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青春 > 大学请原谅我和我的放纵青春全文阅读 > 我的“可爱”学校1

我的“可爱”学校1


33

大学里学生们衡量或评价一个老师好坏的重要标准不是其教学质量的优差,而在于他考试时勾不勾范围,范围详不详细,关不关人,关得多不多。[当然了。若一个老师在面对无法制止的逃课趋势时,智慧的宣布他的课可以不来上,那么他肯定会得到学生的好评的。]

许多老师深谙此道,所以在考试之前会打着复习的幌子,给我们勾出两套试卷的范围。[学校考试的惯例是——课任老师出两套题,由院里抽出一套来考]正因为如此,为了证明六十分万岁的合理性,在老师还没有勾出考试范围之前,大多数学生是不会去复习的。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许多同学在考试前后大肆孝敬老师,使老师们在感动之余,加倍发扬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职业道德,一丝不苟地为学生服务,帮助同学们摆脱‘挂科’的厄运,真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呀!

阿门,呜呼哀哉!

学校的考试不是很难,认真复习一下就行了。特别是我们文科类学生,如果智商不是很低的话,那么在考试之前把同学整理好的复习资料拿去复印一份,就能在一个晚上复习完一个学期的内容并顺利通过考试。我想,这也许就是大学生比一般人聪明的原因吧。

这种考试还有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地方,那就是为一些长得比较缺乏视角效果的女生获得接近男生的机会。因为考试内容大都是平时上课的笔记,而这些女生做笔记往往非常认真,男生们当然会向她们借笔记去复印了。这样一来而往,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学校的应试教育把我们变成了一部考试机器,套句老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而作弊则是这种教育与生俱来的副产品。老师们经常感叹学生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作弊,但他们却从不反思一下自己当学生时也做过弊。还有,大学生作弊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老师。试想:如果不是他们勾下考试范围,学生们会有那么多人搞夹带吗?我觉得,老师勾出两套试卷的复习范围的行为是一种隐性的变相的作弊。老师不先正己,又有何资格去批评学生呢?

曾经有位学生说:“与其考试前努力去背老师划下的考试范围,考试结束后马上就忘记,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去作弊。只要你不作弊过度,抢了别人的奖学金,那么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这种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只要求六十分万岁的同学的看法。

现在的教育模式一点都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只会背,中学生只会套。大学生只会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然而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的东西写到试卷上去的天赋。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当然,学校的这种教育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今日教育的最大成效是训练出一批批考试机器,一批批善于应付考试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