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秦究竟多彪悍全文阅读 > 第6章 五张羊皮换来一位绝世奇才 (1)

第6章 五张羊皮换来一位绝世奇才 (1)


  称霸的时机没到,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秦穆公知道自己现在的任务,是要苦练内功。

  秦国大了,秦国强了,但是秦国还缺人。

  一个领袖人物英明不英明,就看他有没有好的辅佐。齐桓公是秦穆公的仰慕对象,不错,论心智、论抱负,秦穆公都可以与齐桓公比一比,但是齐桓公关键一点是有人才啊,那就是管仲。

  而秦国的管仲在哪里?

  没有。

  因此,选贤任能,就成了秦穆公要练的第一内功。

  秦国地处偏僻,人才稀缺,要找合格的相才,就要对山东士子敞开大门。

  开门纳贤,在我们今天不觉得稀奇,但是在春秋时代,不大容易。各诸侯国用人,都在本国的宗室里边找,要是用“外国人”,老贵胄就要不满意。

  ——敢用外国人的国君,我能把你扶起来,就能把你推下去。

  有的国君大胆起用了外国人,遭到贵族势力反对,最后被弄掉了脑袋的也有。

  秦是新兴国家,保守习俗相对小一点,但也不能硬来。秦穆公不事声张,让负责去晋国送彩礼的特使公子絷,到了晋国以后,好生暗访贤才。

  公子絷不辱使命,果然带回来了贤才,并且牵连引荐,终于引来了一位“秦国的管仲”。

  这就是著名的百里奚。

  百里奚这人,半生寒微,择主不遇,只落得漂流江湖;但他能忍心耐性,等待时机,最终得到明主赏识,一跃而成卿相,其传奇经历和励志的成功,可与姜太公有的一比。

  他的传奇,内容写一大本“百里奚那些事儿”都够,这里只能简单捷说。

  百里奚早年是苦命人,生年不详,连老家是哪里的在后世都有争论,有的说他是宛(今河南南阳)人,也有的说他就是虞国人。

  他自幼家贫如洗,年过30以后跑出去找事做,老婆杜氏杀鸡炖汤给他饯行,家里连柴火都没有,只得拔掉门闩当柴烧。此后,他到过齐,到过周,行过乞,养过牛,总之是颠沛流离,折腾不已。

  在流浪途中,他结识了一位齐国人蹇叔,也是个不得伸展的人。两人辗转来到虞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可巧是蹇叔的好朋友,便推荐百里奚当了虞国的中大夫。蹇叔不看好目光短浅的虞公,便与百里奚分了手,到宋国乡下耕读去了。

  虞公果然是糊不上墙的稀泥。

  虞国被晋献公“假道”给灭了以后,百里奚随同虞公做了俘虏。有人向晋献公推荐百里奚,但百里奚表示,只要虞公还活着,就不肯另事新主。即使虞公死了,也不打算做晋国的公务员。

  不变节,那就只有屈辱的身份,百里奚沦落成了与奴婢、仆人一样的贱奴。

  秦国的特使公子絷,就是在这个当口,获知了有个才干超群的百里奚。

  发现百里奚的过程,很曲折。先是公子絷从晋国带回一个奇人公孙枝。这公孙枝说来还是一位嬴姓的本家呢,是从秦国岐这个地方流落出去的,在晋国游历多年,没找到出路,就在当地做了老农民。

  即便当老农民,他也非凡人。他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双手握双锄,双锄能同时入土,可达尺余深。公子絷路过时见到,一惊,正要搭话,不想大胡子却先发了话,一语道破了公子絷“猎头特使”的隐秘。

  于是这美髯老农就做了“海归”,被公子絷带回了秦国。在秦穆公座前,公孙枝力荐百里奚,说百里奚才是一位能辅佐霸业的真贤士。

  当时,百里奚正被囚禁在晋国的国都绛城(今山西翼城、绛县之间)。可巧晋献公把妹妹嫁给秦穆公,百里奚就是新媳妇随嫁队伍中的一名“媵臣”(陪嫁臣仆)。

  其实百里奚根本就不是他的本名,“百里”是姓没错儿,“奚”却是奴隶之意——这跟现代的仆佣叫做“张妈”“李妈”差不多嘛。

  这事情本来就要水到渠成了,不想百里奚在临行前却逃掉了。逃跑的动机不详,据说是深以为耻而跑的。一跑就跑到了宛。宛这个地方是楚国的边境,楚国猎户见他酷似卧底,就把他当间谍给抓了起来。

  百里奚连忙辩称:“我乃虞国人,亡国了逃难出来的。”

  楚国人问他有何特长,他答:“会养牛。”

  楚人便叫他养牛。以往的漂泊经验这时候起了作用,他养的牛,比别家养的牛都壮,很快声名鹊起。连楚成王也知道了他是一位劳模,便当面召见,又任命他为“圉人”(也就是弼马温),叫他到南海牧马。

