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唐天子李承乾全文阅读 > 第2章 考核经学

第2章 考核经学


李承乾打眼望去,远方一个飞扬跋扈的小屁孩自远而近,脑海中的记忆告诉李承乾,这个家伙叫李承业,乃是齐王李元吉的长子。

听闻秦王府的幕僚们讲,齐王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看来父亲不是好人,儿子一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现在正是秦王和太子争夺大统的关键时刻,李承乾自然不会做出影响父亲事业的事情,自然拉了拉李恪的手,然后瞪了仆人一眼,示意他们快走。

“哎呦,连说话的胆气都没有吗?这不单单是废物了,还是个孬种啊。大家快来看孬种啊。”李承业笑的非常猖狂。

这个时候,很多跟李承乾他们差不多的孩子,都是去参加李渊的考核的,大多数都是某某亲王家的孩子,看到秦王府如此怯弱,自然哈哈大笑。

要知道,往日里,他们的父辈,在秦王面前,可是连抬头都需要勇气的,如今有人给他们出气,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你们两个上不上,不上的话,我就自己去拼命了。”李恪看了看护卫腰间的腰刀,忍不住说道。

李承乾走到李恪身边,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君子行于野,途遇狂犬吠之,我问你君子该如何做。”

“自然是远离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况且与犬相斗有损身份。”李恪回应道,说完之后,旋即笑了。

心道,自己这个大哥什么时候这么诙谐了,这不是嘲笑李承业是狗吗?自己和他计较,那不是有损身份吗?

“如此,你还上去干什么,况且现在齐王与太子联合,父亲的状况很糟糕,你我兄弟暂时隐忍,也算为父亲分忧了,知否。”李承乾对李恪一通教训。

李泰心想要遭,这个李恪娇生惯养,脾性高傲,会不会因为大哥的一通话给气急了。

事实证明,李泰完全多虑了,李承乾的话,听到李恪的耳朵里,竟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往日大哥哪里会说那么多话。

李恪活了那么多年,如此跟他说话的人,也只有杨妃和李承乾两个人而已,所以李恪感觉非常感动,生在帝王家,兄弟又如何,又有谁愿意如此交心呢。

“受教了。”李恪对李承乾点点头,兄弟三人肩并肩,准备继续向前,这么长时间,李泰休息的差不多了,也用不到做肩舆了。

“站住,今天话说不清楚,谁都不能往前走,秦王府的人什么时候这么孬种了。”李承业得意洋洋的看着李承乾。仿佛给李承乾丢面子,是一间非常快乐的事情。

“承业,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我都是皇族,做事不要太过分,丢了咱们皇家体面。”李承乾对李承业拱了拱手,希望这个家伙不要那么废物,知道进退。

李承乾那里料到,这个家伙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李承乾的话反而让他更加得意了。

“行啊,想过去没问题,说一声我是孬种,自然让你过去。”李承业猖狂的笑道。

“哦!不知道孬种是说谁呢?”李恪间李承乾受辱,自然要上前去拼命,却被李承乾一把拉住。

“孬种自然说你呢!怎么不服!”李承业笑的非常开心,今天自己总算给父亲出了一口恶气了。

李承乾回头对李恪说道,“见到没。他说自己是孬种呢。有些人是属于没脑子的,你跟他计较,只会被他拉低脑子,然后在他擅长的领域,打败你,我们走吧,皇爷爷还等我们呢。”李承乾拉着两个兄弟往前走。

“站住,谁让你们走的。”李承业哪里受到过这种侮辱,自然勃然大怒,梗着脖子,准备阻拦。

却被远远的一声喝给阻拦了,“还嫌不够丢人吗?还不速速让开。”

循声玩去,一紫衣少年,头戴幞头,腰间挂着金鱼袋,胯下白色战马,好不威风。来人原来是太子次子李承道。

虽然立场不同,李承乾对于李建成家里人也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李承乾也不得不暗暗的咱一句,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承道,你……?”李承业的委屈的看着李承道,那意思很明显,我是跟你一个阵线上的,你怎么这样对我。

见秦府三兄弟已经离开,李承道对周围的诸位亲王之后,还有李承业说道,“众人都知道,我父与秦王争夺大统,我不管秦王府如何做,但是作为太子一方,我们必须凡是有理有据,方方正正,此乃正道。”

“受教了。”众人稽首说道。

李渊安坐甘露殿,看着下面站着的一干孙子辈,刚才在朱雀大街发生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心里说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

李氏家族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不甘人后的精神,但是如今这种精神深深的植入了他的子孙心中,让他非常担心。

自己活着两个儿子便已经明争暗斗了,如果有一天自己撒手西去了,那么帝国会不会如同二世而亡的隋朝一般,瞬间毁灭呢?

