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全文阅读 > 第29章 雪域鹰飞

第29章 雪域鹰飞


  在我国西部,有一辽阔而高耸之高原,此即世界闻名的青藏高原。七世纪时,一个伟大的高原政权在此崛起,并以急风暴雨般的速度扩张,这就是大唐的最强劲对手吐蕃政权。

  吐蕃以前大约是西羌中的一支,有学者认为即是汉史中提及的发羌部落,从《旧唐书》“吐蕃”传中,仍可看出吐蕃风俗与汉代羌人极为相近,比如“重壮贱老”,“重兵死,恶病终”等,恶劣的高原环境,使这里的人民性格刚勇,视死如归。

  在大唐开国时,吐蕃也开始强盛,其首领称为赞普,此时的赞普正是一代雄主松赞干布,即弃宗弄赞。弃宗弄赞即位时年十三岁,史书记他“性骁武,多英略”,在其统治前期,降服了邻国羊同,以及高原上的诸羌部落。

  贞观八年(634年),唐与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爆发战争。在此之前,中原与吐蕃之间的往来甚少,为了牵制吐谷浑,唐太宗决定派出使节,出使吐蕃,此举也是提防吐蕃卷入到吐谷浑的战争中。大唐使节冯德遐的到来,令弃宗弄赞十分高兴,因为当时大唐在国力和文化上均是处于领先的水平。

  弃宗弄赞对大唐使者冯德遐说:“我听说突厥与吐谷浑的可汗都娶了皇室公主,如今吐蕃强盛,我也希望可以娶到唐朝的公主。”其实弃宗弄赞的说法并不太准确,突厥可汗娶的是隋朝的公主,而吐谷浑可汗曾经向唐太宗要求和亲,但唐太宗最后并没有同意。

  冯德遐回答道:“这件事我可做不了主,不如赞普派一位使者,随我入长安,觐见天子。”弃宗弄赞大喜,便派了使者与冯德遐一起出发。

  吐蕃使者在长安城中待了几年。在这段时间里,李靖征服了吐谷浑。吐谷浑可汗入朝觐见唐太宗时,听说吐蕃使者提出要与大唐帝国和亲,便千方百计阻挠。吐谷浑与吐蕃一样,都是青藏高原上的政权,如果吐蕃与大唐和亲,势必影响到吐谷浑的利益。当时大唐帝国与吐蕃的往来并不密切,对于吐蕃赞普和亲的请求,唐太宗也认为要慎重考虑,并没有贸然答应。

  吐蕃使者返回后,对弃宗弄赞说:“我刚到大国的时候,受到优厚的待遇,但是没想到吐谷浑王在皇帝面前挑拨离间,皇帝才没有答应下嫁公主。”

  弃宗弄赞听了之后相当生气,大骂道:“吐谷浑是什么东西,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便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发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抵挡不住吐蕃人的猛攻,退向青海湖以北,以避其锋芒。吐蕃大军俘获了吐谷浑大量的人畜,又占据大片土地,实力更加强大。

  尝到胜利甜头的弃宗弄赞,将势力再向东扩张,转向进攻青藏高原东部的党项羌、白兰羌。这两个羌部落哪是吐蕃的对手,很快就被击破投降了。

  弃宗弄赞还不肯罢休。他亲率二十万大军,直抵唐王朝的松州西部边境,派出使者向唐朝廷进贡黄金布帛,自称前来松州,乃是为了迎娶唐朝公主。

  弃宗弄赞扬言道:“如果大国不嫁公主给我,我就进兵攻打。”

  为了迫使唐政府答应和亲,弃宗弄赞率军进攻松州。松州都督韩威带着少量骑兵前往侦察敌情,不料与吐蕃骑兵遇个正着,寡不敌众,被吐蕃人击败,退入松州城。

  当时大唐帝国的西南是羌人集中的地区,阎州刺史、诺州刺史均为羌人部落首领,他们见吐蕃来势汹汹,心里估摸是抵挡不住,干脆向吐蕃大军献城投降,这使得松州局势险象环生。

  唐太宗得知吐蕃军队大举东进,大怒,马上派遣五万大军驰援松州。

  吏部尚书侯君集出任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也是远征军总司令,下辖三个兵团:第一兵团以突厥降将、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第二兵团以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第三兵团以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

  牛进达兵团作为先锋,率先赶到松州城下。

  此时吐蕃对松州的围攻已经持续了十多天,但松州城仍然岿然不动。弃宗弄赞没有察觉唐军援兵已经赶到,牛进达借此时机,攻其不备,在黑夜降临时,果断发动突袭,旗开得胜,吐蕃损失了一千余人。

  这次突袭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唐军进军之神速与强大的攻击力,令弃宗弄赞大为惊叹。此时他又接到情报,称唐军主力正陆续抵达。弃宗弄赞不敢恋战,下令撤军,并且派遣使者入朝谢罪,同时再度提出和亲的请求。

  这一次,唐太宗答应了弃宗弄赞的请求。

  为什么唐太宗同意和亲呢?

