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道德经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22章 宠辱若惊 (2)

第22章 宠辱若惊 (2)


  玄宗一心想要在气势上胜过番国,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只得忍气为李白磨墨,捧砚侍立;高力士只得强吞怒火,双手为李白脱靴,并捧跪在旁。李白神气十足,提笔挥毫,一口气书写下了一封陈述利害的大唐诏书,番使读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其实,李白要求杨太师磨墨,高太尉脱靴,并不是为了要羞辱皇帝身边的红人,只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拒绝虚伪逢迎,洒脱自然,置宠辱于不顾。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名利皆你我所欲,如何才能达到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的境界呢?

  首先,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没有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其次,凡事不必过分在意得失、成败,也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人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代女皇武则天将这一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她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达观进取,笑看人生。正所谓“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不正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崇高精神境界吗?总之,真英雄自洒脱,真名士自风流!

  商海逍遥游:

  爱其身者贵人助之

  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意思是说,对于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比天下还重的人,可以信任他,并把天下交付给他。自爱自贵的人,办事脚踏实地,待人接物言而有信,交友诚恳。爱其身,能够洁身自好,才是一个人赢得他人的赏识和帮助的前提。

  很多工商界人士都知道有个名震海内外的“宁波帮”,它的奠基者严厚信还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银行、第一个商会、第一批机械化工厂的创办者。而这个人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不是完全凭着过人的才华,最关键的是凭着他的洁身自好,换来了贵人相助。

  严厚信,浙江慈溪人。他少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辍学后在宁波一家钱庄当学徒。后经同乡介绍,他又进入上海小东门宝成银楼当学徒。严厚信手脚勤快、头脑聪明,不但很快便掌握了熔化金银的技术,连打铸钗、髻镯、戒指、项圈等各种首饰的技巧也能纯熟运用。另外,他还抽时间读书、学画,常临摹古今名家的作品,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后来,在生意中,严厚信结识了他的贵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有一次,胡雪岩在宝成银楼定做了一批首饰。严厚信亲自动手制作,做好后又亲自给胡雪岩送去。胡雪岩给了他一包银子,要他点一下,他说:“我相信胡老爷,不用点。”等他回到店里一数,才发现竟然短了二两银子。他没回头去找胡雪岩索要,也没有将此事告诉老板,而是悄悄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工钱凑在里面,交给了柜上。

  另一次,胡雪岩又在宝成银楼定做首饰。严厚信给他把首饰送去之后,又是没当面数就拿了一包银子回来。回来一数,吓了一跳,竟多出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相当于一个小伙计几年的工钱。然而,严厚信告诉自己,绝不能拿昧良心的钱。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多出来钱送还给了胡雪岩。

  其实,前后两次一少一多,都是胡雪岩有意在试他的品行。很明显,他通过了考试,得到了胡雪岩的赏识。后来,他将自画的芦雁团扇赠给胡雪岩,深得胡的喜爱,并称赞他“品德高雅、厚信笃实”。不久,胡雪岩将他推荐给李鸿章,使他得到了在上海转运饷械、在天津帮办盐务等美差,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后来,他在天津开了一家物华楼金店,开始创业。

  严厚信是洁身自好的人。他真实的成功史告诉我们:“爱其身”是做人之本,它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商运。古代社会是这样,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是这样。

  管理般若功:

  授权一定要选对人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爱护天下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来进行管理了。

  把“天下”托付给谁,将权力授给谁,是管理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且,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授权对象的各种条件,看其是否符合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考虑被授权者的品格与做人境界。若授权非人,则遗祸无穷。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晚年宠信“外表文静、内心暴戾”的神父勒泰利埃,竟使他滥用权力,大肆迫害反对他的教徒,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平民。

  我国明朝皇帝熹宗朱由校,昏庸无道,对宠臣魏忠贤授予不合理的权限,不管魏忠贤启奏何事,他都是一句话:“你看着办吧,怎么办都行!”结果,促使魏忠贤胆大妄为,遍设特务组织锦衣卫,肆无忌惮地杀戮重臣、大将。

  可见,管理者一定要警惕,不要让那些削尖脑袋、投机钻营的人骗取权力,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用人偏听偏信,授权不当,往往会造成大权旁落,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使管理者的活动受到干扰,管理工作计划遭到破坏,影响组织任务、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如果想让授权达到好的效果,必须精挑细选被授权者,被选中的人应具备以下素质:个人品质好,有职业道德,善于灵活机智地完成任务,有自我开创能力及集体合作精神,有敏锐的头脑。其中以个人品质为首要。

  孟老板是北京一家老字号绸缎店的创始人,他就十分善于选择授权对象。

  当时,店里有一个小伙计,是个孤儿,名叫张云德,是别人介绍过来的。这个张云德干活勤快、踏实,做生意也挺有头脑。孟老板对他青眼有加,有意提拔他做大掌柜。不过,这是件大事,而孟老板又是个谨慎的人,于是,他决定先考验一下张云德。

  一天,他让张云德带8匹马去济南田家做一笔绸缎生意,根据路程限定他次日返回。到了傍晚,张云德准时把布进到了济南田家。

  第二天一大早,田老板便将货款付给了张云德。张云德没有数钱就将钱包好上路了。后来,他趁中途休息的时候,悄悄点了一下货款——竟然多出了好多银子!怎么办?他觉得这笔钱应该如数送还给田家,这才是生意人的本分。于是他让其他伙计先回家,自己重返济南。当他把多余的钱送到了田老板手里,田老板不但不感谢,反而责骂了他一通。

  张云德怕影响到老板的生意,不敢争辩,只好忍气吞声。当第三天回到章丘,又遭到了老板的大骂。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里里外外挨骂,他只得把眼泪往肚里咽。

  第二天,张云德的命运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天就被孟老板委任为大掌柜。

  原来,这次事件就是孟老板有意安排的考验,张云德以其洁身自爱的好品行,顺利通过了考验,赢得了孟老板的信赖。

  张云德成了大掌柜后,对店里的生意更是尽心尽力,使得生意日渐红火,而他自己也赚到了更多的钱。后来,他用赚到的钱开了自己的店铺,发展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商。

  世界上许多现象与实质是不对等的,对任何事如果从表面上进行判断会犯错误。更何况,人是极其复杂的动物,有城府、懂谋略、会伪装,因而管理者在选择被授权者的时候,必须透过表面的层层迷雾,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找到一个洁身自爱之人,然后把权力授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