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一看,马思远着实吓了一大跳。r
夏德志站在舞池中央,脸红脖粗涨头涨脑,一手卡腰一手攒着话筒在那里“拿青春赌明天”。r
沙发上除了李大龙吕涛一伙外,还散坐着几个小女子,都在观赏夏德志耍大欢儿。r
见马思远他们回来,大家都站起来。夏德志也就不那么豪迈激昂了。马思远见大家如此客气也不好说什么,便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又对夏德志说:“尽兴,尽兴。”心中十分好笑:这家伙,快五十岁的老炮了,还他妈的拿青春来赌?r
夏德志见马思远如此说,便很潇洒地吼了一回。r
大家热烈地鼓掌,一个小女子抓着一把鲜花跑过去献给他,还在那疙疙瘩瘩的腮帮子上狠狠地啃了一口,夏德志脸上就多了一个红红的圆圈圈。r
夏德志把话筒塞给那小女子,拿着一把鲜花兴冲冲地跑到马思远面前,哇哇啦啦口齿含浑地对坐在马思远身边的小女子说:“你的,伺侯好我们的领导,吕老板奖赏大大的有!”口气向日本人似的,又谄媚地朝吕湘做了个笑脸。r
坐在马思远身边的小女子把软软的小手搭在马思远的手背上,“领导,咱俩合唱一首好吗?”声音很甜又很软,象高梁饴糖一样。马思远忙把手抽出来朝夏德志挥了挥说:“老夏,外面有歌舞,去看吧。”夏德志再三交代一番,拥着那小姐和李刚一起去了。r
马思远这人天生不善歌唱。上小学的时侯,每逢音乐课便很卖命。他很喜欢风琴里奏出的那美妙的旋律,扯直了脖子拼命地喊。糟糕的是嗓子很不争气,没等下课就发不出声来。音乐老师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让他张开嘴看了看,摇头说,不单五音不全,要命的是声带还短。让他伤心了许久。音乐老师心眼好,为人善良,名字也好,叫毕记本。至今,马思远还能想起他的音容笑貌。r
小女子盛情相邀,吕涛一伙跟着起哄,马思远很难为情地站了起来。唱什么呢?总不能唱“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吧?他很费踌躇,想了一下,终于想起一首来,问道:“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吗?”r
别看他不善歌唱,但这首歌曲却是烂于心。在农村劳动那几年盛行吹口琴,几乎是每人都有一把,什么单音重音各种音的都有。一人一个小手帕包着,吹完了甩甩口水仔细擦一擦,然后包起来,装进纸板儿做的口琴盒里。不知是谁从哪里淘来一本缺头少尾的《外国民歌三百首》,里面就有这首歌,大家都学他也学,就这样学会了,至今不忘。可惜的是学得是谱儿,词呢?却从敢放声唱一遍。r
屏幕上已出现俄罗斯那如画的景色,音乐奏起。r
小女子与马思远并肩而立。那女子很大方,伸右手握住马思远的左手。马思远慌慌地把手抽出来,将话筒从右手倒到左手,抬起,送到嘴前半尺。右臂垂下紧紧地攒着拳头。r
音乐字幕已进入正题。马思远张了张嘴开始唱,声音不大还有点怯怯的。旁边的小女子用手摇了他一下,歪头斜脑边唱边向他一下一下地点着头。那动作太熟悉了,当年毕记本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意思是:同学们,跟我来,大家一齐唱!眼前的小女子变成清癯和蔼可亲的毕记本老师。马思远倍受鼓舞,憋足丹田之气放声吼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嗓门之大,把自已都吓了一跳。掌声响起。他觉着嗓子有点痛,还甜甜的,糟糕,声带又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