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文物比挖文物要麻烦得多,挖了这么多年墓,我们手里的文物非常多,有高价值的,也有低价值的。买卖文物不像做其它合法生意那样,可以大堆批发。只能让人看其中的一小部分,然后任其在当中选择很少的一些买走。毕竟文物不是普通消费品,有句行话叫“货打爱家”,得买的人看上了你的东西才能卖出去,看不上,再好也只能自己留着。r
卖了那么多年文物,我基本掌握了卖文物的规律,也得看人卖东西,根据购买人的身份分类来给他推荐适合他收藏的东西。我简单地给买我东西的人分了个类。r
第一类,外商和企业老板。这样的人银子多,买东西很讲究,只买好的,价值高的,普通文物他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我给他们一般推荐百万以上的文物。但这类人太过精明,成交的几率也不是很高。r
第二类,专业收藏家。这些人很专业,比我们更了解文物的价值,但是都存在一个捡漏的心理,他们往往抱的一个心态是:用最低的价格买最有价值的文物。我给他们推荐较为普通的陶器和青铜器、玉器等文物。r
第三类,普通兴趣消费。这类人是有点银子,但钱不是很多,也有种捡漏的心理,但是对文物的鉴定能力很低,这种人买到假货的几率很高。我给他们推荐价值在五万元以内的陶器和青铜器为主。r
搞了几年时间文物买卖,在成都我的名气逐渐提高,这些买文物的人,各式各样的都有,他们对我的评价是:从来不卖假货,而且价格还相对比较低。t`r
2006年春节刚过,我和美珊刚从埃及旅游回来。这天正在我的办公室里闲聊,忽然有人来访,打开门一看,余丽华带着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站在门外。余丽华介绍:“这两个人找您有事,非得当面谈。”r
我将两个老头让进屋内,美珊给他们泡上茶。r
两个老头在沙发上坐定,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开口说:“我们是收藏家协会的会员,我是于海中,这位是刘洪名。听人介绍文老板有些不错的文物,想来看看,不知文老板是否让我俩见识见识?”r
我知道了来人的目的,这样的人,我见过很多,太专业,典型的二类人物。我不太看重与他们之间的交易。不过这类人虽说产生的价值少,却是我更多中低档次文物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我马上脑子里便定下了给他们推荐的文物。于是说:“二位不要客气,你们需要些什么,先跟我说说吧,我看看有没有,如果有,定让与二位。”r
被称作刘洪名的老头接口说:“文老板有些什么啊,我们都看看行吗?”r
为了卖掉更多的东西,对这一类的人,我一般都用同样地回答方式:“我的东西很多,但不知二位都喜欢些什么啊?如果要,你们大概控制在什么价格范围之内啊?”r
另一个老头余海中说:“只要东西对路,我们还是想看看一百万以内的东西,有吗?”r
“当然有了,不然,你们的朋友也不会介绍你们来是不?”r
我接着说:“正好我这里的货架上面有些东西,你们二位可以看一看,如果觉得行的话,请随便选。”然后我起身把他们引到书架后面的古玩架子前。架子上摆了一些普通的铜镜、陶俑和陶马等文物。r
两个老头很快显现出他们的专业水平来,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每件东西都仔仔细细地观看。看了半天,又窃窃私语了半天,那个叫余海中的老头问我:“请问文老板,还有更好点的吗?”r
我估计他们也看不上架子上的那些东西,便说:“东西当然有,不过今天不行了,要看的话,得明天来,我给你们准备好。”r
两个老头见不能马上看到其它文物,显得很无奈。只得相约第二天在来看货。r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两个老头便来看货。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陶俑、陶马、陶罐、青铜镜子、小型玉器和古钱一类的东西。因为估计不到对方的消费兴趣,我还给他们准备了两件价值在几十万元左右的镏金铜壶(这是我对文物的定价,比市场价低了许多)。为了方便他们选择,也准备了一大堆,足足装了一大纸箱子。r