  秦穆公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听到百里奚的下落。

  穆公求贤心切,准备以重金将百里奚赎回,可是公孙枝却表示反对,说:“您这样做,反而使楚国知道了百里奚是稀世人才,他们还能放人吗?”——这倒也是!接着,他给穆公出了一招。

  秦穆公从谏如流,就派人去对楚国人说:“吾国有媵臣百里奚者,逃至贵国,吾国欲将其逮捕归案,请以五张黑公羊皮(五羖羊皮)赎回。”

  楚人不疑有诈,欣然同意,做了这笔亏本买卖。

  百里奚到了秦国后,秦穆公迎于郊外,亲自为他打开了囚车之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

  百里奚辞谢说:“我乃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

  秦穆公说:“虞君不用您,所以亡了,非您的罪也。”

  随后,秦穆公便与百里奚促膝谈论国事三日,十分投机。穆公这下感到如虎添翼,大为高兴,要封百里奚为“上卿”,授以国政。

  这时候,百里奚已是70多岁的高龄老人了。

  一部失意者的流浪史到此结束,百里奚终于修成了励志的正果。

  百里奚不忘旧谊,又向穆公举荐了蹇叔。他说:“我游齐、游周,曾经两次听从了蹇叔的劝告,躲过了灾祸;第三次没听他的,就遭遇了虞国的灭亡而成为奴。蹇叔之识,无人可及呀!”

  穆公便派人携带重金,去宋国请来了蹇叔与其子西乞术。

  与蹇叔一谈,果然是英才,穆公就分别封百里奚和蹇叔为左、右庶长,位列上卿,并称“二相”。

  百里奚是秦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来自山东列国的“客卿”,开了一代新风。他出身于草根,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当时秦人都愿亲切地叫他“五羖大夫”。

  这位五张羊皮大夫,相秦不过7年,但声望极高。到后来商鞅变法时还有人评价,说百里奚做秦国的相国时,“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中国,不从车乘,不操干戈。”

  也就是说,他出门不坐车轿,天热不打伞盖,在首都大街上行走,没有护卫队随行。

  好官一位呀!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也是为后来秦孝公开门招贤纳士开了先河。

  令人欷歔的是百里奚老妻杜氏的遭遇。自从百里奚出游以来,转眼间也有40年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杜氏就独自带着儿子孟明视,艰难度日。

  后来母子俩被迫逃荒,辗转来到秦国。她听说百里奚做了相国,起初还不大信,在街头偶然望见,也没敢相认。最后杜氏想办法进相国府做了洗衣妇。一次,趁着百里奚欣赏音乐的机会,她自告奋勇加入乐队,抚琴而歌: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母鸡,烧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一听,大惊失色,连忙起身询问。夫妻俩这才相认。

  秦穆公闻听此事,也不胜感慨。

  百里奚之子孟明视,与蹇叔之子西乞术,皆孔武有力。此外还有一位从本国招来的白乙丙,也是武夫。三人均被秦穆公拜为大夫,号称三将,共同掌管征伐之事。

  至此,秦国将相齐备,人才荟萃,就连天下闻名的相马专家伯乐、九方皋,也跑来为秦服务了。

  这时候秦穆公再转过头来,打量东边的晋国,心里就一点也不虚了。

  开始尝试清扫他人瓦上霜10开始尝试清扫他人瓦上霜

  韬晦了没多久的秦穆公,在当上了晋献公姑爷的第二年秋,就觉手痒,竟然披坚执锐,跃上战车,向老岳父发起挑战。他亲率军队斩将过关,与晋军激战一日,拿下了河西战略要地河曲,踏出了窥伺河东的第一步。

  自此,大秦之黑穗旗矛头所向一直朝东,秦晋两国关系进入了多事之秋。

  令穆公数年间不安于枕的霸业大梦,折腾得他再也按捺不住,大捷过后,他就把都城所在地的雍水,更名为“霸水”。又新起一座宫殿,取名叫“霸城宫”。

  就在翁婿之间即将展开生死较量之际,老谋深算的晋献公出事了:一命呜呼!

  他身后留下的晋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地广人众,猛士如林。可是,山中若没了老虎,山也就不称其为山了。晋献公一死,晋国立刻陷入了长达20年的内乱。

  动乱是由晋献公生前的好色而引起。

  晋献公一生勤奋“播种”,竟生有八子。老婆也多达五个,其中有两对是姐妹。

  大太太齐姜生了太子申生。

  二太太大狐姬生了公子重耳。

  三太太小狐姬生了公子夷吾。

  这大狐、小狐是一对姐妹,来自狐氏部族。狐人属于狄人的一支,世居地相当于今山西中部一带。

  第四、第五位太太,是大小骊姬,分别生了儿子奚齐、卓子。这对姐妹,来自骊山之戎,其心机和谄媚之术非同一般。

  大骊姬生了儿子奚齐,野心顿然膨胀,起了小老婆最容易萌生的夺嫡之意。替儿子夺嫡也就罢了,其手段又极为阴险,以至于千年之下也留有骂名。

  那时在晋国,申生、重耳、夷吾三人素负贤名,百姓都呼为“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