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文阅读 > 第14章 认识职业生涯(2)

第14章 认识职业生涯(2)


  (二)生涯彩虹图

  1981年,舒伯在他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中,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提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这就是彩虹图。他把它称之为“人生生涯彩虹图(Life Career Rainbow)”。舒伯指出,各阶段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因人而异;在这五个发展阶段内,每个阶段还有一些小的阶段。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表示一生充任的社会角色。舒伯认为,人的一生必须顺序饰演九种主要的角色: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这些角色活跃于四种大型人生舞台: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各种角色先后或同时在人生的舞台上层叠出现,直至退休;退休之后,仍有几种角色延续至终。角色之间是交互作用的,某一角色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亦然,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不同角色的交互影响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生涯彩虹图。舒伯的五阶段职业发展理论强调了要平衡职业与生活的关系,主张从职业和生涯两方面来把握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除此之外还有美国职业生涯研究的典型代表人物金斯伯格通过对童年到成年有关职业选择的想法、行动的研究,把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格林豪斯根据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等与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相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二、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者施恩(E.H.Schein)教授在1978年率先提出的,属于职业选择理论。

  (一)“职业锚”的含义

  “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锚”犹如一种因素或手段,它使某人选择了某种职业,并把此人“系”在了这一职业上;一生就此抛“锚”安身。施恩认为,在一个人进入职业岗位之前,“职业锚”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真正有了职业经历、工作体验之后,才能清楚、正确地估测出人对自身才能的感知,从而找到职业方面的“自我”与适合自我的职业。这时,才形成了一个人终身所认定的、在以后择业中最不肯放弃的东西,即“职业生涯系留点”或“锚”。研究表明,人们选择职业的动机和原因中包含着大量的一致性“职业锚”,则用来描述出现这种一致性的原因,它是个人工作实际经验与自我意识中的能力、动机、价值观逐渐整合的产物。“职业锚”对于一个人的择业发挥着一系列驱动和制约功能,是个人职业发展中最稳定的部分。简言之,“职业锚”就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立的长期职业定位。它有下述几层含义。

  1.“职业锚”产生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只有在进入职业岗位后,经过实际工作的体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认识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所从事的职业。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才会形成“职业锚”,它是一个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2.“职业锚”不可能提前预测“职业锚”是个人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个人职业的特定性和偶然性,很难根据个人能力、动机、价值观的测试来预测其职业锚。

  3.“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职业锚”是员工个人的能力、动机、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而逐步整合的结果,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只有局部作用。

  (二)“职业锚”的类型

  施恩最初提出了五种类型“职业锚”。经过国外许多机构的大量实验和研究,到了1992年,又先后增加了三种类型,共有八种类型。现对其叙述如下。

  1.技术功能型:技术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出于个性和兴趣,追求在技术或职能领域不断发展,选择职业的范围是在围绕着技术或业务能力的特定领域。他们不喜欢做管理工作。他们往往性格内向、独立思考、做事谨慎。这些人大多在工程技术、财务分析、系统分析、营销策划等职位上谋求发展;即使晋升,也不愿升任全面管理职位,其最高目标是在技术职能系列的最高职位。例如,公司的项目经理、财务副总监、技术副厂长、会计、统计、研究开发人员都属于此类型。

  2.管理型管理型:“职业锚”的人对做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愿望,追求权力、追求升迁,把管理更多的人和承担更大的职责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准。他们把具体的技术或职能工作看做是通向更高管理层的阶梯。他们重视提升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影响、应对、操纵、控制他人的能力;提升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个人情绪控制能力。他们一生都在百折不挠地向上攀登。这一类型的职业大多在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如市长、局长、厂长、经理、校长等。

  3.创造型创造型:“职业锚”的人意志坚定、敢于冒险。孜孜不倦地追求建立或创造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就。创造是他们自我发展的核心。他们最高的享受是能够感受到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创造成果联系在一起。他们希望创造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产品、机构,由此体现自己的才干。属于这类锚的主要职业是发明家、企业家、产品开发人、风险投资者等。

  4.自主与独立型: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的人喜欢独来独往,总想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追求一种最大限度摆脱组织的约束、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认为组织生活是受限制的、非理性的、妨碍个人自由的。他们大多都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却不愿进入组织发展。这种类型锚的主要代表是学者、作家、艺术家、个体工商户、手工业者、咨询人员等。

  5.安全型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最关心职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他们非常重视职业的稳定、收入的丰厚、福利的优越和退休待遇的良好,并愿为此作出贡献。这类人有的选择进入政府当国家公务员,有的到大型公司当高级职员,有的在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人际和谐的单位谋职。

  6.服务型服务型:“职业锚”的人出于个人的价值观,喜欢能在工作中体现出服务于人的精神,选择能够帮助别人的职业。与此相对应的职业有社会工作者、医生、教师、护士等。

  7.挑战型挑战型:“职业锚”的人富有挑战性,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克服别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征服难度较大的危险,战胜强硬的对手。他们从事某种职业,只是因为这种职业能够给他们提供各种挑战。这类人的典型职业是探险者、特种兵、高级顾问等。

  8.生活型生活型:“职业锚”的人注重平衡个人、工作、家庭的需要,强调工作与生活的整合。他们喜欢弹性的工作环境,不愿意承担超出最低工作要求的“份外”工作;遇到矛盾冲突时,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工作来换取三者的平衡。他们对成功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职业,而是更加广泛。与职业和事业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如何生活,如何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