坐在沙发上,两个老头看着满箱的文物,兴奋得像两个小青年。不过短暂地兴奋之后,又恢复了专业的本质,掏出放大镜来挨件挨件仔细地看,翻来覆去地看。r
最后,两个老头都把目光聚集在两件镏金铜壶上面,一人一件仔细地看,看了壶外又看壶内,还不时拿在鼻子上嗅一嗅,不停地窃窃私语。这是买我文物的买主一贯的一个动作,用他们自以为专业的鉴定技术来认识我的文物。看吧,不管你怎么看,你看得越仔细,你兜里的钱就越想往我身上跑,我这么想。r
这两件镏金铜壶都是绵阳崖墓出的东西,我知道,这东西如果在合法条件下拍卖的话,任何一件都超过两百万元,但是在我的手里卖出去,两件加起来也只能按几十万元来卖了。r
余海中看得很认真,并不时用手抬一抬鼻子上的金丝眼镜。r
两人窃窃私语好一阵后,刘洪名伸手将一件约两根筷子长的陶马托在手里,也从衣兜里掏出一双老花眼镜戴上,翻来覆去地看。看我在一旁直直地看着他们,又赶紧把陶马放下,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一盒烟来,给我递上一支,点上,然后说:“文老弟啊,我看你这些东西还不错。这样吧,以前听朋友们介绍说文老弟从不卖假货,而且有非常高超的鉴定手段。老哥我今天既然来了,是不是文老弟不吝赐教,教我们两手?”r
我听得一愣,说:“呵呵,老先生客气了,我也仅是略通皮毛而已。关于鉴定,还真说不上。”r
刘洪名又伸手摸了摸陶马,然后又指了指陶马的脑袋,说:“文老弟,这东西对路吗?”r
我微微地点点头,说:“既然你的朋友介绍你来,你应该知道我没假货的。”r
“那是那是,不过说实在的,你这样的马,以前我们就买过,可是到了最后,给认定为高仿。今天我看到你这匹马吧,感觉上是有一些不一样,却又讲不出哪里不一样。”r
我心里在想:看来这两个老头是来套技术的了。不过也没关系,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买主越专业,我的东西越好卖。跟他们说说其中的奥妙也无妨。r
于是我呵呵一笑,托住陶马看了看,说:“其实,古玩吧,还就得凭感觉来捡。如果一件东西你第一眼就看着碍眼,那么细看了之后也不一定就有什么好结果。”r
我轻轻将陶马放在茶几上,接着说:“汉代的文物,陶器为主题。数量大,品种多,规格也众多。单从陶器的形制上是不能确定一件东西是否到代的。汉代的马各式各样的都有,不能说以前看到过的就是真品,没出现过的就是假货。”r
“那,文老弟,你是怎么来看的呢?”r
我看了看两个老头,又把陶马捧在手里,说:“其实很简单。汉代到现在毕竟已经两千年了,文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很多特征必须经过时间的沉积才能显现出来。就拿这匹马来说吧,一眼看上去,其陶质便是经久年月才形成的。这是一匹上过红的陶马。”我将陶马举高,用手指了指陶马身上的残留朱砂红,说:“你们看这个红,在鲜艳中透着暗白,用手一搓,内外颜色一致。这便是时间的积累。如果是一件仿品的话,可大不一样。轻轻地用手搓一下它的着色,就会发现色泽是新的。”r
刘洪名不住的点头,说:“是啊是啊,文老弟说得很对。”r
对文物、古玩,我始终有着连绵不断的兴致。谈到古玩,我便兴致高涨,收不住缰来。接着说:“还有,你刚才不是说第一感觉吗?”我用手在陶马背上摸了摸,说:“看文物第一感觉很重要,任何文物,第一眼就要看出它存在的时代特点显现的地方。你仅看这上面布的一层钙化水沁斑,用手抠的话你会发现其结构致密,即使有些气泡,也都是些大气泡,但形成气泡的‘马牙’质同样结构致密。”r
“什么是马牙质?”r
“哦,这个嘛,马牙质是我们农村的一种称呼。”我用手指了指陶马背上的水沁斑,说:“就这上面的一层,这个实际上是一种碳酸盐,一般只在陶器或瓷器还有石器表面出现。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才可以产生。我们农村给它叫着马牙石。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自然沉积的水垢。没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不可能形成的。”r
刘洪名显然受教,不停地点头,又伸手接过我手中的陶马细细地看了起来,还不住地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