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全文阅读 > 第3章 序幕 新总统的第一天(1)

第3章 序幕 新总统的第一天(1)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拿了毕业证、走下这个讲台,然后去追求锦衣玉食等等这个金钱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把你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割裂开来。但我不希望你这样做。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对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负有责任,尽管你确实负有责任;也不仅仅是因为你对帮助你走到今天的人欠有债,尽管你确实欠下了债。这是因为:你对你自己负有使命和责任。这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依赖于群体的命运。这是因为:如果你仅仅考虑你自己、满足眼前的需要,这是一种贫乏。这是因为:只有你把你自己的战车和其他一些更伟大的东西绑定到一起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你真正的能量,才能发现你为美国这个国家继续书写历史时所能扮演的角色。 01

  ——奥巴马,在卫斯理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2008年 5月 27日

  2009年 1月 21日,星期三。

  对美国白宫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天,因为椭圆形办公室迎来了新的主人:第 44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02

  8点 35分,这位 48岁的黑人总统来到了办公室。毫无疑问,这将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在一个政治姿态极其重要的时代,他第一天的举措将会引起广泛的评论和解读。他也要利用这个机会,迅速为他的新政府定下一个基调和方向。

  日程安排得很满。按照传统,新总统上午要去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参加就职礼拜。中午,他要分别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等四位中东领导人通话,讨论该地区的和平问题。接下来,他要参加内阁的宣誓仪式并发表讲话。 2点半,他要出现在白宫开放日的现场,接见上百名来白宫参观的美国普通公民。 4点整,经济顾问委员会和驻伊拉克部队的司令官要和他分别会面,讨论 8000多亿的救市方案以及伊拉克撤军的具体计划。

  萎靡不振的国内经济、久拖不决的海外战争,这些阴霾正笼罩着这位新的总统。

  宽大锃亮的办公桌中间,静静地躺着一封信:“致:第 44任美国总统”。

  这是前总统布什留下的。在告别白宫之际,给下一任总统留下一封信,已经是美国上百年的传统了。

  布什在信中陈述了当前美国面临的种种艰难形势和挑战,最后祝他好运。读完这封信,奥巴马抬头望向窗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一人一票:把“黑”人送进“白”宫

  同胞们,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惊喜的时刻。想想看,当年那个来自奥地利的孩子,他骨瘦如柴,今天却成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并站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上,代表美国总统讲话。这是一个移民的梦想,是一个美国梦 ! 03

  ——阿诺德·施瓦辛格

  在共和党 2004年全国大会上的演讲,2004年 8月 31日

  奥巴马的故事,是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带着对财富的追求、对平等的向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美国这片土地。上百年来,各式各样、不同版本的“美国梦”在这里生长孕育、传承演绎。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即使是外来的移民,也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是“美国梦”中最炫目的一环。

  2001年至 2010年在美国申请并获得居留权的移民人数

  说明:近十年,平均每年有.. 105万人获得美国的居留权(实际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大大超出获准人数),这.. 105万人来自全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来源:美国国土安全部)

  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构成

  说明:近十年来,每年平均有.. 7万以上中国人(不包括中国台湾)获得美国的居留权。2005年起,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海外移民的第二大来源国,第一大来源国是墨西哥。以.. 2010年为例,该年度共有 73438名中国人成功移民美国(不包括中国台湾),其中亲属关系的移民占一半以上。(数据来源:美国国土安全部)

  1968年,21岁的施瓦辛格从奥地利来到美国。1983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2003年,56岁的他当选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

  和施瓦辛格相比,奥巴马一出生就是美国人,但他是黑人。他 1961年出生的时候,美国的黑人还没有真正的投票权。 04他的父亲,只是一个从肯尼亚来美国短暂学习的留学生,连移民也谈不上。

  奥巴马和布什也不一样。和布什相比,奥巴马的成长和崛起,可以说是完全另类。这种另类,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又是一个美国梦的生动注解。

  布什可谓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他生于政治世家,其祖父做过美国国会的参议员,父亲担任过美国总统。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先从军、后经商,经州长、再总统,走的是一条标准的精英道路。

  而奥巴马的父亲来自非洲东部的一个贫穷小国:肯尼亚。老奥巴马是一个牧羊人家庭的孩子。 1960年,他历尽艰苦、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夏威夷留学,不久后和美国女性安 ·邓纳姆( Ann Dunham)恋爱结婚,次年生下了黑白混血的奥巴马。

  没过多久,老奥巴马就抛妻离子,回到了肯尼亚。邓纳姆也再婚并迁居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小奥巴马在印尼接受教育,一直到 10岁才回到美国,此后长期寄居在外祖父家里。

  年轻的奥巴马一直在迷茫中长大,他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他曾经在自传中提道: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了解美国文化;作为一名黑人,他又似乎不属于那个群体。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

  他刚上大学时无所事事,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甚至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后来由于他母亲和师长的影响,奥巴马开始关心公共事务。 1985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加入一个和教会相关的草根组织,为芝加哥南部的贫困社区工作。当年美国的年平均工资约为 14500美元,奥巴马作为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却接受了 12000美元的年薪。

