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考古队时我发现那座大墓,那座墓同样埋得很深,虽然考古队的人挖得很少,但我们三个人却足足挖了两天才出现墓口。最后那座墓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价值昂贵的摇钱树、相当于真品一半大小的陶车马、青铜车马和各种金银物品等。因为那座墓是我发现的,当年年底我还获得了两千块钱的奖金。那是座比较大的墓了,越往下挖,我觉得现在挖的这座墓越像那座墓。r
因为这次挖的这座墓埋得很深,“朝口”也很宽,所以也给了我们更多地想象空间。我估计这座墓应该不比我在考古队时发现的那座墓小。r
墓大,埋藏必然丰富,想到这些,便给我们的挖掘带来了无限的动力,我们越挖越起劲。期望给人产生的动力的确巨大,挖掘也没有了疲劳感,不觉间已经挖到了深夜。r
****的想法与我一样,越挖越兴奋,还时不时地停下手中的锄头。回过头来向着我傻兮兮地说:“老文,这座墓里肯定有搞头,这么宽的朝口。”r
我不去理会他,说:“挖哦挖哦,挖开了才晓得,没挖开你怎么估计都难定。”r
足足挖了整整两天时间,到第二天深夜四点过,墓门的直角拐处终于出现,这时,我们已经挖了一个深达十五米左右的一个地洞。r
一种失望随着新的发现而产生,这竟然是座没有用砖或者石板封墓门的墓,墓的门洞全部用夯土紧紧地堆积。夯土又紧又硬,挖掘越来越艰难。我们很失望,没有墓门的墓,估计不会有什么大的收益。因为连墓门都是用夯土封的,连一块破砖也没用到,足以证明这座墓的主人是个穷鬼。要想在这座墓里获得比较大的收益看来比较困难了。r
但搞不明白的是,能花精力做这么大一座墓,却又连一块墓砖都没有用上,这样的墓究竟是穷人的墓还是富人的墓真让人费解。r
不过既然已经挖了两天了,即使是座空墓我们也得进去瞧瞧。r
又辛苦了两小时,我们终于在封墓门的夯土里打了一个小洞通到墓里。r
钻进墓内,四下环顾,果然这是一座很一般的墓葬。不过墓室也算挺大的,没有壁画,也没有象样的雕刻。r
脚下是很深的泥土,由于年代久远而踏得很紧实。这样的墓虽然大,但是我们见过很多,是标准的穷鬼墓。大多数这样的墓连一件随葬品也没有,对于我们来讲,做这样徒劳无功的工作占多数。因为在任何时代穷人毕竟占多数,大多数的财富还是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现在是这样,古时候更是这样。我估计墓做得大但是没有随葬品的墓主人一般都该是些有身份地位,但是没有足够钱的人。这样的人为了脸面,可能会把墓做得很大,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添置像样的随葬品,所以这样的墓看起来规模大,但是却空无一物。r
虽然一看便知是座穷人的墓,但是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钻进来,是决计不能就此罢休的。墓里埋着很深的土,有没有东西还得探一探才知道。取来探钎,密密麻麻地往地上插。r
在地面插了好半天,越插越失望。果然整座墓全部探完,一无所获,很明确,土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埋,甚至连死人骨头都被完全氧化,一根也没有探到。r
****大失所望,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早已被累得满脸绯红,豆大的汗珠一排排往下淌。r
奇怪的是在这么深埋藏的墓里竟然还有生物存在,对面墙壁上爬着一片几十只蜈蚣虫,在电筒的光照下不停地晃动着触须,像是在挑逗我们的一无所获。r
****像是被这些十多公分长的大蜈蚣虫给激怒了,三并两步地走过去,举起手中的铁铲,“啪!啪!啪!”一片蜈蚣被他瞬间便打落在地,有的断成了几节,有的被拍成了烂泥。r
****把铁铲往地上狠狠一插,气呼呼地说:“他奶奶地!这家子也太穷了嘛!害得你朱大爷辛苦了两天,竟然是座空罐子!多多少少也给朱大爷留下点东西做纪念噻!”说完,便“咚”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剧烈地喘着粗气。r
胡文才在旁边估计也是气得不行,在自己的衣兜里忙忙碌碌地收索了一阵后掏出几支皱巴巴的烟卷来。给我们一人扔上一支后,先给自己点上烟,深深地吸了两口后,故作镇定地重复着他那句口头禅:“莫生气,莫生气,弟兄伙出门在外不容易,有一个结一个,共同发财,共同发财。”r
