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全文阅读 > 第27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2)

第27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2)


  作为战略海港,大连湾的防御体系也是十分严密的。清国朝廷在这里花了六年时间来修建防御炮台,这些炮台绝对称得上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炮台,它们修建在山上,基座用混凝土加上厚厚的花岗岩石砌成,不仅子弹打不进,炮弹也无可奈何,绝对可以用坚不可摧来形容。而更厉害的是炮台上使用的炮,它们都进口自德国克虏伯公司,炮可以360度旋转,从任何一个方向都能打击到敌人。

  大山岩计算了一下,有这些防御工事帮忙,大连湾方面只要派两个连死守,足以抵御整个第二军的进攻。于是,他心情沉重地叫来副官,交给他一个任务:挑选敢死队。让敢死队员在前面冲锋,用身体挡住炮火,后面的主力再发起猛攻。

  500名敢死队队员很快挑选出来,大山岩来到了他们面前,亲自做战前动员,大家都明白这是去送死的,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吃好吧”,大山岩说道。于是500人饱餐一顿,写好遗书,安排好遗物,把身上的香烟分干净抽完,凌晨四点,他们出发了。

  每一名敢死队员身上都没有携带任何干粮,表示死战的决心。

  敢死队员小心翼翼地摸到了炮台的山脚下,他们打着赤膊,扎着白头巾,号叫着冲向山顶。不是吧,见过空手夺白刃的,还没见过还有空手夺炮台的啊。炮台里的清军打出两发炮弹,落在敢死队阵中,顿时硝烟滚滚,敢死队员被炸得七零八落。

  等这些人爬起来之后,他们继续往山顶上爬!

  离山顶的炮台越来越近了,清军如果此时发几炮,或者开几枪,敢死队就将尸横遍野。他们胆战心惊地往上爬,然而,在那两发炮弹之后,炮台里的清军就再没有发炮,整个炮台一片寂静,让日军百思不得其解。

  敢死队只好继续往上爬,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摸到了炮台底下了,炮台里却依然寂然无声,巨炮指向天空,如睡着了一般。敢死队队员十分纳闷,他们从地上爬起来,犹犹豫豫地爬进炮台,此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又是熟悉的一幕。

  炮台里的清军已经全部不见踪影,里面空无一人!

  两发炮弹,只有两发,这就是清军在大连湾的发炮记录。发完这两发炮弹,他们全部逃跑了。而清兵之所以敢跑,是因为他们的领导——赵怀业早已经不见了。

  要问赵怀业现在在哪里,他已经快到旅顺了。

  当从连顺那里得到桃花浦发现日军的消息后,赵怀业做了一项行动的准备工作——逃跑。先是派人把自己囤积多年的军米运到烟台出售,换成了现银,然后清点家装行李,准备打包。徐邦道向他求援时,他正在大连湾码头督促家丁搬运行李,无暇他顾。而在日军进犯大连湾之前,赵怀业已经上了去旅顺的船。

  日军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大连湾,然而,接下来进攻旅顺就没那么容易了。

  驻守旅顺的是淮军真正的主力——共33营1.47万人。不仅守兵众多,这里的防御体系也是另外一个级别的。旅顺军港前后花了15年时间建造,由德国工程师主持修建,打造成了朝廷军事防御体系的样板工程。敌军首先需要突破17座陆路炮台,它们都修建在陡峭的山上,居高临下打击,当敌军奋力攀登这些险峰时,就算扔块石头也一定可以让他们很帅地滚下山去。此外还有13座海防炮台,陆路炮台和海防炮台的大炮总数是149门(包括重炮、轻炮和机关炮24门),这些大炮也几乎都是先进的克虏伯钢炮,可以360度回转,从任何方向打击来犯之敌。

  如此严密的火力网,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军港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当时西方人在参观完旅顺防御体系后,根据火力计算:即使海面上有50艘坚固的军舰,陆地上有10万陆军同时进攻旅顺,攻下旅顺的时间也需要六个月。

  铁打的旅顺,果然名不虚传!

  为了取得作战的把握,大山岩命令:全军在大连湾休整10天,然后全力进攻旅顺!

  进攻旅顺的任务又落在了乃木希典的头上,他又在组建敢死队,乃木希典向大山岩报告了预备的敢死队队员名单:500人!

  “少了!”大山岩说。于是增加到800。

  “还少!”

  那增加到1000吧。“还少!”?敢死队的人数最终增加到了1500人!

  大山岩已经作好了付出重大伤亡的心理准备。

  乃木希典率领的作为先头部队的敢死队出发了,他们首先进攻的是陆路上的椅子山炮台。这次乃木希典吸取了前几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并没有一开始就强攻送死,他命士兵先把大炮抬上椅子山,形成临时炮台,与对面的清军炮台对轰!一阵猛轰后,日军的炮火终于占据了上风,清军的炮火被压制,敢死队随即发起了冲锋!清军居高临下射击,日军纷纷中弹倒地,滚落山谷,但他们冒着子弹,踏着尸体前进,再次冲锋!然而,山顶的火力还是过于猛烈,敢死队一时无法攻上山顶强夺炮台。

  乃木希典命令:停止冲锋,重新部署。将大炮从正面集中对清军火力进行压制,敢死队则从两侧迂回前进!