  唐太宗对于帝国周边政权,一贯采取羁縻手段。羁縻手段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成立羁縻都督府,由更高一级的都护府管辖;其二便是采取和亲政策,建立大唐帝国对周边政权的领导地位。

  在弃宗弄赞时代,吐蕃开始崛起,和亲政策在那个时代有特殊的意义,对于唐与吐蕃的和平相处有着重要作用。唐太宗是在唐军小挫吐蕃军队后,答应和亲的请求,这样对唐与吐蕃两方均可以接受。对于弃宗弄赞来说,虽然吃了一记小败仗,但是达到求婚的目的;而对于唐太宗来说,唐军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此时和亲则有助于建立大唐对吐蕃政权的领导地位。

  经过两年的筹备,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弃宗弄赞派吐蕃宰相禄东赞携带五千两黄金、数百件珍宝作为聘礼,前往帝国之都长安,请太宗皇帝许婚。唐太宗便从宗室女中挑选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她便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文成公主。

  吐蕃宰相禄东赞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大字不识一个,但这并不影响他思维的敏捷。他身上具备吐蕃人固有的刚毅坚强,老成持重,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敬。弃宗弄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但其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禄东赞,据史书记,禄东赞“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当唐太宗与禄东赞交谈时,发现他言辞得体,对答如流,才干非凡,心里不禁暗暗吃惊,吐蕃竟然有此等杰出的人才。皇帝慷慨地授予禄东赞右卫大将军,同时还准备将琅琊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

  这种待遇,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使臣想都不敢想的,史书也记道:“太宗礼之,有异诸蕃。”但是禄东赞却婉言谢绝,他说:“微臣在国内早有发妻,这是父母为我所聘娶,我不能将她抛弃。况且我作为使臣,为赞普迎娶大唐公主,现在赞普都还没有得到公主,我作为陪臣,怎么敢先迎娶呢?”

  唐太宗听了禄东赞一番话后,对他更加敬重,为了拉拢他,抚以厚恩,竟然不顾禄东赞的反对,强行将段氏许配给他。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确实,很少见到唐太宗有这样的举动,而事实证明这位英明的皇帝目光如炬,慧眼识英雄。禄东赞不仅才能杰出,而且家教严格,日后他的儿子论钦陵,成为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是大唐军队的克星,此事后文再表。

  第二年(641年)正月十五日,正是中国的元宵佳节。

  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城出发,驶向吐蕃。

  车上载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女,她就是年仅十六岁的文成公主。护送车队的大将是战功彪炳的皇室宗亲、时任礼部尚书的江夏王李道宗,他同时作为皇帝的代表,担任弃宗弄赞与文成公主的主婚人,吐蕃宰相禄东赞也随车队西行。

  满心激动的弃宗弄赞,率领大军驻扎柏海,在吐蕃边境、黄河河源附近,亲自迎接大唐车队。当李道宗抵达时,持节前往见弃宗弄赞,持节表明是代表皇帝,弃宗弄赞恭恭敬敬地向李道宗行女婿之礼。

  不过弃宗弄赞并没有马上见到文成公主,他看到随同前来的大唐人员,个个绫罗绸缎,无论是仪仗队还是卫队的排场,都显得非常浩大,心中非常羡慕。再看看自己的人马,都是粗裘皮衣,对比之下,显得寒碜,所以吐蕃雄主无意中还是流露出愧沮之神情。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弃宗弄赞的心情,接过公主的皇家车舆之后,在返回逻些城(拉萨)的途中,他难掩心头的激动,对左右说:“我祖辈父辈中,还没有人能与上国相通婚,现在我娶了大唐公主,真是太幸运了。我看,要给公主修筑一座宏伟之城,以向后代夸耀。”由是可见当时与大唐帝国和亲,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看来,有着多么崇高的地位。

  弃宗弄赞回到逻些城,当他掀开文成公主头上的红巾时,被其美貌所震惊。文成公主不仅天生丽质,而且气质非凡,举手投足之间,都看出皇家宫廷训练出来的优雅仪姿,这一切,令弃宗弄赞欢喜得不得了。

  为了实现自己许下的诺言,弃宗弄赞兴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宫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为了让年轻的妻子欢心,他还改穿唐朝的绸缎服饰。

  文成公主是一位极为杰出的女性,她天资聪颖,知书达理,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是唐与吐蕃的和平使者,同时也是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她出嫁时,携带大量的汉文书籍,其中有佛经、药书、工艺技术书籍等等,对吐蕃佛教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吐蕃著名的大昭寺、小昭寺也是在文成公主时期修建而成的。

  文成公主的高贵与聪明贤惠也极大影响了弃宗弄赞。

  当时吐蕃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把脸涂得赤褐色,这是一种风俗。但是文成公主认为这种风俗带有太多野蛮人的传统,不喜欢,弃宗弄赞便下令停止这种风俗习惯。同时受到文成公主的影响,弃宗弄赞也十分仰慕华夏文明,他还派出部落酋长的子弟,到大唐学习《诗》、《书》中的礼仪,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弃宗弄赞本来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但自从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后,他居然慢慢改掉了多疑猜忌与暴躁的性格,这也使得吐蕃君臣之间更加亲密无间。

  在弃宗弄赞的统治时代,吐蕃无论在武功还是在文治上,均取得惊人的成就,奠定了其雄霸青藏高原的基础。

  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之后,弃宗弄赞终其一生,保持与大唐的友好关系。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丽后返回国内,弃宗弄赞马上派宰相禄东赞前往长安,向皇帝庆贺在辽东战场取得辉煌的胜利,并献上一只金鹅,全部用黄金铸成,长七尺,里面可盛三斛酒。

  同时,弃宗弄赞还附送一份贺表,贺表写道:“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皆为臣妾;高丽凭恃偏远,有失臣礼,天子自带百万雄兵,度辽征讨,攻城陷阵,指日凯旋。我才听说陛下亲征,想出兵相助,又得悉天子已归国。雁飞迅疾,但不如陛下迅疾,现在我作为陛下的女婿,喜悦之心,比之诸夷要欢喜百倍。鹅,经常被比作雁,所以特地打造金鹅一只,奉献给天子。”

  可以说,此时吐蕃与大唐正处于蜜月期。在此背景下,一位伟大的英雄在吐蕃以西的天竺,即现在的印度,成就了一番神话般的伟业,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冒险传奇。

  这位帝国的天才冒险家,就是王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