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巧干不要久干:对于大学生来说,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提高工作效率尤为重要。大学生除了学习,还有其他活动等很多事情,为了兼顾其他事情,你如果在课外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太多,就会影响学习。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体力和脑力有一个由低潮到高潮、再由高潮到低潮的周期变化,如果我们长时间从事一种活动,就会造成大脑疲劳,效率就会随之下降。所以,大学生们要注意提高时间效率,分配好时间,在适合的时间里做适合的事情。在持续一段时间做某事后,换换学习或工作内容,让身体处于休息和轮流活动中,可以延长高效的工作时间。
5)掌握关键管理策略优先顺序:决定哪件事情必须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延缓处理等,明确任务的等级。大学生在面对若干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分为:A类任务——非常重要的事情;B类任务——重要的事情;C类任务——不太重要的事情;D类任务——不重要的事情。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大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态度。有一条基本法则:将你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解决A任务,五分之一的时间用在B任务上,六分之一的时间用在C任务上,然后剩下的时间是否用来解决D任务,由你自己决定。例如,你在筹办一项活动,哪些可以放一放,然后将60%的时间用于处理较重要及紧迫的事情,20%的时间用于处理一般事务,20%可以保留作为弹性运用,这样可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大学生要每次只集中解决一件事情。
大学生应该把重要的任务挑选出来,专心致志地完成,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四象限法:根据事件的紧急性和重要性程度。第一象限是既紧急又重要的事件,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第三象限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件,第四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件。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
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应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学习和工作上,但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关注第一象限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象限的事件就变成第一象限的事情,如学习。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大学生只能临阵磨枪,造成大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并且身心疲惫。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本来就有相通的,第二象限的扩大会使第一象限的任务减少。因此,大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第二象限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说,她每天晚上列出“明天我必须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情”,并依它们的重要性顺序排列。第二天早上,先从表上最重要的那件事开始做起。
她在担任杂志总编辑的时候,经常提醒手下的编辑、记者不要因为忙于编写下期的稿件,忘记了提前联系未来两三期杂志选题的受访者,因为建立关系属于“熬汤”的事情,编写下期的稿件属于“炒菜”的事情,应该先把汤熬上,再炒菜。
6)设置任务的最终期限:在进行学习和完成某项任务时,一定要念念不忘这项任务应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以便于自己做好时间规划,并在完成任务时有适当的紧迫感。
7)用好零碎时间:善用零碎时间的最佳方式,就是做些“本来就决定在零碎时间完成的工作”。你可以在平日就先写下可在零碎时间处理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单,包括“购买本月畅销书”“寄出同学会出席回函”等没必要归档,或只会发生一次的事。写下来的事情就不会被忘记,因为可视化非常重要。只要事先把零碎清单填满,就不会茫然地浪费掉突然冒出来的时间。既然是要善用“出其不意产生的零碎时间”,所以,一定要将这份清单记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才能“随机应变”,轻轻松松就完成琐碎、又容易忘记。
第二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管理
案例导入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化学院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震惊全国。据其同学描述,马加爵平时脾气不好,性格孤僻,不好相处。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据有关专家分析,马加爵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而他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现实,难以排解痛苦。终于有一天导火线点燃了他心中的愤怒,他才铤而走险,报复杀人。
点评:马加爵的人际交往障碍最终成为他丧心病狂的根源。人际关系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未来的基础能力之一。对大学生来讲,在大学期间要学习如何处理好大学的人际关系,管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为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善于沟通的人,能够左右逢源,不善于沟通的人,总是很被动。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就请进行以下测试。人际沟通能力测试请将你选好的答案代号填入小括号内。
1.你是否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你认为别人根本不会理解你?( )A.肯定;B.有时;C.否定
2.你是否觉得需要自己的时间、空间,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A.肯定;B.有时;C.否定
3.与一大群人或朋友在一起时,你是否时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A.肯定;B.有时;C.否定
4.当一些与你交往不深的人对你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你是否会觉得厌烦甚至直接表现出这种情绪?( )A.肯定;B.有时;C.否定
5.当有人与你沟通或对你讲解一些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百无聊赖,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A.肯定;B.有时;C.否定
6.你是否只会对那些相处长久,认为绝对可靠的朋友才吐露自己的心事与秘密?( )A.肯定;B.有时;C.否定
7.在与一群人交流时,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驾驭不住自己的思路,表现得注意力不集中,不断走神?( )A.肯定;B.有时;C.否定
8.当别人问你一些复杂的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跟他多谈简直是对牛弹琴?( )A.肯定;B.有时;C.否定
9.你是否觉得那些过于喜爱出风头的人是肤浅的和不诚恳的?( )A.肯定;B.有时;C.否定
评分标准:选A记3分;选B记2分;选C记1分。诊断结果:9~14分:你很善于与人沟通,因为你是一个爱交际的人。15~21分:你比较喜欢与人交朋友。假如你与对方不太熟,刚开始可能比较少言寡语,可一旦你们熟起来,你就会滔滔不绝。22~27分:你一般情况下不愿与人交流,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与人交流,你较喜欢一个人的世界。
一、人际关系概述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与周围一切人所发生的关系,具体说有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网络关系、其他一些间接关系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之有关联的个体和团体之间的相处及交往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以相互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的心理距离的远近。
