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东方玄幻 > 道村全文阅读 > 道村

道村


  春风吹拂,柳枝抽芽,白鹅展翅戏水,又是一年的农忙时节。

  蕴道湖西岸,万亩良田阡陌交错,三三两两的农夫在泥水中忙活,有的赶着耕牛,有的在犁田,有的正在插秧,你们可以从他们平静的面孔下感受到喜悦和安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田间的小路上,三五成群的稚童诵读着夫子昨日教的三字谣,踏着欢快的小碎步,踩弯苍翠欲滴的尖尖小草丫,从远处的茅檐屋舍走来,向着坐落在湖畔的私塾而去,开始新一天的识字生活。

  清凉的湖风划动湖面,波浪一圈圈波动向远处扩散,浮漂随着波浪在水中上下浮动,渔船随着碧波荡漾上下颠簸,一老叟戴着草帽静静坐在船头,一动不动,面对着湖面垂钓,从远处眺望,老叟和船完美融入到山水之间,没有丝毫的隔阂,就是一幅江心垂钓的画卷,赏心悦目。

  湖岸边,一位年轻的妇人挺着大肚子慢吞吞走在湖岸边的草地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旁边是陪伴的丈夫,不时陪着她,和她一起欣赏着风景。

  “香梅,慢点!”妇人的丈夫看着妇人加快的步伐,十分紧张,却又无奈道:“你肚子里可是有宝宝呀!”

  “瞧你紧张的,没事,我小心一点就是了!”妇人翻了一下白眼,那一瞥颇为风情,瞬间惊艳到他,他的脸的变得殷红。

  不远处,一群孩子呼喊着从学堂的大门里冲出来,拿着风筝,兴奋地往着湖边草地上飞奔而去,后面跟着一袭灰色长袍的中年先生,欣慰地看着前方的孩子。

  “孩子们,慢点!”中年先生大声叮嘱道。

  “知道了,先生!”孩子们中气不足的应答声传来。

  中年先生摇摇头,看着身边安静的男孩,嘱咐道:“虎子,这里你最大,看着弟弟妹妹点!”

  “好的,先生!”

  “那你也去玩吧,不要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童心一点!”

  看着走路稳健的虎子的背影,中年夫子撸着胡子,摇摇头。

  “程大哥!”香梅高兴挥动右手,叫喊道。

  程路露着笑容,远远走过来,靠近两人。

  “香梅,今天咋有空出来走走?”程路亲切地问道。

  站在一旁的陆华身子一脸警惕,不显眼走到两人中间,隔开两人,抢答道:“正好我今天有时间,就着好天气出来走走,养养胎!”

  “也是,出来走走,对孩子很好!”程路倒是满不在意,礼貌地回应。

  香梅瞪了一眼丈夫,没好气地说道:“你还不知道他的性格,要不是我死活拉着他出来,他指不定还在侍弄着他那破丹炉!”

  陆华只能讪笑,不好意思反驳,一旁的程路将头偏向一方,打着哈哈,没有介入两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程大哥,今天怎么放孩子们出来?”香梅看着远处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们,询问道。

  “老夫子说,今天正好是立春之时,孩子们出来也好沾沾春天的喜气,不能老是坐在学堂里,也该是活动活动他们的身体,不然该要憋坏了!所以……”程路自然摆摆手。

  “夫子说的总是有些道理!”香梅赞同地点点头。

  “老夫子应该也在吧?”香梅突然问道。

  “啰,正在湖中的船上钓鱼!”程路指着湖心的船,说道。

  “夫子总是这样有兴致!”香梅嘴角微微一笑。

  “记得我小时候夫子就在这里钓鱼,现在我都人到中年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这门手艺。”陆华感慨万千说道。

  “要不我们登船去看看夫子?”

  “没必要了!”程路指着远处慢慢想岸边飘来的船,摇摇头:“想必是夫子知道我们来了!”

  “走吧!”

  三人整理行装,向着湖岸边数十尺见方的柳树下而去……

  船晃悠悠地靠近岸边,停泊在柳树下。

  三人齐齐作揖,恭敬地喊道:“夫子!”

  夫子背影没有丝毫的动静…

  忽然浮漂剧烈上下沉浮,夫子抬起头,看着澄澈的天空,喃喃自语说道:“你们来了,也不枉我的等待呀!”

  三人面面相觑,细声叫道:“夫子。”

  夫子并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停顿片刻,程路继续叫道:“夫子!”