  奥巴马在那里工作了 3年。他看到了贫穷,体会到了无奈,学会了倾听、斡旋,积累了丰富的草根经验。这段经历,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他竞选总统期间, 2008年 5月,奥巴马受邀在卫斯理大学( Wesleyan University)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又回顾了这段经历。他说,没有别人为他提供的帮助,他走不到今天;但没有他自己试图去帮助别人、为社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他就更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他的结论是,个人的生活和公众的生活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的救赎取决于集体的救赎。一个国家需要改变,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

  他就是这么做的。

  1991年,奥巴马从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5年之后,他参加了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竞选;作为第 13选区(芝加哥)的代表,他当选为州议会参议员。其后,奥巴马在这个位置上连选连任。 2000年,他参加了联邦众议员的竞选,但以失败告终。 2002年,他决定竞选联邦参议员。这次选举活动,创下了几个美国之最,奥巴马很快声名鹊起,成了全美超具人气的政治明星。

  选战在 2002年 7月打响。共和党、民主党的两党初选( Primary),共有 16名候选人,其中有 7名是百万富翁,竞争非常激烈。这场初选共耗资 460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联邦参议员初选。奥巴马在民主党的 8名候选人当中以很大优势胜出,成了民主党的正式提名人。

  之后,奥巴马遇到了共和党的候选人杰克 ·瑞安(Jack Ryan)。和布什一样,瑞安也是主流社会的精英代表。他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曾是一名成功的银行家、投资人,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弃商从政,披荆斩棘,赢得了共和党 8名候选人当中的初选。

  奥巴马、瑞安两人的民意调查最初不相上下。但瑞安离过婚,他的前妻洁丽 ·瑞安(Jeri Ryan),是位影视明星,曾担纲《律政狂鲨》(Shark)的女主角。随着选战的步步深入,奥巴马的支持者要求瑞安公布自己全部的离婚文件,瑞安曾经一度拒绝,最后官司打到了法院,法院裁决:作为参选的政治人物,他不能享有和常人一样的隐私权,文件必须公开。

  文件一公开,舆论立刻一片哗然。他的前妻洁丽向法官反映,瑞安曾经在纽约、巴黎等地的色情俱乐部要求和她发生性行为,那里面堆满了皮鞭、笼子等怪诞的器具。这段话,被记录在有关子女抚养争议的文件当中。

  瑞安的名声随即一落千丈,被迫自动退选。他事后抱怨说,这是美国历史上首宗因为子女抚养文件而退选的案例。

  瑞安折戟之后,共和党走马换将,又推出了资深外交家艾伦 ·基斯( Alan Keyes)和奥巴马对垒。和奥巴马一样,基斯是黑人,这场选举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场“黑”“黑”对决,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基斯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曾经担任过里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驻联合国大使,还参加过几届总统的大选。除了这些背景和经历,基斯本人也是善于制造新闻的人物,曾经和现任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大打口水仗。

  但仓促上阵,基斯最后以大比分的落差败给了奥巴马。

  随着这场高潮迭起的选举,奥巴马开始名闻全国。

  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进入了布什的视野。在一次白宫活动上,布什碰到了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简 ·夏考斯基( Jan Schakowsky),夏考斯基刚刚成为奥巴马的粉丝,正佩戴着镶有“奥巴马”名字的小徽章。布什看了两眼之后,还是把“奥巴马”拼成了“奥沙马”,接着问她:“奥沙马”到底是谁?我不认识。

  夏考斯基回答说:你很快就会认识他。

  夏考斯基没错。此后不久,奥巴马就完成了从芝加哥到华盛顿的跨越。 2005年 1月,他宣誓就任联邦参议员。短短两年之后, 2007年 2月,奥巴马就宣布参选总统。

  2008年的总统大选,更是前所未有。竞争主要在一个女人(希拉里·克林顿)、一个老人(约翰 ·麦凯恩,时年 72岁,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候选人之一)和一个黑人之间展开。美国选民最后硬是一人一票,把“黑”人送进了“白”宫。

  2009年,当选总统之后,第一夫人米歇尔曾经透露,奥巴马最想做的,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可以想象,他在童年所经历的家庭变故以及青春期的身份困惑,曾经给他的成长投下过多大的阴影。

  大国新政: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我的这届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我们将共同努力,以确保取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起透明、公众参与和多方合作的制度。05

  ——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

  不同的人生轨迹,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见解。竞选期间,无论是对前总统布什的内政措施,还是外交政策,奥巴马都曾进行过大量的抨击。

  放下了布什的信,奥巴马走出了办公室,他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开始真正的改变了。

  几个星期以来,围绕他即将签署的第一个命令和法案,奥巴马的助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第一个命令和法案的象征性意义,每一任总统都格外重视。多数幕僚认为,他的第一个命令应该是关闭位于古巴的关塔那摩监狱。虽然该监狱关押的是恐怖分子,但那里最近发生的虐囚事件令国际社会嘘声一片。如果新总统的第一个命令是关闭这个监狱,奥巴马可能会为美国迅速扭转形象、直接加分。

  奥巴马也同意这是丑闻,有违美国的价值观,必须立即纠正。但他还认为,仅仅关闭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他的根本任务,是要改变华盛顿的运行方式,营造一种新的行政文化,重建公众对于政府机关的信任。这才是各种积弊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他需要面对的深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