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四个月的驾校很快就到期了,拿到驾驶证的当天,我便决定去买辆汽车,约上****和胡文才,到县城买了辆既实用又便宜的长安面包车,这将是我们今后探古的主要工具之一。r
在那个年月,在农村,有了汽车是很长脸的事。因此,车开回家以后,就有许多乡邻乡亲来看热闹,对我们评头论足的同时,往往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当然,也有部分人会比较关注:这小子,也没出去打工,哪来的那么多钱啊?甚至有亲戚来问:“文丁在哪里发财啊?一定把我家那小子带出去哦。”r
一番热闹之后,所有的事情也就驱于平静,转眼又到了秋季,丘陵区的浓雾天气为我们“探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样的气候环境浓雾挡住了不远处人们的视线。我们不必担心在山上作业时会被人发现。我们得计划下一步的“探古”事宜了。附近的区域还有很多古墓等着我们去挖掘,所以我们确定了工作路线,先花一个月时间,其一,沿涪江两岸考察,先寻找高标准的崖墓作业。其二,选择离人居住区较远的区域,安全第一。其三,做好考察记录,待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选择较上规模的群墓挖掘。有了这些“作战方针”之后,第二天我、****、还有胡文才三人背上行囊,按计划开始了我们的行动。r
我们选择地势好,基本无人走动的山崖,花了两周时间,一下子被我们找出来30多座汉代崖墓。挖掘这样的崖墓,漫山遍野的树林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树林挡住了远处人们的视线,我们在林中作业,不用担心会被发现。毕竟盗墓是违法的事情,这点,我们都很清楚。r
既然发现了那么多的墓葬,挖掘工作就得马上开展,时间已过中秋,年前得抓紧做点事,我们计划最少得做完20座墓的挖掘工作。r
我们选择了编号为7的墓先挖掘,这座墓离我家不到五公里,来回方便,墓所在的地势很好,应该不是普通的墓。r
我们很专业地挖了一个长一米,宽半米的坑,只用了半天,就挖到了墓道口,与我们预测的一样,这是一座颇上档次的墓,因为用了墓砖封住了墓门。这样的墓,如果很普通的话,一般是没有封门的,大多都是用泥土或乱石把墓门堵上了事。所以我们确定,这座墓的规格是比较高的。但是当挖到中午,准备完全清理出墓道的时候,一个不祥的发现使我们的信心降低到极点,我们竟然在墓门的下沿发现了一个被泥土填满的盗洞,看样子古人先我们一步进去了,里面还留了些什么东西,我们不得而知。r
既然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费了那么多体力,我们还是决定打开墓门进去看看,看还有没有有价值的东西。r
盗洞确是古人干的,堵住盗洞的泥土很紧实,那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做到的。我们很费劲的才把盗洞挖通,然后打着电筒钻了进去,进去之后,不禁给自己的判断给了个全分,猜测不错,非常精美的墓顶雕刻,还有两侧布满的浮雕可以肯定,这是一座富人的墓葬,因为我们挖过很多墓,能有如此精美雕刻的墓是很少见的。记忆中好象只在三峡看到过一次,就是那座我以前发现的崖墓。r
既然已经进墓,即使盗过的墓,我们也不轻易放手。取来探钎探了探土下的情况,的确,土下还埋藏着一些东西,于是清理工作马上展开。幕里面埋的土厚超过一米五,直到天黑,我们才算清理完毕,看样子古代的盗墓者们只选了当时有价值的东西拿走,价值不大的就放弃了,我们竟然还在墓里挖出22个陶俑,2只陶狗,2只陶鸡,1匹陶马,还有陶菜案、陶房、陶制的摇钱树座等陶器,看来这一趟没白干。虽然许多陶器已经破碎成若干块,但捡起来拼凑一下也能拼齐了,这样的碎片虽然价值不大,但能够拼齐了的,也是能卖一些银子的,毕竟这座墓被古人光顾过,能有收获已是不错,即使碎片我们也全部收捡了起来。东西虽然破碎,但是很多,根据几次交易的经验,我估计这些东西也能卖几万块钱。r
从墓里出来,回家已经晚上十点过,能感受的就是山村的平静,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之外,一切都显的那么安静。r