  夫子仍然一动不动。

  程路脸色保持不变,沉稳地走上船来到夫子身边,眼眸里默默流出眼泪。

  陆华和香梅见此也是奇怪,恍然间大悟,也是心情低落,眼珠含泪,陆华紧紧抱住香梅,安慰着她,毕竟夫子带她是那么的好,可是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程路忍着悲痛,示意陆华带着香梅离开,自己也离开船,匆匆往去往村子里赶,找一些村民,准备夫子的后事。

  湖边,一群孩子们依然在嬉戏打闹,沉浸在放风筝的乐趣之中,四处奔跑,满脸笑容对着这里的事情一无所知。

  阳光还是那么的亮丽,天空依旧蔚蓝,不知道多久的老柳树垂下的柳絮轻抚着夫子的身体,在他四周飘动,慢慢的,慢慢的,绿色变浅,变淡,化为黄色,柳絮枯黄,柳叶飘落在船和湖面,一片片黄叶落在夫子身上,那身影变透明几分,渐渐融入到山水之间,多么悲怆而奇异的画面,令人动容,也让人流泪。

  这是老柳树与夫子,高山流水的故事,哪怕最好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此刻的风景,再美的画,终究只是纸上的东西,镂刻不了物的情。

  青石砖墙砌成的四合院里,身子还是十分健硕的老者挥着锄头,挖着自家院子里的地,一开一合十分自然轻松,暗合天道。

  门外,程路匆匆推开木制的大门,喘着粗气走进来。

  “你来了!”老者继续挥着锄头:“先去喝口茶,歇息一下!”

  “赵老,这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还这样不在乎?”程路有些急切说道。

  “小青,上茶!”赵老停止片刻,微微一笑,嘱咐自家的孙女,没有生气,又继续挖着地。

  程路只得做到庭院里的石凳上,喝着石桌上的茶,看着赵老那慢吞吞的锄地动作。

  ……

  “你呀,还是那么急躁!心不静啰!”赵老看着已经挖完的地,满意地点点头,扔下锄头,到一旁的水井旁清洗,做到程路的对面,喝着身前的茶水。

  “赵老!”程路试探问道。

  赵老摆摆手,胸有成竹说道:“我已经知道你的来意了,你呀就别操心了,你师父他自由安排!”

  赵老从衣袖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程路,继续喝茶。

  “这是你师父临终前交给我的,告诉我在他死后交给你,想不到这么早就给你了,还没有跟你师父还得及喝一杯,真是世事无常呀!”

  程路拆开信件,看着心中的嘱咐,泪水止不住流。

  “你一个大男人,哭啥!今后村里的学堂和整个村子就要交到你手上,切莫辜负你师父的期望!”赵老和蔼地叮嘱程路说道。

  “嗯!”

  “走吧!事办完,老头子就不留你了,回家看看你师父有些什么事交代你的!”赵老捋着胡须,走进中堂。

  学堂书房里,程路整理着夫子的遗物和书籍,看着书桌上的那本《三字经》,回忆起夫子教导顽皮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陆华家,庭院里。

  香梅忍住内心的悲伤,对着陆华询问道:“想不到那么厉害的夫子也走了,今后怕是再也看不到那个不苟言笑的老顽童了!”

  “生死自有天命,不好强求,夫子也是明白个中道理,自然看的透彻,你呀,还是放宽心,小心肚子里的孩子。”陆华安慰道。

  “嗯!”香梅抚摸着肚子,依靠在陆华的怀里,看着天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绚烂的天空迎来夕阳的余晖,漫天的彩霞犹如七彩的丝带横贯天际,烧红天边。

  ……

  夜晚时分,天空下着绵绵细雨。

  屋外走廊里挂满喜气的红灯笼,屋内传来孕妇撕心裂肺的的分娩叫喊声,陆华在外面焦急地来回走动,嘴里念念有词。

  程路静立在一旁,拍着身旁陆华的肩膀,宽慰道:“安静的等吧!你这样来回走也没有用,倒不如坐下来,等着里面的消息。”

  “这个时候我怎么放心坐下来!”陆华没有理会,内心焦急,但也放慢步伐。

  程路转过脸,没有让陆华瞧见他那略显忧愁的脸,旁边帮手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端着一盆又一盆热水。

  雨越下越大,屋檐雨水如溪水流动击打着青石板,忽然之间天空划过一道闪电,一声平地惊雷震动天际,屋内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

  “母子平安!”产婆推开门,报喜道。

  陆华站在门外欣喜不已,从袖子里取出一锭黄金给产婆,走进屋内,合不拢嘴,抱着孩子。

  一旁栏杆,程路看着漆黑的夜空若有所思,眼中流出一丝眼泪,失魂落魄。

  “你这是怎么了?”陆华奇怪看着流泪的程路。

  “没什么,就是高兴地哭了!”程路抱着孩子,将手中的玉佩塞到他的小手中,哭着说:“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努力呀!”

  夜空中的雨越下越小,乌云散去,朝阳升起,一缕阳光照进这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