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秦风云传奇全文阅读 > 第四百七十九回 智者岂做卸磨驴

第四百七十九回 智者岂做卸磨驴


第四百七十九回智者岂做卸磨驴r

眼见秦军丢下的东西越来越多,到得最后甚至还发现了大批的兵器、盔甲,甚至战车,甚至还有不少珠宝玉器!r

“秦军想诱使我们捡拾这些东西,从而停止对他们的追击。大家不要上当,等我们彻底把秦军杀败了,慢慢捡拾这些东西不迟!”茅垣哈哈笑道。r

大军奋起直追,又行了足足有十来里地,来到一座山前,却已是天色黎明了。有那眼尖的,依稀望见山脚下或蹲或坐或躺停留着数百秦军。茅垣大喊一声道:“秦军累得跑不动了!再往前一点,恐怕就是大队秦军了!”r

但觉越走路越逼仄,树林也越来越密,义渠大军却是追到了一个山洼里!放眼一看,但见山高林密,山风呼啸,乌黑一片,煞是惊人!r

霍封道:“坏了,我们莫是要上了秦军的当了吧?”r

茅垣也感到煞是心惊,刚想让义渠军停止追赶,撤出山洼之时,却听山上有人高声喝道:“义渠王啊义渠王,你既然来了,还想出去么?”r

那声音盘旋环绕,空洞刺耳,好似从四面八方同时传来一般,令人难辨方向。r

茅垣大喝一声:“不要自乱阵脚,原路返回!”r

话音刚落,却见无数火苗从四面八方向自己这边飞来,等那火苗近了,才发现那火苗却是一支支火箭。那一支支火箭射在义渠军所在的松树上,松树油性,遇火便着。煞那间噼里啪啦,火光冲天,火光映红了天际。可怜这义渠军在一片火海之中盔甲尽着,左冲右突,自相践踏,就是冲不出火海。大部分不是被践踏而死,便是被大火活活烧死!霍封眼见不好,保着义渠王茅垣冲出火海,逃出去了。r

义渠军被秦军赶出泾河北岸,一时间不敢觊觎秦国。r

蹇于得墨子相助才筹齐粮草,又得墨子献计方才打败义渠国,自是对墨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安顿下来,转念又想:“这墨子在民间一呼百应,影响甚深。他此时是为着保卫秦国,若是有一天他帮助他国对付秦国,那秦国可就危险了!我不如趁着现在要求他入朝为官,为大秦效力,若是他不肯答应,我便••••••”r

想到此地,蹇于对身边的小军说道:“你前去请墨子先生过来。”r

那小军应了一声诺,出去了。r

时间不长,小军过来,对蹇于禀报道:“报告大帅,墨子先生已经走了,这是他留给您的信件。r

说罢将那信件交给蹇于。r

蹇于揽信一看,但见信中只写了几句话:r

我走了,你不用感谢我,更不用想要杀我。我助秦,是为了保秦,如今秦国已经保住,我再留下,便是等着你杀我了!哈哈!r

临行之际,劝君一句——秦国欲强,需能容人——不但能容得下为秦所用之人,还要容得不为秦国所用之人,甚或是秦国的敌人!r

君智谋过人,奈何心胸不宽,恐命不久矣!大秦之乱,恐不远矣!r

此乃数矣,人力所不能止。某助秦拒义渠,本乃义举,奈何杀戮过重,使义渠之兵十去其七,造孽呀,造孽!r

书信看罢,蹇于大叫一声:“我不及此人远矣!”只觉得胸中翻腾,旧伤复发,但觉喉头发热,不知不觉一口鲜血脱口而出,身子一软,一下子伏倒在地!r

蹇于未及回得雍城便一命归西。临终之际,蹇于对杜伊说道:“本帅为了秦国,已鞠躬尽瘁,死不足惜。墨子为秦拒敌,我未加感谢,反生加害之心,被他气死,也属报应!先生主张宽容,本是不错,但他乃是超凡脱俗之人,岂知为官的难处?做一个朝廷大臣,不相信人肯定是不行的,但太过于相信人,对任何人都不加怀疑也是行不通的。我恐怕命不久矣,但我最担心的还是那赵晁、赵鲍兄弟,这二人私心甚重,且专好权谋,总有一天会做出对秦国不利之事。现在他们没有露出任何端倪,我们自然不好采取措施,你且留意着他们,只要他们一有异动,将军可直接除掉他们,切记,切记!”说罢,溘然长逝。r

蹇于尸体运到雍城,躁公见之,心中大痛,也于忧急之下魂归西天。这一年是躁公十四年(前429)。r

躁公无子,赵晁从晋国将其弟赢封迎入秦国。继承君位,谥号秦怀公。赵晁迎怀公有功,被封为大庶长。其弟赵鲍为右庶长,杜伊为左庶长兼大将军,监管军队。赵晁哥哥赵会任驷车庶长。r

杜伊得蹇于嘱托,唯恐赵晁专权,对秦国不利,遂处处与赵晁争权。此人刚强好胜,不争便罢,一旦争将起来,便往往不加掩盖,赤裸裸的直来直去。这赵晁明知他处处给自己争夺,却不行与颜色,自升任大庶长开始,始终对杜伊甚为敬重,朝中大事皆与杜伊商议,等杜伊同意后乃定。使杜伊争来争去,倒像是以一记重拳打在棉花垛上一般,毫无着力之处,渐渐地也觉得没滋拉味起来。r

赵晁明里礼让无争,私底下却频频向众臣施恩,频繁将自己门下安排到军队和朝中的重要岗位。r

杜伊性格暴烈,明地里争强好胜,却不善权谋。在和赵晁争权夺利的过程之中,少不得威逼众臣站在自己的队伍里。朝臣之中,凡违背了他的意愿的,不和他一条路线的,常被他无端当众羞辱,非打即骂。r

朝臣之中有那受了杜伊之气的人,便常常来找赵晁诉苦,或者央他向杜伊说情。赵晁对那些来诉苦的大臣来者不拒,凡有所求,必会尽力周旋,使他们免予杜伊的责罚,满意而归。走时还不忘殷殷叮嘱:“杜将军乃是行军之人,脾气暴躁一点也是正常的。想来他也并无恶意,你切不可就此怨恨与他。我们秦国最近屡被他国欺辱,正是发展壮大之时,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心,共抗时艰,切不可因为小事而误了大谋!我等委曲求全一下,虽是委屈了自己,却是有利于国家。若是大家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就此闹将起来,虽然自己出了气,可是我们的国家何时才能找到出头之日?不要说是你,就是我不也是这个样子?我身为大庶长,官在他之上,却还不是要被他颐指气使,处处受他的气?要是我也想不开,因争权夺利,和他闹了起来,我大秦岂不是乱了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