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文阅读 > 第26章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3)

第26章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3)


  5.学会微笑和感谢。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面带微笑,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易于接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恰当地运用感谢也可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诚,感谢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6.关注人际交往的小细节。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有时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影响彼此的感情,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这些细节。

  五、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交往技巧

  (一)让人喜欢的技巧

  (1)修炼自己良好的个性:积极、自信。

  (2)遵循“三A”原则:接受(accept)、赞同(agree)、赞美(admire)。

  (3)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做一个好的听众。

  (4)密切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给对方“特殊对待”,适度的自我暴露,请对方帮小忙。

  (5)注意交谈艺术:商讨式交谈、说服式交谈、静听式交谈、闲谈式交谈。

  (6)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二)争辩的技巧:避免无谓的争辩,争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保持风度,要有气量。

  (三)批评的艺术: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再苦口,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点到为止,给人台阶。

  (四)拒绝的艺术

  (1)补偿式拒绝:提出另一建议,以示诚意。

  (2)先肯定后拒绝:以示其情非得已。

  (3)爱护性拒绝:站在对方立场谈理由。

  (五)适度运用幽默:如“一语双关”、“巧借反语”、“巧借谐音”、“假戏真做”等。

  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际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锻炼!

  第三节、大学生的情绪与压力管理

  案例导入

  “八佰伴”集团是日本一家从事零件销售业的公司,在总裁和田一夫的苦心经营下,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但是市场无情,竞争残酷,在他72岁的时候,这个闻明遐迩的企业家一夜之间从事业的顶峰掉入了苦难的深渊,企业倒闭了。人们纷纷猜测,说他一定会自杀。然而,事实让大家出乎意料,和田一夫并没有一蹶不振,也没有以自杀结束生命,而是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征程,和几个年轻人开办了一家网络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行业进军了。经过他的苦心经营,虚心好问,运用过去的经营经验,他的企业又红火起来。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还能够东山再起时,他说,是快乐的心态让他在失败时没有失去成功的希望,又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点评: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田一夫在晚年遇到了事业上的巨大挫折,都没有气馁,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重新开始自己的征程。大学生们正值风华正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取得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美满。

  一、情绪

  (一)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的态度的身心体验,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如喜、怒、哀、乐等。人的情绪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正面情绪即肯定的情绪,如爱、感恩、好奇心、热情、快乐等。负面情绪是消极负面的情绪,如恨、冷酷、愤怒、抑郁、自卑等。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人的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外部行为。如一个人考试失败,悲伤的情绪只有自己个人内心才能意识到,这是主观体验;由于这种情绪,他可能会脉搏加快、满脸通红、身体发抖等,这些生理现象都是生理反应;由于考试的失败,他可能会痛哭流涕,这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情绪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曾经提出人有8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愤怒、警惕、憎恨(喜、怒、哀、思、悲、恐、惊)。一般认为,人具有4种最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二)情绪的功能

  情绪表达了人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正面情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积极的正面情绪可以调节人体技能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而负面情绪能使人意志消沉,兴致低落,阻碍人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学习,对人的成功起消极作用,如个人潜能得不到发挥,形成扭曲的性格,无法控制情绪等,负面情绪也会因为持久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等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有助于化解不良情绪,控制情绪,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情绪可以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情绪能够以一种动机形式来引导和激发我们的行为。例如,有时去做一件事情,只是因为这件事情能给我们带来愉快和喜悦。快乐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积极性,恐惧和自卑则会降低活动的积极性。

  2.情绪可以组织。认知活动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恐惧等消极情绪则会干扰和抑制人的认知功能,过度的悲伤会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3.情绪可以调节。人的身心健康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绪活动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在现实社会中,人对社会的适应通过情绪的变化来调节,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古代医术《内经》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和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也都有密切关系,有的人由于情绪失调,出现了溃疡、偏头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4.情绪可以辅助沟通交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表情信号的传递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服务于人际交往,还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

  二、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影响

  (一)大学生常见的几种消极情绪

  由于在知识结构、社会经验、认知等方面的劣势,大学生挫折体验深刻、持久,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1.自卑自卑。在大学生中特别是新生活中比较常见。来自各地的新生涌入强手如云的大学,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不能适应,结果出现自卑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为行为萎缩、瞻前顾后、多愁善感等。

  2.焦虑。在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大学,大学生经常会对环境中的各种事件担忧或不安,焦虑自然就产生了,这种情绪往往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扰乱正常学习和生活。

  3.孤独。大学生有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阻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缺乏。

  4.抑郁。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例如,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导致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

  5.易怒。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自制力较差,容易冲动。

  (二)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大学生情绪不稳定。第一,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虽然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世界观、知识水平和人格等都在成熟和不成熟之间,思维的判断力、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第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这种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一直在不断调整和发展。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会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矛盾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消除,甚至可能会加剧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导致出现一定的情绪反应。第三,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冲击着象牙塔内大学生的认知,这些心理冲突和适应不足都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情绪波动,陷入情绪困扰。

  2.大学生情绪管理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由于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在面对情绪问题时,男性对外攻击性明显,倾向于借助肢体动作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性就是勇敢、刚强的表现,男性更容易根据社会的角色进行情绪的调节。所以总体来看,男性倾向于内部消化情绪,如改变认知,运动等,而女性则倾向于寻求外部支持,如倾诉等。

  3.情绪的摇摆性和弥散性。大学生的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情绪跌宕起伏。另外,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弥散性,一种情绪很容易从原先的对象扩散,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很难保持客观的态度。

  4.丰富性。随着大学生生理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大学生的各种需要更加强烈。大学生遇到的专业学习、恋爱问题、人际交往、就业问题都摆在了大学生面前,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也日益丰富深刻。

  5.层次性。大学是一个从大一到大四的过程,大学生的情绪发展也是一个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大一由于适应困难,容易出现孤独、失落等情绪。大二在适应大学生生活之后一般情绪比较稳定。大三大四,由于面临毕业和就业,大学生开始考虑人生和未来,情绪出现矛盾性和复杂性,焦虑等情绪容易出现。

  (三)情绪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现代科学表明,情绪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学习乃至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身原因和外界综合因素造成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波动,不但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且,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塑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情绪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良好的情绪不仅使大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且能使他们求知欲增强,并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消极的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如很多大学生出现的偏头痛、月经失调、神经性皮炎等,都与消极情绪有关。

  2.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是学习中思考和创造的最佳状态。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考试晕倒了,有人对考试不以为然。研究表明,只有焦虑水平适度的时候,大学生才有较好的学习效率,焦虑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习。

  3.情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绪具有感染性,乐观、热情、自信的人,更受欢迎,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压抑、爱发怒的人,与别人很难沟通,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大学生要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