****一听,额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狠狠地说:“还发个鸟的财啊?辛苦了两天,连个鸡鸡都没捞到,你还在想发财啊?”r
胡文才嘿嘿一笑说:“没挖到就没挖到,谁让这家子墓主人这么穷呢,总有机会的。收拾东西打道回府,老子要回去睡一觉,再在这里呆着。生气!”r
我很失望,也很生气,不过我只说了三个字:“拆漂,回。”说完便收拾东西往洞外爬。r
这一次,忙活了两天两夜,我们竟然一无所获。三个人都像被霜打过的茄子瘪了下来,默不作声地往回走,失望完全笼罩着我们。因为失望,所以会感到疲劳,干脆暂时停止船山的盗墓挖掘,乘早船回到家中。r
回到家,天已经大亮,因为郁闷,开始灌酒。胡文才依旧会为酒精的味道而疯狂,一瓶白酒下肚,说话便颠三倒四起来,直到他老婆拿着割猪草的镰刀叫骂着把他从我家带走。他还不停地回头看着我们说:“弟兄伙出门在外不容易,有一个结一个,这样的婆娘可要可不要!”然后在他老婆的一阵叫骂声中摇摇晃晃地离开。r
****今天也出呼意料地多喝了一些,充满了豪言壮语,说:“壮士出征三千回,百炼成钢方成夫,这次不成功,总有一日咱兄弟给他弄几座大墓出来!”r
由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挖到空墓,失败率太高,因此,我们决定提高选墓质量,多选,少挖,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r
在家休息两天之后,我们又回到船山,这里还有一些墓没有挖掘,管它是否有收获,我们都得给它挖掉。r
在船山靠江这一边的山上,比较好挖的墓已经被我们挖空了。再挖,就只能选择陡峭悬崖上面的墓进行挖掘了。这面山的一处悬崖上面,有我们很早就选好的几座墓,我们决定在离开船山之前给他挖掉。r
我们用绳子系在悬崖上面的柏树上,然后吊着绳子滑到悬崖的中间,这里有一座常年裸露的崖墓,远远望去就像山的一只没了眼珠的眼睛一样,这样的环境给人无限的希望与想象。r
我们先钻进这座常年裸露的墓里看看,估计这是远古时候塌方时就裸露出来的崖墓,墓的外面部分都已经垮塌,里面余下的部分象一间没有门的屋子,空无一物。蜘蛛在洞顶布下了天罗地网。r
用树枝扫去蜘蛛网之后,墓内的结构全部显现出来。这是座常见的崖墓,有残留的墓顶卯榫结构的浮雕,是我们见得比较多的墓室结构。这样的墓应该算是稍上档次的墓了。r
稍微休息之后,我们再将绳子拴在崖上的大树上,吊着绳子,开始了这座裸露崖墓旁边的一处土凹上的挖掘。这是我们半个月前在船上沿江而下时就已经发现的一座墓。由于其处于悬崖之上,不方便挖掘。所以我们留到了最后来挖掘。r
远处的江面上不时有一两只打鱼船经过,远远地可以听到打鱼人“哦哦哦”的吆喝着鸬鹚下水捕鱼。除此之外几乎看不到人影。这样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不用担心挖掘时被人发现,放心大胆地挖掘也不会出什么问题。r
挖掘工作按部就班进行,虽然我们都吊在悬崖上挖掘,但是这座墓外面的封土比较松软,挖起来比较好挖,不到半天时间,我们便将墓门找到。r
这座墓仅从墓门来看便知与众不同。整座墓门采用一整块烧制的陶板之门封上。在墓门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纹饰。如此美妙的墓门我们是第一次看到。要不是墓门体积太大,我们会把它搬回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墓内,所以这道墓门我们就不得不毁掉。r
因此,我们用铁锤、錾子很快便在陶制墓门的右上角敲出一个洞来。雕刻如此精美的墓门,就这么被我们毁于一旦。r
钻进墓里一看,三个人都被惊在当场。这是我们接触古墓以来看到的最大的一座墓了。墓室左右宽度超过十米,从墓门到石台的距离估计超过二十米,墓室内地下面积最少也有两百平米。墓顶画满了壁画。两侧的墙上亦是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墓的尽头是一个石台,石台上一口巨大的雕刻精美的石棺材豁然映如眼帘。脚下是厚厚的常年积累的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