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盗墓风云全文阅读 > 7 船山玉人 1

7 船山玉人 1


本书有大量盗墓和文物图片,请登录作者QQ空间查看,QQ:369946741.读者QQ一群:36787788;二群:109459638r

在考古队打工两年,除了比较满意的收入之外,我学到了一门技艺:考古。但是这样的技艺再高操,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一无所用。因为针对考古那是国家的事情,国家相关考古单位的人,再孬他也合法。民间对考古有研究的人,再优秀,那也是民工或者盗窃贼。所以考古技术对公家的人是有益的。对民间的人一无所用。r

好景一般都不会太长,春节回到家里,一场恶病花掉了我这两年的全部收入,长达两个月的住院治疗让我失去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年后,打工的队伍早出门了,要再出去就比较艰难,那么只能留在家里务农。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从心里讲是没有意义的。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想考古队,去回忆那些古墓、古墓里的各种文物,和若隐若现古人的召唤。还有那个美得经常让人无法入眠的岳美珊。r

做了两年的考古工作,突然停下来,实在有些不适应,整天地想考古队,想考古队的经历,想挖到大墓时的兴奋。r

呆在家中,除了家中的农活之外,剩余的时间便用岳美珊留下的几本书打发日子。r

猪 毛算得上够哥们儿了,我没能回考古队,他在医院里陪着我,竟然也放弃了回考古队。因为都留在家里,所以我们又回到了以前那种生活,做农活、杀猪卖肉、还有打牌、小剂量的赌博。只要是晴天,我们几乎都骑着自行车驮着一大筐猪肉行走于乡间的田间小道。漫山遍野都可以听到我们扯破喉咙的吆喝“割肉咯!割肉咯!”r

家乡在任何人眼里都是美的,再熟悉不过的那山、那水、那条土公路,还有那整天挂在耳边的乡音。所以在家乡永远也不会觉得烦闷。你不必去考虑思乡之苦,也不必去考虑父母那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所以这样的生活虽然贫穷,以然快乐。r

转眼又到了夏季,我不禁想到,岳美珊又放假了,估计又到考古队了,看不见我,她会想我吗?r

我又开始自卑起来,想想岳美珊,那是自己的美妙梦想而已。她是城里的千金小姐,有着高贵的气质与修养。我,不过是个穷得掉渣的打工崽子而已,她想我是不可能的。我再一次渴望着自己能够发达起来,能够富裕起来。我幻想着自己开着豪华的汽车,穿着时髦的服装出现在岳美珊面前。r

清早,时间还不到6点,天已经大亮了,起床之后坚持做完每天必做的一百个俯卧伸,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正靠在屋里的墙壁上练习倒立,****已经在门外叫喊。进门来,****显得心事重重。等我把饭吃完,****吞吞吐吐地说:“有件事我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做?”r

我看他那副想说又好象开不了口的样子,便说:“我说猪 毛你今天怎么回事?从来没见你说话这么不爽快,有什么事你说吧。”r

“……是这样的……,……我想了一下,我们老这么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事,得找点事做。”r

我说:“你是不是想好什么了,说吧。”r

“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长处利用起来,我们干了两年多的考古的事,虽说不在考古队呆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继续做下去。让我们学到的东西为我们创造财富。”r

我很疑惑:“那要怎么干?”r

****看了看我,长长的吐了口气,之后说:“……我们去盗墓。”r

一听这话,我先是一惊,然后很快被这个建议吸引住了。r

“盗墓?这的确是个很特别的建议,怎么盗?盗出东西来往哪儿卖啊?”r

猪 毛看我不反对,便来了精神,说:“我姐在省城一家古玩店打工,要卖东西我们可以找我姐,听姐说,那一行赚钱得很,他们老板花50块钱买了一个碗,转手卖了两万,你说这赚了多少钱啊?”r

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于是说:“你跟你姐说过我们在考古队挖到的东西了吗?”r

“说过,我姐说一块画像砖最少也得卖两百块,陶俑根据大小和造型价格各不一样,得看货给价,除了不值钱的棒棒俑,其他陶俑比墓砖价值高多了。如果有青铜器、玉器或者金银器,价格更不得了。反正只要是老东西,他们老板都要收。”r