  清军虽然占据地形优势,但无法顾及日军的两面冲锋,但这并不是战势落于下风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清军一味地依靠炮台,而没有从炮台里冲出来发动反冲锋的勇气。清军是居高临下向下冲锋,端的是“一阵旋风冲下,杀敌无数”,而日军是仰攻,不利瞄准,不利射击,不利跑动,脖子那叫一个酸。

  冲锋的日军离炮台越来越近了,距离已经不到百米,他们一面开枪,一面不要命地向炮台冲去。而炮台里的清军也终于冲出来了——不过他们不是冲向了日军,而是背山的方向——逃跑!日军成功地强夺了陆路上的第一座炮台——椅子山炮台。

  紧接着,二龙山炮台也被日军用同样的方法强夺。

  而徐邦道率领他的士兵驻守在鸡冠山炮台。

  从金州撤退后,徐邦道重整了军队,主动驻防陆路上最重要的炮台之一。对于徐邦道,乃木希典已经领教了他的厉害,不敢怠慢。他命令敢死队重新集合,而后方也派出了大批量的增援部队,从四面包围,向山顶强攻!

  徐邦道拔刀立于炮台上,他很清楚:他面临的又将是一场失败。无论何时何地,日军总是士气高昂,一往无前,奋不顾身,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他们一定要达到目的。当进攻受阻时,他们的援军总是会很快到来,而相反,清国的士兵,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战,谁值得他们去牺牲性命,他们等待援军就像在等待一个传说一样。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英勇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很快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懦弱、怯战。

  这是两种不同的军人的处境。

  失败并不可怕,大部分的失败是“成功的失败”,为成功积累经验,而有一种失败是完败,一败涂地,一败到底。

  即使我无法改变失败的根源,即使无力去影响别人,我也要让敌人付出流血的代价。一死以殉朝廷,如果朝廷不值得殉,那么一死以殉道,一死以殉战,这是作为军人的选择。

  “发炮!”徐邦道大声断喝,双眼喷血!

  在徐邦道的鼓舞下,日军的前几次进攻被打退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退却的迹象,退回去整理整理队伍,又重新开始往上爬!从进攻金州开始,日军一直在进行这样的爬山运动,不论生死,不计后果,徐邦道又一次面临敌军数倍于己的危境,但这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指挥作战的日军少佐进入了射程,徐邦道指挥炮手瞄准,一炮过后,少佐阵亡,被炸成两截,这是清日战争以来日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徐邦道觉得赚了,在日军合拢包围圈之前,徐邦道率兵突围了。

  鸡冠山炮台的战斗也是日军在陆路上遇到的最强抵抗,随着鸡冠山炮台失陷,其他陆路炮台一个个沦陷了。日军立即向旅顺港口推进,去攻破海防炮台!

  在海防炮台体系中,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黄金山炮台。黄金山紧邻旅顺军港,是进入军港的门户,地势较高,站在黄金山炮台上可以俯瞰旅顺全城。由于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这里修建了整座旅顺军港最大的炮台群,1600名清军在这里扼守。

  日军又在补充敢死队的人数。不过,他们将很快知道,这个行动是多余的。

  因为龚照玙大人出场了。

  旅顺驻军虽然都属于淮军,但由于各自负责海防和陆防,没有统一指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驻军中设有前敌营务处,负责调配各军,也就是说营务处负责人相当于统帅。前面我们知道了,领导叫龚照玙。

  龚照玙是来自安徽的富二代,李鸿章的老乡,他既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也没有参过军,一路靠花银子捐官和老乡提拔。金州失守的当天,龚大人就害怕了,自己坐鱼雷艇跑到了烟台,又从烟台跑到天津,投奔李鸿章。李鸿章见到这位狼狈逃回来的前军主帅,雷霆大怒,一口水也没给他喝,唾沫星子倒是喷了龚照玙一脸:“滚回去!离开旅顺一步即是你死地!”

  见到老领导勃然大怒,龚照玙勉强回到他的办公室。不过在他逃离期间,旅顺港内除了房子,其他能搬走的公共财物基本都被他的下属们搬走了,仓库和办公室被洗劫一空,连控制地雷和水雷的电线都被割走,龚照玙真后悔没在电线旁边立块牌子:电线不含铜,偷了不值钱!

  日军发动旅顺之战后,龚照玙在办公室里坐等战报,人们发现他握住茶杯的手总是在抖。

  当旅顺陆路炮台被攻占的消息传来,龚照玙再也忍不住了,也不管李鸿章骂不骂,带上了海防炮台总兵黄仕林(安徽庐江人)以及白玉山炮台统领卫汝成(安徽合肥人),三个人换了衣服一块跑——都是老乡,路上好有个照应。

  来到码头后,黄仕林带着他打好包的家产独自乘船逃了,由于逃得比较急,船在大海上竟然翻了,黄仕林在海中扑腾扑腾喊救命,被路过的轮船救出。上岸后,他被捕,以临阵逃脱之罪被判处斩监候,不过他的家产够多,后来以三万两银子疏通关节,不仅从死牢里放了出来,还成功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