每天去“探古”回来,有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喝酒、吃肉,到吃饱喝足之后,然后补一天的瞌睡,但是今天就不用了,因为这座墓总共就花了一天时间,所以吃饱喝足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休息。r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来到了昨天挖掘的地方。因为在昨天挖掘的墓旁边,还有4座作好记录的崖墓等这我们去挖掘。r
我们选择了一座前面长着几根大树的墓进行挖掘。这座墓埋得很深,墓前又长了些大树,一直挖下去非常的艰难。因为大树挖掉后,下面埋着大量的树根,这样对挖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一直挖到下午5点才把有树根的土层挖掉,随着越挖越深,墓道也逐步显现出来。同样这座墓的墓门也是用很大的墓砖封着。我们用撬棍很熟练地撬开封门的墓砖,然后鱼贯而入,这座墓虽说看上去规模与昨天的墓差不多,但是既没有精美的雕刻,也没有象样的壁画,只是地面上也有厚厚的一层积土,估计土下也没埋着什么好东西。所以我们一下子失望起来,因为这样的墓,肯定不是达官贵人的墓,收获也不会很大。r
胡文才的失望完全通过他那沙哑的喉咙发泄出来:“他娘的,墙面光秃秃的,连点像样的壁画都没有,估计是个穷鬼的墓,看样子老子又白干了!”r
****心态倒好了许多,说:“管他娘的有没有东西,先挖一挖再说。”r
看着这样的墓,我也打不起精神来,说:“少他妈放闲屁!既然进来了,先清理一下再说。有没有东西,挖了才知道,如果没有,也别他妈怨天尤人,哪有那么多大墓让你挖,只要能挖到东西,再小的墓也给他掏空了!”说完,提着探钎便往地上插。r
怀着失望的心情,我们同样按照熟悉的套路对这座墓进行清理。果然不出所料,到晚上三点过墓清理完的时候,只出土了十多个个头不大的普通立人陶文俑(俗称棒棒俑)和两个陶罐,连汉砖都没有一块。这样的陶俑价值很低,当挖到比较豪华的墓的时候,这样的俑我们根本不削一顾。但是今天花了一天时间,就挖出了这点东西,人已经累得精脾力尽了,所以所有挖出来的东西都得带回去。r
第二天一大早就下起了暴雨,根本出不了门,要进行下一座墓的挖掘,只能等到天晴后,但是这场雨一下就是5天,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第六天,等到天气一晴,当天下午我们踩着泥泞的山路又来到了这个群墓,挖掘按计划进行。但是大约到下午四点的时候,放风的****突然跑过来叫我们停手,赶快隐藏。我们刚刚躲到上面的一片林子里,就听到已经挖过的墓前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探出头来一看,在墓的前面站着五个人,正在对着盗洞指手画脚。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原来这些人是由一个农民引来的县文化局文物管理处的人,他偶尔从山上经过,发现了我们挖的盗洞,知道了里面的情况,便马上把这个事情上报到了相关部门。r
我们犹如惊弓之鸟,蹲在树林里大气都不敢出。看来这里的挖掘只能放弃了,否则,被警察逮住,就完了。r
当天我们溜回家中,得等一段时间再行动了,要不然,铤而走险,其结果可想而知。r
我们暂时停止了盗墓,可是盗墓这个事实开始在乡里百姓之间传播。他们说山上有人盗宝,盗走了许多东西,还画蛇添足地描绘起盗墓者的形象来。说是盗墓的是几个什么什么样子的人,还拿着枪,挖到了金娃娃,挖到了金乌龟,还挖走了什么皇帝的脑袋。一时间,盗墓、挖宝成了乡邻街里人人讨论的热点。r
人做事很容易上瘾,我们对盗墓也很快就上了瘾,但是就近的地方已经有人发现了我们盗过的墓,而且乡邻乡亲之间正热议着盗墓的事,那么在这里作业就比较危险。但是巨大的利益驱使我们还是得去盗墓。我们甚至开始相信,那些古墓里面还真说不定有金娃娃、金乌龟或者什么皇帝脑袋一样的东西。谣传使我们有惊弓之鸟的感觉,却同时使我们的探古欲望都在膨胀。我们决定,走远一点,远一点可能还没有那么多人知道盗墓的情况,所以我们选择了离家两百多里地的绵阳近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