我盯着 ****,又是好一阵没有说话。的确,我们有找墓的经验,如果这个经验可以得到利用,那是肯定可以挣到钱的。但我还知道盗墓并不是怎么好作为,一旦被抓住,肯定得判重刑。但现在****说他姐的老板花了五十块,却卖了两万块,那是什么概念啊?对我来讲,我需要的是钱,有钱了才能做另外的一切。于是我想了想,说“那好啊,说干就干,这个事情虽然有风险,但是可以做,俗话不是说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走弯路不富吗?我们去试一试,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干,卖猪肉一辈子我们也翻不了身。我们今天就好好合计一下,怎么去办这件事。”r

一番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先选择比较容易寻找,而且很容易挖掘的崖墓作为我们的发掘主要方向。因为这两年在考古队我们挖掘最多的便是崖墓,对崖墓的探寻和挖掘有了很深的认识,也获得了较多的经验。还有,崖墓是在岩石里面打洞修建的墓,相对于其它墓来说,要坚固很多,不易垮塌,也比较安全。况且,崖墓的年代较远,埋藏也很丰富。r

崖墓是我国汉代盛行的一种特有的墓葬方式,俗称“蛮子洞。”从许多资料的记录表明,崖墓大致兴盛于西汉文帝刘恒之后。因刘恒是个以勤俭节约著称的皇帝,其在位时即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的丧葬约制。在他死前更是立召要求丧事从简。“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出行皆瓦器。”大约是崖墓的起源。至此,平地起庙,大修陵墓之风骤减。因山为藏,开山凿石为坟之葬制大兴。全国各地崖墓的葬俗盛行,这种成本底,亦不耗费良田的丧葬习俗在我国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崖墓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r

不过古人始终是信仰轮回的。因此,在各种墓葬里面,各种随葬器物还是有的。特别是崖墓盛行的时期,正是我国推行厚葬的一段时期,虽然不占用良田,但是各种崖墓里的埋葬依然很丰富。我们知道,汉代墓葬里面,主要获得的还是大量的陶器(瓦器),这是我们考古两年来获得的经验。我对各个时期的墓葬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汉代和汉代以前的墓葬看陶,唐宋墓葬看三彩,明清墓葬看瓷。r

我们决定,先制备工具,包括:洛阳铲、探钎、短把锄头、铁敲、手电筒和装东西用的布包等物品。确定了工具之后,我们即刻分工行动,我负责到铁匠铺里请人帮忙加工洛阳铲和探钎(探钎是我们临时发明的工具,呈T字形,由一根长两米,直径0.8厘米的钢筋做成,一端做成尖,一端上面做成横向的柄,其作用是插入地下,探测地底下岩层和阻碍物的情况。同时探钎还可以搅一些深埋在地底下的泥土出来供我们对泥土的成分做分析。在不方便使用洛阳铲的地方探钎是最好的探地工具。洛阳铲是我们当地买不到的,只能画了个简单图形,让铁匠铺给我们加工。)r

三天后,我们带上准备好的工具、干粮和饮水出发了,准备一试身手。我们直接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座山上,这座山面临涪江,根据其地貌可以推断,山上一定有古墓。我们先来到一座一直裸露在外面的崖墓前,放下工具,进幕看了看。这是一座很常见的汉代崖墓,左右各有两间耳室,靠门的位置同样有用于专门放随葬用的陶马或者青铜马的马坷。接下来我们在这座崖墓的旁边寻找,因为崖墓一般都是群墓,这周围应该还有没被发现的崖墓。果然,在长满杂树的斜坡上爬上爬下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找到了5座同等规模的崖墓。r

这里是丘陵区,山都不高,但山上一般来说没有人走动,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挖掘,不必担心会被人发现。r

其中一座墓在一块台地上面的斜坡上,这个位置相对要宽敞点,墓也要好挖些。我们选了这座墓作为我们开工的对象,只挖一个可以供人通行的小洞。盗墓是个很劳累的工作,不停地挖也很辛苦,我们只挖一个很小的洞,够我们进出就够了。r

挖进去一两米后便看见这是一座用一块石板堵住墓门的崖墓。我们挖的盗洞很小,仅供一人匍匐爬行,而墓门比盗洞要大许多,所以要进到墓里,只能将石板打穿。r

石板不厚,仅厚约十公分。看到自己第一次来盗墓,即将开启我们所盗的第一座墓,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两个人脑子里升腾,面对可能获得的巨大收获,自然激动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