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大商潮全文阅读 > 很潇洒的上了贼船 18

很潇洒的上了贼船 18


石芸从卫生间出来沏了两杯茶放在茶几上。r

“怎么只给我们两人倒,你不喝吗?”马思远问。r

“我不会吃茶。”石芸说。石芸又用了个吃字。r

“不喝茶那就喝饮料吧。马思远起身去拉开冰箱门,回头问:“要椰汁还是橘子汁?”r

“什么都行。”石芸说。r

马思远拿了一听椰汁递给她。石芸接过来没打开,拿在手里把玩。r

马思远对南方人说话用词感到很奇怪,怎么从来就不能准确地使用“吃”和“喝”两个动词呢?酒、茶水、饮料那是喝的东西,怎么能乱用一个“吃”字?闹不懂那些语文老师是怎样教的。他是搞文字工作出身的人,对遣词造句十分重视,于是便对那些误人子弟的先生们很是有些忿忿。进而想之,也不能全怪先生们,汉语是起源于黄河流域,南方终归是蛮夷之地,接受中原文化毕竟是晚了几年,词汇的使用也就稍嫌生疏。比如说,深圳有些公交车站点就弃“乘”字而不用,赫然书着“落车点”,一个“落”字就很能说明问题。r

昨晚在灯光下很难看得清,大白天光线充足人物就真实了。李小宇是个白胖子,眉眼端正人很精神。石芸比晚间看着还要漂亮。人说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那讲的是意境。若是美人无瑕疵,那还是得大白天看。石芸是二十出头的小女子,只是有些放不开,小家碧玉式的人物。r

石芸把椰汁放在床头柜上起身去了卫生间。一会儿,卫生间里传出了哗哗啦啦流水声。r

马思远忙赶了过去一看,石芸把自己换洗的衣物泡在洗脸盆里正要打肥皂。马思远赶紧说:“别别别,你歇会儿,我自己来。”石芸头没抬手没停说:“大男人干不了这活儿。”r

马思远怪难为情的,换下的衣物里有短裤。那东西怎能让妻子以外的女人洗呢?r

李小宇喊道:“让小石干吧。电话里告诉她来洗衣服,人家二话没说就来了。别不好意思啦,也算是给她提供个锻炼的机会吧。女人家三日不洗手生,练练。”嗓门又提了提喊道:“小石,好好干,马大哥有奖。”听那口气,像是石芸是他的什么人似的。这个李小宇可真是个人物。马思远摇摇头也就由他去了。r

“你和柳林是同学?”马思远坐下后问。“算是吧,严格地说应该是校友。我大四时他才大二,我比他高两级,来深圳后认识的。我是内蒙的他是东北的,也算是半个老乡吧。”r

“嗯,校友关系也是很近的。”马思远附和道。这一点他是深有体会,挪动到市社,就是冲着张主任这个校友来的。r

李小宇说:“可不,出门在外事事难。特别是在深圳这地方,老乡呀,同学啦,只要能扯上的关系都喜欢聚一聚,熟了,相互也有个照应。”r

马思远说:“对呀。”心想这李小宇可真会说话,用这种联系的观点来看,石芸帮忙洗衣服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若是再客气,那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了。r

马思远问李小宇来深圳几年了?李小宇说五年了。马思远夸他干得不错,李小宇说:“什么呀,一般般吧。”r

马思远又问他怎么来的深圳?李小宇告诉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连,娶了个大连姑娘。婚后,妻子嫌他没本事,不久也就离了。大连让他伤透了心就奔了深圳。在深圳又结了婚,妻子是保险公司的,再有三个月就做爸爸了。r

马思远问柳林的情况?李小宇说也是离了婚跑来的。r

马思远心想怎么这么巧,于是便问:“小宇,你说来闯深圳的人是不是在家里多少都有点故事?”r

李小宇说:“那可不,好端端的谁跑这里来干什么?在家若是有个好的环境,脑子漏水了才来呢。”又指了指卫生间,“信不信,像她们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说马大哥你信吗?石芸的家庭肯定有问题。她老公不是花心就是喝滥酒。”r

马思远说:“什么呀,你真敢胡说,人家石芸还是个姑娘怎么让你说成小媳妇了?让人家听见不打烂你的嘴巴才怪了。”r

李小宇笑他视力有点问题,说你刚来还不懂,深圳这样的女子大把的。昨晚到现在他冷眼瞅,看出些东西来。问昨晚是不是她劝阻马思远喝酒?马思远说是啊。李小宇说这就对了。这就说明她家里肯定有人喝滥酒,不是他父亲就是她老公。一般情况是她老公。女人最疼什么?一孩子,二老公,第三才是父母。这叫女大外向。说不上她老公就是个酒鬼。又说从服装的质地上来来看,石芸家的日子很艰辛。分析得头头是道,好像是真有那么回事一样。r

