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大商潮全文阅读 > 第三章 大家齐动手,积极编圈套(1)

第三章 大家齐动手,积极编圈套(1)


马思远一行下飞机时已近黄昏。r

路上,司机小苗说这些日子双湾闹哄哄的可热闹了。马思远他们走后的第二天,港上来了一艘俄罗斯船。船上装的全是伏尔加轿车。港监不许船进港,海关边防如临大敌,谁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有人说好像与供销社有关,市里把张主任叫了去。张主任回来后把各公司头头挨个提溜着问了一圈,都把脑袋晃出水来。张主任向市里汇报后仍是不放心,又亲自坐车挨家巡查了一番,没事。机关这才消停了。现在那艘船儿好像还在外锚地锚着。r

马思远好纳闷儿,这才几天的时间,市里竟然出现这么大的新鲜事儿。凭着早已养成的新闻敏感,他觉着双湾这一处平静的港湾,似乎在孕育着一场大的风暴。是什么?说不上来,只是有这种预感。r

机场距市区有一段路程,待回到市里已是灯火通明。马思远在离张主任家不远的一个路口下了车,吩咐小苗把几个人挨家送回去,然后再回来接他。上飞机前他给张主任去了电话,张主任推掉所有的应酬在家专门等他。r

张主任认真听完汇报,说:“这样也好,集思广益。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市里有个会。后天,后天下午开党委会,顺便把这事也议一议。”r

马思远从张主任家里出来上了车,小苗说,刚才他去对面小铺去买烟,看见夏德志骑车过来,见车停在楼下,掉头又走了。夏德志没看见他,他也没招呼。马思远“嗯”了一声。夏德志那个鸡毛腚肯定要跑来,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这家伙不像个活猴一样上蹿下跳,那他就不是夏德志了。去吧,有什么?该说的都说了,也没什么可怕人的,大不了把那套行头当回大事奏上一本。怕什么,徐万山不会傻到四处张扬吧。r

于霞下午接到市社办公室的电话,说马思远傍晚回来。下午下了班,她跑到市场买了条大鲅鱼和一斤五花肉,包了鲅鱼饺子,又炒了四个小莱,哄着儿子大海在家等。r

大海早就饿了,喊着要吃饭。于霞说:“等等爸爸。爸爸从深圳给大海买了好东西。”r

大海说:“我要枪,我要能冒火还带响的冲锋枪。”最近,这种电动玩具很流行。大海早就嚷着让买一支,于霞一直没舍得买。r

马思远凭工资吃饭,日子过得五紧六紧,天天盼着发工资。前几个月才调了工资,马思远能拿一百出头,于霞也有八十多元。两人加起刚够二百元。市面上早就流行二十一寸的彩色电视机,他们依然盯着十四寸的黑熊猫找乐子。电视里天天有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童声童气喊:“二一八八,松下电器。”于霞偷偷去交电商场看了一下,四千多。全家人扎着脖不吃不喝也得两年。吓得她回家没敢和马思远说。其实马思远也去看了,同样也是灰溜溜地回来了。于是,每当童声响起时,他必定唱上一句“咱,买不起——”。于霞觉着奇怪问他,说了,俩人都说了,夫妻二人好笑了一顿。再响起时,二人男女同声高歌“咱,买不起——”。r

门锁响,于霞跳起来去开门。果然是马思远回来了。r

大海跳着高问给他买枪了没有?马思远面呈窘色,从包中掏出一双胶底面上带有碎花的小鞋举在空中:“多漂亮的小花鞋!”大海只瞥了一眼:“我要枪。”两只小手去翻包。r

包里除了几本书和牙缸牙刷一条洗脸的毛巾外,再就是多了一大把酒店里专用的一次性牙刷。r

大海好不高兴,嘟着小嘴眼含泪花说:“爸爸,我要枪。”r

在深圳逛市场时,马思远很留意。枪是有的,价格也比双湾便宜多了,但还得六十多元钱。咬牙跺脚下了几次狠心,最终也没舍得把钱掏出来。杨建军当时就在一旁,见状说买吧,你要是舍不得钱我来买,就当是我这个当叔叔的给孩子送个礼吧。马思远说算了吧,你小子工资还没我高呢。拖着杨建军就走了。见儿子这个样子,他就有些后悔,心中十分内疚。妈的,不就是六十块钱吗,大不了再拿起笔来打几个夜班划拉几篇文章,不就有了吗?r

于霞很理解他此时的心情,抱起儿子说:“大海乖,大海懂事,大海给爸爸煮饺子吃。”r

于霞唱民歌出身的,声音很清脆,音质极好,哄孩子也自是大有用场,顺口就填词作曲哼了起来。大海这孩子的基因成分大概是母系多一点,也偏爱音乐,一会儿的功夫,就忘了枪的事了,跟着他老娘屁股后面拿腔作调地唱起来。r

马思远如释重负松了口气,去卫生间净了手,便在饭桌边坐了下来。r

于霞的厨艺很不错,饭菜做得色味俱全。马思远向来引以为豪。人前曾炫耀:“我老婆做饭天下第一。”美得于霞天天变着法子做好饭给他吃。数日不曾尝到于霞的手艺,还真有些垂涎三尺。喝几口小酒,夹几筷小菜,品着鲅鱼馅水饺,看着于霞母子乐呵呵的样子,马思远心里那个美呀,还是家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