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唐天子李承乾全文阅读 > 第4章 为父分忧

第4章 为父分忧


以前的李承乾虽然人不错,很有礼貌,受人喜欢,但是说道理也是个半文盲罢了,所以李世民虽然没有夺去其太子的想法,但是并不是很喜欢他,反而更加喜欢李泰,自己那个文采华丽的儿子。

如今的李承乾,非往日的李承乾,他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自己的看法,让大家知道,往日那个不学无术的李承乾死了,而活着的这个李承乾,必将会成为彗星一般闪耀的存在。

想了想,看着众人渴望的眼神,李承乾顿了顿嗓子,说道,“孟子的话拿到今天,其实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是却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为政者要审时度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位正道。”

听到这里,李渊起身,躬身对孔颖达说道,“夫子用心了,承乾如此年纪,便懂得这个到底,不木讷,不盲从,有自己的想法,将来若成大器,皆先生之功也。”

孔颖达连忙躲开李渊一拜,同时躬身还礼,他可是臣子,那里敢让皇子施礼,接着回应道,“恒山王早慧,只是身体不好,时间不足罢了,若时间充足,成为……,”说道这里,孔颖达顿了顿,差一点就说成成为一代名帝了。

连忙改口说道,“成为一代贤王,留下千古美名,也不是不可能的。”

各位看官可能有疑问,孔颖达怎么会认为李承乾有成为一代名帝的可能呢?这与孔颖达的所处的环境有关。

现代的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是他的职务很高,天策上将,司徒,尚书令,司徒,有开衙建府的权利。

所以秦王就宫城之西,建设文学馆,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其中专于经学者,非孔颖达无人能出其右。

另外的学士有杜如晦、房玄龄,都是一时的人杰,而且都是李世民阵营的人才,所以他们都希望李世民登机称帝的,李世民称帝,那么李承乾不就是太子吗?所以孔颖达会有那么个想法。

李纲不管交谈的两个人,心里暗想,我考校皇孙,你们两个哪里来的那么多话,不知道尊重学者。

“殿下,请继续。”李纲看向李承乾,眼神中带着鼓励和赞许,大唐的风格是开放,兼容并包,不死板,所以有人敢说先贤的话不完全对,不会有人站出来喷你的。

“我家先祖李耳曾经说过,治大国者,如烹小鲜也。我以为此言甚善,且与孟子之言同类也。

治国为政,讲究恰到好处,不能太急,也能太缓,故才有孟子之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此言非具体数字,只为恰到好处,民有所居,有所耕,有所食,有所养,此大同之路也。”

李纲微微的闭着眼睛,心里听着李承乾的话非常舒畅,心想李家的命怎么如此之好,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一番见地。孔颖达这个老家伙的命也太好一些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继续说道,“然时代之变革,孟子之言,也有其不足之处,《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令“士农工商”各守其业,各成其事。

太史公也曾经言,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也即是说,

民以食为天,既然是衣食之原,那么其它三业一样,都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四业并俱,人们“奉生送死”的生活资料才得以齐备,生活的需要才能够满足。

所以吾言,孟子之言有所不足,农虽为本,但其他三业,也不可抛弃也。”

李纲暗暗的赞赏了一声,心到这孔颖达果然不错,教授的能力这么强,看来我要努力了。

而孔颖达则也砸暗自思索,心想自己什么时候教授他《周书》了,而且还有《史记》那种不着调的东西,恒山怎么也去读,那东西写的跟小说是的,哪里有教授人的价值,自己一定要劝谏他,少读那种东西。

李承乾说完之后,对李渊躬身施礼说道,“皇爷爷,我的话说完了,不知道可不可以替小恪去结束惩罚了。”

李渊当堂发笑,“不必了,今天你和承道的所作所为,都符合我我意愿,就免去你们二人的惩罚吧,不过回家之后,切要好生教育李恪,莫要叫他过于跋扈。”

李承乾施礼回应道,“谢皇爷爷。”

而检查完李承乾的李渊也没有继续观看的兴致,自己孩子什么水平他自己最清楚了,能识字就不错了,经学还是算了吧。

今天发现承乾有这么大的变化,就已经很满意了,自己可不奢求那么多。

关中的七月便已经异常燥热了,兄弟三人赶跑了仆人,肩并肩的走在朱雀大街上,踩在炙热的石板上,感觉脚都要燃烧了。

“兄长,你什么时候研读的周书,回头能不能教教小弟,我可是一直属意《周书》的,只是他太晦涩难懂了。”李泰满脑子都是学习,都是诗书,自然和李承乾谈论的都是学习的事情。

李恪见李泰要拉着李承乾回家学习,顿时不乐意了,“青雀,你这是何意,今日考核一上午,汝还不困倦吗?”

李承乾也感觉李泰有些过了,经书那种东西看看就好了,如果当年不是迫不得已,家长管的严,自己才不会去学习那种枯燥的国学呢,他不想让两个弟弟重蹈覆辙,随意拉着李泰的肥胖的小手说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你要是一直傻读书,就变得书呆子,而且越来越胖,下一次李承业见了你,肯定还会侮辱你。”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

“有兄长在,他敢。”李泰骄傲的说道,就算在怎么早熟,李泰也才六岁,他之所以那么爱好学习,无非就是希望得到父王的赞赏。如今有了李承乾给自己撑腰,他怕李承业才怪。

“是啊,兄长你不知道,今天你阐释那段句子的时候,李承业那张崩溃的脸,好爽啊,如果能揍他一顿就更加好了。”李恪大大咧咧的说道。

他这么一说,下了李承乾一跳,四处观望,见没有人离兄弟三人太近,才小声说道,“我们皇家子弟出行,身边必有人保护,以后说话切记小心,小心落入皇爷爷的耳朵,被宗正拉去打板子。”

李恪果然不想被打板子,所以李承乾说完之后,就低着头,不再说什么和李承业绝对的话了。

倒是李承乾晃动着配胖的小肚子说道,“天气甚热,如何修习课业,父王每夜批阅公文,这么炎热的天气,更是不知道有多么辛苦。”李泰脸上都是苦涩的表情。

“是啊,父亲的日子现在越来越难过了,就连皇爷爷都帮着太子打击父王,前两天我看到程叔叔来抱怨,说他有好几个老部下被皇爷爷打散了,有的直接给赶回家了。”李恪年纪不大,但是却很聪明,所以小小年纪也知道为父亲担忧了。

“是啊,父亲的日子很不好过,我们三个加起来,都成年了,却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好难过。”李泰低着头哭丧着脸说道。

“无妨,无妨,为兄有一记可让父王在炎炎夏季,好好的凉爽一把。”李承乾眼睛一转,计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