马思远听了好半天没说话,心里惋惜:真是红颜薄命呀。李小宇也没了声,不知道在想什么。r

石芸洗完衣服从卫生间出来了,马思远招呼她快坐下来歇会儿。石芸说不累,这点活儿对女人家不算回事儿。r

石芸坐在床边脸正对着马思远。马思远不由地细细端详了一下,可也是,那眉宇间似是有些许忧愁,心里便有些歉然,似乎石芸和他有什么瓜葛似的。r

石芸在面前,两人不好再说她了。李小宇就换了个话题,问:“马大哥,你是个办公室主任怎么也出来做生意?”r

马思远就市社的分工简单地说了一下。李小宇说听柳林讲,生意上的事情基本上是马思远在操作,那马思远还真不如自己出来干算了。马思远问出来能干什么?李小宇就说当经理哟,自己拉一摊子干公司。又举了些例子,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没有一个走麦城。马思远说他没想过也没那能力。李小宇说他太谦虚了。马思远告诉说,这趟差事办完了还继续回去搞他的窗口建设。李小宇说太可惜了。大哥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不自己出来闯一闯老了是要后悔的。马思远笑了笑敷衍过去。r

正侃着,电话铃响,于霞打来的。马思远家里没有电话。于霞说市社分鸡蛋,王明开车去家里送鸡蛋,她就跟王明的车到市社来打电话。一会儿王明再把她送回家。两口子说了一会儿话,马思远问王明在不在旁边,于霞就把电话给了王明。r

王明说今天是礼拜六了,没啥事情,就跑了趟把鸡蛋送去,顺便也看看嫂子有没有事情要办。马思远不在家,他就更应该上点心。王明还告诉说,市社党委开会了,马思远转正了,自己的事也定了下来。r

按常规说提拔干部应该是来年春天的事情,张主任不知是哪根筋不对劲了,竟然提前了两三个月。于文华这次也一反常态很积极,说是特事特办,并说马思远太忙了,也应该给他配个助手。马思远听了有些纳闷,难道是陈强的事对张主任触动很大?还是宣传部又有什么新动静?r

电话是在马思远办公室里打的,旁边没有外人。王明就一个劲儿地感谢马思远。马思远让他不要浪费电话费了,说自己不在家让王明长点眼,别让人往窗口里塞了炸药包。王明说放心吧。r

马思远又问夏德志的母亲怎么样?王明说病得不轻,看来是一半天好不了。他让经贸中心那两个闲人一天一个轮流去医院帮夏德志。马思远说好,你小子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窗口经贸两手抓。王明说跟你学的。马思远又和于霞说了几句,电话也就挂了。r

接电话时,李小宇和石芸都不出声。石芸静静地看着马思远,李小宇随意翻着书。r

放下电话后,李小宇对马思远说:“嫂子为什么要跑到市社打电话呢?”r

马思远说:“不去市社去哪里呢?家里又没装电话。”r

李小宇好奇怪,问:“那为什么不装一部呢?”r

马思远说:“瞧你说的,用什么装?那要好多钱呢。”r

李小宇把嘴嘬得啧啧直响,愤愤不平地说:“这算啥事呢,上千万的生意做着,家里竟然没有装部电话?说到天边也没人信。”r

马思远不愿扯这不愉快的话题,便说:“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机关嘛,总是有一定的规矩。给我一个人装了,有人会攀比的。都装?好大一笔经费呢。我们不是个体户,是政府的机关单位。”r

其实他对装电话的事早就有看法。其他的科长们也是意见纷纷。市直各公司别说经理级的,就那些小科长什么的哪一个家里没有电话?偏偏市社机关做不到。r

张主任大会上说实现微机联网现代化管理,计财的老隋在台下就小声说,扯淡,家里能装部电话也就算现代化了。说马思远你是科头儿,应该替弟兄们说话。马思远想提却没提,管这多闲事干什么。炒豆大家吃,砸锅一个人认账,长眼的不会去讨那个没趣。r

李小宇对电话一事依然愤愤,说:“算了算了,大哥你还是自己干吧,何苦为别人瞎忙活呢。”r

马思远说:“咦,怎么是瞎忙呢?这是工作。”心里的不痛快无法对外人说起,他赶忙转移了话题,说:“吕涛这家伙还很听话哩,不让他们来还真没来。说实在的,我一个大活人为什么要人陪呢?”r

这话说得有些毛病,让李小宇和石芸二人听着不自在。石芸脸儿红了。好在李小宇生性豁达,也明白马思远说的是另回事,便说:“马大哥你是客户,他们就应该陪好你。吕涛是个玩神,他在公司的任务就是陪客人玩。陪不好,吕湘还不训他?”r

马思远说:“吕涛这活儿可真好,除了吃就是玩。”r

李小宇说:“可没那么简单,这活儿不是那么好干。客户什么样的人都有,吕涛要是玩大了,客户可就玩跑了。马大哥,不是我多话,你是不是对吕涛的玩法有点看法,觉着吕涛没正事?”r

马思远笑一笑没置可否。李小宇可真是个聪明人。那个吕涛,他是怎么看都不顺眼,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吕湘怎么有这么个弟弟。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小手冰冰凉在公司里是干什么的?”r

“谁呀?”李小宇不知道他说的是谁。r

马思远哑然失笑。小手冰冰凉是他给人家起的绰号,除了杨建军是谁也不知道,这样问人真是个笑话。于是就把见过小手冰冰凉的事儿说了。r

李小宇听后说:“这人我不认识,怕是雇来的吧。”r

马思远听说是雇来的,眉头就皱了一下。这细小的动作没逃过李小宇的眼,忙说:“马大哥,石芸可不是雇的。我是看她不错,就把她接来一起玩玩,绝无他意。放心吧。”r

事情让李小宇捅破,马思远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别误会,别误会,石芸是个好姑娘,和小手冰冰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