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为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它是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依据。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之前,首先,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体现在国家相关部委颁发的有关文件和地方政府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的当地规定中。如国家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长三角”即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扬州,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9.9万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等31个城市。它是中国东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积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1万多平方公里。它包括广东省的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等9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它是中国南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定、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做好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接收毕业生、失业登记、扶助困难毕业生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次,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重点地了解有关地区和有关行业的就业政策,对于择业和创业是非常有用的。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
通过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展各种咨询和服务活动,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和交流,从而使用人单位自主招聘需要的人才,使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由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系统或大型企业举办的供需见面市场,目前为主渠道;二是由国家有关部委组织、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主体的网上招聘市场,已成为重要渠道;三是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四是职业中介市场,作为辅助渠道。了解各种就业市场的功能和特点,对这些求职环境、功能有所认识,有针对性地参加不同市场的招聘活动,对于获取有效的职业信息、提高个人择业的成功率有很大帮助。
(五)社会心理环境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如“铁饭碗”),当代社会时尚流行的一些时髦追求,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失衡(如焦虑、幻想、怯懦),老师、长辈、亲戚、朋友等不同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对职业目标的选定。
(六)社会发展环境
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社会上重视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环境日益形成。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极为有利。
(七)学校环境
大学是按照专业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通过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某一专业基础上具有解决该专业相应问题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形成适应某类职业需要的专业特长。因此,大学期间的学习直接制约着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范围。学校里良师益友的言行往往会对学生的职业取向和为人做事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八)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家庭的不同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兴趣、性格、气质、品德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发展。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层次等差别,对于子女的职业取向大多有特定的要求。家庭的不同成员由于其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四节、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案例导入: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读到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雄心勃勃地开始找工作。当时以他的专业和毕业学校,他非常自信能在德国的大公司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每次面试后,用人单位似乎对他都很满意,但总是没有下文。他不知道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大公司没有希望,他就开始向小公司投简历,但结果还是一样。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的同学都在大公司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为什么他却不能。于是他就给曾经面试过他的人事部经理打电话询问原因。对方犹豫了一会,才告诉他,因为在他的个人档案中曾经有两次地铁逃票的记录。这位博士生万万没有想到,在中国人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事,在德国人看来,却是很严重的诚信问题。他更没有想到,几个欧元的地铁票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点评:诚信往往反映当事人在小事的处理上,人们因为小事不会影响大局,所以不在意,而就在这不经意之中,却能暴露人们心灵中最真实的一面。
一、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经济活动关系的一项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诚实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守信就是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不背信违约。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州曾是我国个体经济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但是昔日的温州曾声名狼藉,温州货难以获得国人的信任。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人醒悟了,假冒伪劣得到了有力的铲除,温州的月亮圆了起来。温州货以价廉质优,再次获得了国人的信任,温州人“发”了起来,温州成了我国率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古人云:“言而无信,行之不远。”诚信是职业人成功的基础。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他的信用等级不会很高。在不断完善的信用体制中,任何信用缺失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职场中职业人的信用,也代表着其所在组织的信用。如果组织的信用因为员工个人的信用蒙受损失,将会带来个人无法挽回的结果。在未来社会中,信用就是金钱。富兰克林说:“假如你是个公认的节约、诚实的人,你一年虽只有六磅的收入,却可以使用一百磅。”富兰克林把具有信誉的诚实人,评价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人,这种思想后来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普遍的生存哲学,深深根植在职业人心中。信用就是遵守诺言,实践约定,从而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信用等级的降低意味着你在职场上的路越走越窄,终将为不诚实付出巨大代价。诚信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约会的不守时,无正当理由的爽约,不兑现承诺等都是非职业化的行为。既然承诺了,就要对其过程和结果负责任,这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必备的基本常识。
(二)爱岗敬业
关于爱岗敬业的故事,已有很多。据2012年6月2日中央晚间新闻报道,2012年5月29日晚,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被对面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击中,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折、肺、肠挫伤。危急时刻,他强忍疼痛,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无锡101解放军医院全力抢救,在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后,终因伤势过重去世。为了一车旅客的安全,年仅48岁的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说明在他的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敬业是职场从业者基本的价值观和信条。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岗,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爱岗敬业是对从业者工作态度的普遍要求,它表现在重业、乐业、勤业和精业上。
重业,就是要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这是爱岗敬业的思想前提;乐业,就是要从内心热爱并热心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把干好工作当做最快乐的事。这是爱岗敬业的情感基础;勤业,就是要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勤恳地、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精业,就是要不断钻研自己的工作业务,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这是爱岗敬业的必然要求。一个人一旦爱上自己的职业,他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他的整个身心都会融入工作中,焕发出无限的热情和动力。
在经济生活中,职业首先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是许多人养家糊口的手段,这也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的需求。人们努力工作,在竞争中不被淘汰,是为了谋生而敬业。但根据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一定的生存的需要,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成为人们更加重要的需求。每个人要通过所从事的事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得到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只有职业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才是鼓舞人们认真工作、爱岗敬业的动力。当人们从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来审视自己的职业的时候,工作的动力才会更大,敬业的程度才会提升。
到底是要我做,还是我要做,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岗敬业的标准。“要我做”是一种被动心态,这些人上班就是熬时间,对工作敷衍了事。而我要做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是为了完成领导的安排,而是出于对成功的追求,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积极的心态是敬业者的阳光。对于敬业者而言,工作是事业,而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工作着是快乐的,他们无需监督,领导在和不在时都一样努力。他们相信办法总是比困难多。面对挫折和失败,只把它作为成功前的一次实验。而消极的人对任何事情都看不惯,每天牢骚满腹。抱怨领导没给自己机会,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同事的素质太差,等等。这样的负面心理暗示越多,自己对工作越没有兴趣,也就越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