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惊人身世获二宝
陆天等人躲在路边的草丛里,看到辽兵做出防守之势,自己之前的计划就没用了,三人商量着,都认为只有强攻才行。
陆天没有打过仗杀过人,心里有些嘀咕,三人真打得过近百人的辽兵吗?
老人接过陆天手的中银枪,将自己手里的猎刀交给陆天,说道:“我去引开辽兵,你们去救村民。”
“这不行,我去引开辽兵,老伯你和陆兄弟去救村民,才几十个辽兵,我郴遵勖也是从战场里爬出来的。”郴遵勖抢着道,现在有机会证明我郴遵勖实力的时候了,不能让人小瞧了。
两人各自拉着对方手臂,不让对方起身。
陆天见两人意见不同,也互不相让,劝道:“要不你们去引开辽兵,我去救村民吧。”
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两人服气,虽然都是为了救人,总不能先窝里斗吧。
“就按陆兄弟说的办。”郴遵勖说道。
二人同时纵身跃出草丛,疾风一样冲向辽兵。
“MD终于现身了,兄弟们给我上。”辽兵头领麻哥见只有两人,便不放在心上,对着兄弟打气道。
外围的三十多个辽兵拿着长枪向两人冲了过去,只见老人单手托抢挺进,手臂轻抖,那银枪便似银蛇一般左右摇摆不定,直取辽兵要害,银光一闪而过,瞬间三十多个辽兵僵在当处。郴遵勖随后举刀杀来,向辽兵砍去,辽兵竟然不挡软身栽倒在地,郴遵勖正纳闷间,眼前三十多个辽兵也先后倒在了地上。
陆天在暗处看不清楚老人的身影,只见郴遵勖一刀竟然把三十几个辽兵砍翻在地,心想这郴遵勖难道也是深藏不露?
此时郴遵勖心中比陆天更为惊骇,他明白自己的武功,一刀砍三十几个,也许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郴遵勖定神细看,发现倒地辽兵的脖子处都被穿了个大洞,血渍流了满地。
郴遵勖有些迷茫的看着老人的背影。
他!究竟是何许人也?
那人一穿过而,直取麻哥,麻哥不明白刚刚发生了何事,手下的兄弟竟然全都倒在了地上,见老人冲向自己顿时慌张了起来,向脱古身后躲去。
“列阵。”脱古亦不知刚刚情形,只觉这老人武功非同一般,急下令道。
辽兵都看得惊呆了,听到脱古的命令这才清醒过来,急忙就地列阵,二十名刀盾兵各十人上下结成盾墙,三十名枪兵穿插其中长枪外凸,从外看去就像铜墙铁壁上长满了尖刀,非常人能破。辽兵也只能用最后的盾枪阵来阻档来势凶凶的老人。枪盾守阵是战场上可以对付各种冲杀而来的士兵,亦攻亦守,以不变应万变,看来这辽兵也非等闲之辈,也懂得各种阵法。
老人对这盾枪阵视而不见,眨眼间便冲到阵前,只见阵中几十杆长枪齐向老人刺来,老人手中银枪点地飞身地而起,那几十杆长枪贴衣而过,看得陆天和郴遵勖心惊胆跳,要是稍晚片刻怕是要被这盾枪阵的几十杆长枪给刺成刺猬。辽兵一击不中,正待收回长枪,老人已在半空之中,起枪横要盾枪阵的盾牌,那铜墙铁壁在老人的银枪下,竟如同泥盾一般给扫了个粉碎。刀盾兵亦死伤数十人,老人脚刚落地,银光又已闪出。
几位辽兵头领见这盾枪阵瞬间被这银枪老人所破,惊得顾不上手下士兵的死活,四散而逃,一位应该慢了半拍的头领亦死在老人枪下。
郴遵勖和陆天此时也赶了上来,郴遵勖见那逃跑的辽兵,想要追赶,被老人拦下,说道:“由他们去吧,也好告知辽王我大宋百姓非刀俎鱼肉。”
“一人便可,敢犯我大宋非让他们知道利害。”郴遵勖说罢丢出手中腰刀,击中逃跑中的辽兵头领。
老人和陆天笑了笑,连忙帮村民解开绳索。
“多谢赵老和两位军爷相救。”老人村中的村民都向老人和陆天郴遵勖拜谢道。
“多谢几位恩公,要不是被恩公所救,我们……”另外几位村民也跪拜哭道。
辽兵打草谷,所俘获的汉人都押回辽国,男子便做奴隶,女人都成了辽人的玩物,强-奸过后赐给下等士兵做妾室,稍有怠慢便被鞭挞,总之只要被掠到辽国那都是生不如死。
“各位乡亲,都起来快快回家去吧。”老人扶着村民心中百感交集,两相交战受古的都是老百姓。
“多谢恩公!……”几位村民临走都谢道。
“你们可都好?人都在这里吗?”老人送走了一些村民,回身问本村的村民道。
“赵老,我们都在这里,只是……辽后在村中杀了几人,我娘子也被……呜……”一位村民伤哭道。
“你娘子我已看过,现在我家。”老人安慰道。
“真的吗?”那村民又跪在地上哭着叩头谢道,“多谢赵老,多谢赵老。”
“唉,起来吧!”老人无奈的摇头道。
又有几位村民也哭着问老人,老人都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叫大家先回村,这里靠近边境万一辽兵请来援军,想走也来不及了。
待所有村民都安顿好了,陆天忍不住自己的好奇,问老人道:“老伯,你武艺如此了得,为何……”
老人打住陆天的问话,知道陆天所想,说道:“军爷是想问,小老儿为何会住在这不知名的小村?又为何不报效大宋上阵杀敌?”