二、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关系的交往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人际吸引,它是个体之间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直接和间接、现实或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个体之间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造成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很多,如外貌吸引、能力吸引、互补吸引等;二是人际冲突,它是因生活习惯、价值观、信念、兴趣等不同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分歧,这种冲突的产生需要个体通过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来化解。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
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具有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缺乏和他人充分交往的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怀疑他人等。常见的表现有以下5种。
(一)自我中心。一部分大学生总希望周围的人围着自己转,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从别人的角度认识事物,对待事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对于自我的过度关注造成了大学生一系列的交往问题。因此,大学生要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不仅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客观认识他人。通过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数,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二)自卑自卑。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这种大学生缺乏自信,做事胆怯,优柔寡断,也有部分学生以自己的盛气凌人的架势掩盖心中的脆弱。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很多,如家庭背景、学习等。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努力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正确认知自己,还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增强自信。
(三)嫉妒嫉妒。是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交织的复合情绪。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是,一些大学生对于超过自己的人不服气,自己能力确实又赶不上,无能为力,只能报复别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但是,这种心理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这些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修养,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用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消除这一心理。
(四)猜疑猜疑。是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对别人总是不信任,不肯讲真话。抱着怀疑的态度与人交往,势必导致多疑的心理障碍。多疑心理可以表现为自我暗示、缺乏自信等。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要加强锻炼、做到心胸开阔,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格、消除对他人的偏见等。
(五)孤僻。一些大学生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这些大学生总是不愿意和别人交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出现寡言少语的现象。如果大学生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努力让自己融入集体中,其次,还要克服自负、自尊或自傲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
四、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大学生健康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应培养主动交往的勇气,坦诚自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等交往,达到团结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遵循交往原则
1.诚实守信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储备各种交往品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诚实是做人之本,诚实就是要说真话,办实事。守信就是讲信用。正所谓“一言既出,驰马难追”,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如果你要和别人交往,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使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2.宽容宽容是一个人乐观、自信、胸怀宽广的表现。由于个性差异,大学生交往时,彼此难免产生矛盾,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保持胸怀宽广,不要斤斤计较。另外,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3.平等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交往者的良好心态能够确保交往的顺利进行。交往过程中,交往者要有一颗平常心,把对方放在平等的位置,当自己受到挫折时,能够克服挫折,冷静对待,并信任对方。
4.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等都有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要看到彼此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切忌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去衡量别人。
(三)提高交往技能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1.主动交往。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有的性格内向,不乐于与人攀谈,这样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朋友,建立朋友关系。有的人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话题,大学生可以寻找交往双方共同的话题来讨论,避免冷场。如社会新闻、体育赛事等,也有可能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更进一步地了解对方。
2.学会倾听。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对于交谈的双方,积极倾听会向对方证明你是一个值得谈话的人,无形中提高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增加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
3.善于赞美和表扬。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真诚地赞美对方,但是不要夸大,要真诚,让对方感觉你是出自真心。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4.学会宽恕和道歉。人的相处有和睦,也会有矛盾,朋友之间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要学会宽恕和道歉,这是朋友关系延续的保证。衷心的道歉不仅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