不过今天李承乾和李承道两个人的表现,让李渊很赞赏,争斗可以,但是却要有风度,不下做。

“吾皇万岁万万岁。”看着一群皮小子给自己行礼,李渊笑了笑说道,“起身吧。”

“承乾、承道,你们两个过来。”李渊并没有那么多的威严,在众多孙儿面前,反而更像是一个慈祥的爷爷。

“是。”两个人小步上前,李渊摸着两个人的脑袋,爱怜的说道。“我那么多孙子,向你们两个这般懂事的不多啊,你们两个要努力知道吗?”

“是,皇爷爷。”李承乾回应道。

李承乾偷偷的打量了李渊两眼,虽然这些年李渊略因为经常处理公文的缘故,小肚肚有点隆起了,但是观其面向,自己这位便宜的皇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少年。

“好了,你们两个下去吧,此次考核一定要努力。”李渊嘱咐到。

“是。”两个人连忙退后。

此时负责出题目的是太子詹事李纲老先生。李纲老先生为臣隋唐两朝,已经做过两个太子的老师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也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

历史上,最出名的毁人不倦者,凡是经过他教导的太子,没有不倒霉的,隋炀帝倒霉了,李建成倒霉了,然后自己倒霉了。

不过这位老先生的德行、品学都是一等一的,所以容不得李承乾不尊重他老人家。

“今日考察《孟子》,不知道诸位殿下可曾温习了。”李纲老先生的话声音不是很大,却带着老师的威压,下意识的就有不少皇子后退。

李纲暗暗的摇了摇头,心想天下的皇族一般黑,这些少年人吃喝不愁,娇生惯养,哪里将心思放在学业上,这隋朝二世而亡,我看这李家也长远不了,不如早日回家耕田去吧。

不过与其他诸位皇孙不同,秦王府三位,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几位都没有后退。

“哦!看来还是有温习功课的,李恪你且前来。”李纲对李恪说道。

李渊一看李纲叫了自己的孙子李恪,顿时笑了,心想这个李纲先生也是的,叫谁不好,非得叫李恪,这孩子可不是学习的料。

“先生请讲。”李恪这家伙点点头回应道。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什么意思?”李纲知道李恪并不是好学之人,所以提问了一个最简单的话。

李恪这家伙竟然很争气的说道,“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

“嗯嗯,不错,不错,比上一次有进步。虽然解释的很一般,但是却明晓其中的道理,你知道我问你这句话的含义吗?”李纲对李恪继续问道。

“先生希望李恪能够谨守孝道,孝敬长辈,向舜学习。谢谢先生的鼓励。”李恪暗暗的跟李泰挤了挤眼。

李泰眼睛中流露出得意的神色。

“先生,我听说恒山王知书达理,跟随孔颖达先生学习进步很大,为什么不向他提问呢?”李承业还在记恨着刚才的事情。

孔颖达一直站在一旁,并没有参与什么,不过这个时候,却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恒山王身体有时长不适,所以我一般教授他古代实事,却并没有传授他经学。”

“今天我们来这里都是考核经学的,既然恒山王不通经学,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不如回家去吧,省的被李纲先生问询,一窍不通,丢了皇家脸面。”李承业暗暗叫爽,李承乾啊,李承乾,你不是牛吗?今天非得让你落下面子不可。

“恒山王殿下,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参与考核。”李纲似乎被李承业说动了,虽然他不满意李承业肆无忌惮的样子,不过却认可他说的事实。

李泰自从李承业一张嘴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好,一个劲的给李承乾挤眉弄眼,希望他拒绝,哪里想到,李承乾淡淡的说了一句。

“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