陆天和郴遵勖连连点头,老人便讲起了家世。
原本这老人名叫赵环是三国名将赵云第三十八代世孙,赵云逝世以后又经几代其中一支族人回到河北正定(北宋河东路真定府),到老人赵环为躲避战乱就迁到这里,他的儿子因为到之前陆天他们所去的原始森林打猎被人熊所杀,儿媳思念夫君,在孙子八岁时也郁郁而終,只留下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老人来村里时,决定不显露武功以免让外人知晓,惹些不必要的麻烦,就把祖传“龙胆亮银枪”埋入院中,也不希望后人在练习武艺,做一个寻常百姓能安安稳稳的生活就好。
赵环热心正直为人好,在村中也慢慢有些声望,被村民尊称“赵老”,村中大小事务也都请教老人。
“小老儿也看得出两位军爷一腔热忱,只是小老儿年事以高,几代单传,孙儿又年幼,这几日打算迁到江南,好好照顾孙儿,别无他求。”赵环最后叹道。
陆天和郴遵勖听得惊住了,没想到这老人竟是赵云赵子龙的后人,怪不得枪法非凡,那银枪……
陆天除了感叹也只能还是感叹。
“赵老伯,要不你到京城去吧,我在京城也有些房产。”陆天关心道。
“多谢军爷好意,京城亦是是非之地,小老儿已决定到江南。”老人谢绝陆天好意,回道。
“唉~!一代名枪,就此消失了……唉!”郴遵勖无奈摇头叹气道。
“小老儿也看得出,这位军爷这身盔甲亦不是凡品,今日被人熊所拍竟安然无恙,想必家世了得,这龙胆枪对我已无用处,便赠与军爷,望军爷能保我大宋安宁。”赵环摸了摸手中的银枪,递给陆天说道。
“送给我?”陆天惊道,不敢相信老人竟然把祖传之物送人,那可是一身是胆常山赵子龙的龙胆亮银枪啊!
“嗯!”老人点了点头,平静的回道,“相信军爷必不会负此枪!”
“啊!”陆天接过赵环手中的银枪,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不,不只是兴奋,陆天想不出这世间还能用什么词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扑通一下,陆天单膝跪地,道:“谢谢赵老伯信任,陆天绝不负这龙胆枪,枪在人在,枪亡人亡。”
“军爷起来说话。”赵环扶道。
“赵老伯,在下姓陆名天,军爷叫法让陆天承受不起。”陆天跪在地上死死不起,这么贵重的枪都送了,如果还被叫军爷,陆天怕被雷劈。
“是个好名字,就叫你小天,请起吧!”老人笑道。
“谢谢赵老伯赐枪!”陆天起身回道。
“不急,你且稍等。”老人说毕转身起来里屋,稍时手中拿着一本封面有些破乱的书籍出来,不过上面隐约可见“七探盘龙枪谱”几个隶书大字,老人将书籍交给陆天,又道:“你按上面所记加以练习,不日便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
陆天又是一惊,这七探盘龙枪乃是赵云所创,听说赵云晚年枪法又有突破,便写下“七探盘龙枪谱”以传世,不曾想陆天今日便得此二宝,扑通陆天双膝跪地拜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赵环立即上前扶着陆天说道:“不可,我今生不收徒,只是不想这枪和这枪谱随我作古,今日遇见你也是缘份。”
“陆天又何敢收此大礼?”陆天道。
“小天,一切皆随缘,只要你心系天下百姓,便收得此物。”赵环说道,他看得出陆天心性,相信也能成就一番大业。
“陆兄弟,老伯说的对,有此二宝定能保我大宋不受人侵犯,便是天下百姓之福。”郴遵勖劝道,这东西可是外人求不来的。
“谢谢赵老伯赐枪谱!”陆天起身又拜道。
陆天又把自己随身带的金银送给老人做盘缠,也算是尽一会孝心,赵环推脱被陆天和郴遵勖多次劝说,才算收下一些。
第二日清晨,便不见赵环,可能是半夜就带着孙儿走了,此去江南,也让陆天废了些脑筋,不过当他想到一个人时,心里也多了几分安慰,就是创立“琴鹤堂”赵姓堂号北宋名臣人称“铁面御史”的赵云第四十一代世孙——赵抃。
亲们,求评论!求票票!求打赏!求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