,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有效的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能够保证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的顺利开展;有效的情绪管理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有效的情绪管理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情绪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本书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和方法。
(一)认知
情绪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不良情绪往往产生于不正确的认知,改变了不正确的认知,情绪问题就可能得到缓解。例如,这次的靶没打好——原有认知:我太笨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据此分析:要启发本人认识到不当之处。这个例子认知不当在于,问题没有看全面。这次的靶没打好,不代表永远打不好,一件事做不好,并不证明其他事情做不好。ABC理论,又叫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方法。在这个理论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指个体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就是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诱发性事件和相应理念的作用下,个体情绪和行为的最终结果(Consequences)。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反应不是某一事件引起的,而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引起的,由于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经过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的情绪困扰来自于认知偏差,所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点是保持情绪健康的关键。大学生们要积极参加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活动,充分认识ABC理论,用合理的想法代替原来不合理的片面或极端的想法,消除不良情绪。
(二)合理宣泄
情绪有时就像奔腾的江水,如果打开闸门,让江水顺流而下,情绪问题可能自然得到缓解了。例如,有的单位设置了“情绪宣泄室”,在宣泄室内放置了各种充气玩具,用来帮助进入宣泄室的人宣泄心中的愤怒等情绪。大学生没有这种条件,但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例如,找朋友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把抑郁的情绪倾诉出来;还可以和朋友去唱歌,这是一种排解紧张和激动情绪的有效方法;还可以侍花弄草,通过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等。
(三)发展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指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二是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三是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想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四是认识他人的情绪,即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与这项能力有关。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冷静与反思,是当代大学生身上普遍所缺乏的个人品质。冷静是指沉着而不感情用事,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大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有通过及时反省和调整状态,才能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客观存在,寻求解决途径,使大学生自我管理理性化。
(四)情绪调节方法
由于情绪产生的原因不同,调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我不是因为快乐而唱歌,而是唱歌使我们快乐。”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因为不同原因形成的不良情绪而进行的调节方法。
(1)如果你经常担心忧虑,可以经常保持忙碌,不再有忧郁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安排多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运动等。
(2)如果你觉得愤怒生气,你可以深呼吸,然后区分轻重缓急,换位思考,原谅对方、善待自己。
(3)如果你觉得压力大,你可以暂停一下,让自己有放松、喝水的机会,然后想想愉快的事情,也可以求助于别人。
另外,还有几种具体的办法,如音乐调节法、颜色调节法等。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制订一套成熟可行的计划,使之有助于处理生活中能够引发情绪的诸多琐事,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并走向成熟。
四、大学生的压力
压力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下,使个体或组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或组织,在个体特征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压力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压力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个人思维的评价赋予压力好坏之分。压力源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表明,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个体适应能力和个体要求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来源于个人思维。
(一)大学生的压力源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压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经过艰苦的高中学习,同学们终于踏进大学的校门,大学生们都想在大学一展身手,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真正进了大学校门,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多人出现了适应困难,很多人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很多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前途感觉到渺茫。
2.学习压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除了上课学习之外,还要学习很多其他的东西,而这些又需要大学生自己自学来完成。有的同学自学能力强,并且通过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学科竞赛等,更多的同学往往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受到同龄人的羡慕,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但是,遇到竞争会感到压力很大,也害怕遇到挫折。另外,大学的成绩除了学习成绩还有综合测评等,要拿到规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有的同学还要考取一些需要的专业技能证书,如果管理不当,大学生就会感觉到心理紧张。学习压力是大学生感触最深的压力。
3.情感和环境的冲突。大学生面对来自各地的同学,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欲望。但是,由于平时生活范围较小,造成交际面也比较小的现状,一些同学的沟通交流渠道很窄。到了大学,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成熟,恋爱问题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但是,由于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他们的交往受到限制,大学生的欲望和现实条件的冲突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4.就业压力。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要多方面联系单位,人才的竞争,现实的残酷等诸多影响,大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小测试:压力状况自测以你最近的实际情况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你最近感到很不舒服的紧张吗?
2.你常与自己周围的人争辩吗?
3.你的睡眠有困难吗?
4.你对生活充满无力感吗?
5.有很多人干扰你或激怒你吗?
6.你常想吃糖或甜食吗?
7.你抽烟的花费有增加吗?
8.你渐渐对烟或咖啡上瘾吗?
9.你发现要集中精神在工作上有困难吗?
10.你渐渐对一些小事(如寄信)容易忘记吗?
11.你渐渐对一些重要的事(如约会、缴税)也变得健忘吗?
12.你上洗手间的次数增多了吗?
13.有人说你最近气色不大好吗?
14.你常和其他人有语言上的冲突吗?
15.你最近是否不止一次生病?
16.你最近是否曾有因紧张而头痛的现象?
17.你最近是否有经常作呕的感觉?
18.你最近是否每天都有轻微的头痛、眩晕?
19.你经常有胃部翻搅的感觉吗?
20.你总是匆匆忙忙在赶时间吗?
0~5个“是”:恭喜你,你所感受的压力很正常。
6~14个“是”:你所感受的压力有些高。请参考合适的压力管理方式来予以控制。
15~20个“是”:高压危险!你正在残害自己的身心,请赶快进行解压计划。
(二)压力的反应
压力反应是由压力源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及行为的改变。生理反应一般包括高血压、头痛、失眠、心跳加速、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等;心理反应包含情绪反应、注意力集中、自我防御反应等,主要体现为焦虑、烦躁、不稳定、自我意识明显减退等。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根据压力出现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抗拒期和衰竭期。人遇到压力一般会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反应。心脏——跳动更快。血液——心脏的快速运动,造成血压升高。呼吸——为了提供氧量,呼吸加速。大脑——为了使大脑思考更敏锐,更多血液流入大脑。感觉——对危险更为警觉。免疫系统——通常会受到影响。当压力持续不断或者接连增加的时候,人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人体展示出对压力源的抗拒,生理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体内激素的分泌也有助于人体的抗压性。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缓和机制,人体很可能再也无法维持这种抗拒反应,许多警觉阶段的症状重新出现,身体长期处于一种抗拒外来压力的阶段,这种紧张和长期的耗能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身体构造和功能的损害。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休息,接着才能渐渐恢复健康状态。针对以上情况,大学生要注意自己身心的变化,及早调节。
五、大学生的压力管理策略
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利用压力的积极作用,化压力为动力,同时,克服压力的消极作用,化解压力,保持自我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压力管理能力的人,能够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情绪,克服来自内外界的干扰,最终达到任务目标。我们都知道当自己生活没有压力的时候,会感觉到生活很无聊、对生活学习没有激情,动机不明确。通常,在一般情况下,压力适度,人的精力获得提高,表现更好,而且人会处于一种巅峰状态。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加,或者持续的时间过长,个体的支持不足,人就会变得紧张过度,压力过大,这时有的人就会出现工作效率低、入睡困难等现象,更有甚者,长期的过度压力会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还会导致个人崩溃和筋疲力尽。结合实际,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压力管理。
另外,还有几种具体的办法,如音乐调节法、颜色调节法等。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制订一套成熟可行的计划,使之有助于处理生活中能够引发情绪的诸多琐事,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并走向成熟。四、大学生的压力压力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下,使个体或组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或组织,在个体特征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压力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压力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个人思维的评价赋予压力好坏之分。压力源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表明,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个体适应能力和个体要求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来源于个人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