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童话永远都是假的,在爱情游戏中我不是你的对手,我输了,输得很彻底。但我也知道,有爱就会有伤害,爱得越深,伤得也就越深。所以我会独自面对这次伤害,然后把你埋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逐渐地去忘记……”
我看着邮箱里叶晴发来的邮件,我心里感到内疚极了,一种刺痛的感觉弥漫了我的全身,直至把我淹没,使我丧失了呼吸的自由。
茫然中,我又想起自己的毕业前的一些事情。
那段时间整个校园都弥漫着别离的情绪,一对对情侣流下真实的或象征性的眼泪之后,校园里大四生的各种风花雪月的恋爱游戏(有的是认真的游戏,有的是故意的游戏)也随之收场。
同学们纷纷把即将过期的证件拿去租书、碟子(多为套碟),租来后铁定了心是不会去还的,反正那些证件也用不着了。
这种深深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废品利用’行为,是我们大学四年学到的最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东西。
当然,也有许多男生采取暴力方式发泄情绪,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晚上往楼下扔东西。也许是别情太伤感了,所以连啤酒瓶、温瓶、桶、杯子等物砸下的声音都有点悲怆。很多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也纷纷加入到了‘砸物行动’中。有人放鞭炮、有人往下扔纸片,有人在泼水、有人在砸凳子……总之,包括酒瓶、纸片、桶、凳子、水、鞭炮、书、衣服、帽子、鞋子、内裤等等能砸的就砸,能烧的就烧,能扔的就扔……甚至还有人把木吉他往下砸。到处都是尖叫声,到处都是狂吼声,每一个毕业生都热血沸腾起来,那场面颇为壮观。甚至还有些女生也参加到狂欢中来……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要发泄,要刺激,以祛除毕业生所不得不面对的失落感觉。(这是我们学校多年来的优良传统)
学校的那些狐假虎威的臭保安对此也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后来见制止不住就干脆龟缩起来,像青蛙冬眠一样不见踪影。
在大一的时候,我们寝室有五个温瓶,到大四就只仅存两个,而这两个温瓶,我们把它灌满水,贡献到‘砸物行动’中去了。砸东西的感觉很能让人放松,也很刺激,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永远也体会不了那种与秒俱增的快感。这种感觉绝对不是在大一、大二、大三时趁学校停电而偷偷砸点东西的感觉所无法比的。
学校制止不了大四的毕业生,只好警告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不要参加。还说:“大四生的情绪很复杂,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面临和女友别离,砸物实属可以理解之举动。学校还抓住了几个参加狂欢的非毕业生,给予记过处分,试图杀鸡儆猴。杀一儆百。可是没有多大用处,学校的举动反而激起了众怒,更多的人参加到‘砸物行动’中来。后来,学校领导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看到叶晴的邮件之后竟然会想起这些东西,按常理来说,我想起的应该是和叶晴在一起的快乐的或是不快乐的往事。嗨,人真是复杂而矛盾的动物。
我想自己和她已经不可能的了,不过当一切都不可能的时候,回忆也就完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