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大能乡官全文阅读 > 第127章 大戏

第127章 大戏


“搞个工程也要剪彩,选一个好日子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亏我们还担心他们的工期,原来人家根本不在乎,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呀!形式主义真他妈的害死人!”唐左一边埋怨说,一边走向五标段的车,“我要在车上睡一觉,吃饭的时候再叫我!”

山林的主人陆续到达,首先第一个要丈量的山林的主人叫做阿富,张平安也见过,是上次靠张平安解决萝卜滞销问题的种植户,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阿富见到张平安之后,先是问:“张干部,有没有萝卜种子下放?到种冬萝卜的季节了。”

“放什么萝卜种子呀,我不明白?”张平安说道。

“他是问你,你有没有萝卜种子给他种?”南远解释说道:“你给他种子,订好收购的价钱,等他种的萝卜成熟之后,就卖给你,这样子。”

张平安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这样,我是乡干部,不能做生意的,你们知道。”

“最重要的是你有销路,乡不乡干部都不要紧的,”阿富说道,“难道为咱们农民销售萝卜也错了吗?我看电视新闻上都有讲,说某些县市的第一把手还亲自帮农民卖水果卖农作物呢,怎么到了咱们这里就不行了?”

“很简单,因为老张不是县市的第一把手,”南远说道,“打工仔就是打工仔,帮农民卖水果卖农产品这么抢风头的事,只能够由第一把来做,你明不明白?”

“如果第一把手没有门路呢?就像上次那样,乡长书记不出头,如果不是老张,我们就亏大本了!”阿富埋怨道。

“萝卜种子就没有了,萝卜这种东西,市场价格波动太大,特别是在我们这里,公路不通、运费太高,没有什么搞头。”张平安说道,“不过我有另外一种苗下放,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

“什么苗?”阿富说道:“只要有销路就不怕!”

“老张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有销路。人家认识很多大老板,出手就是十万十万的。”南远又在夸大其词了。

“是鸡苗,走地鸡。”张平安说道:“养一两百只走地鸡,好过你种十几亩地的萝卜,而且销路完全不用愁,价格又好。”

“可是要花钱买饲料呀,现在的饲料很贵呢?”

“不能喂饲料,”张平安说道,“一喂饲料就不好了,而且要自然放养,放在山上的竹林下,或者家里也行。”

“那收购价多少钱一斤呀?”

“按照市场价!”张平安说道,“现在一斤起码十五块哦,一只鸡起码两斤重,也就是三十块,一百只就是三千,两百只就是六千哦。两毛钱一斤的萝卜,抵得上三万斤萝卜了!”

“当然是养鸡好了,两百只鸡,搞几担谷米就可以了,”南远说道,“在竹林底下打一个竹棚,根本就不用费神。”

“如果有销路的话,倒也搞得过的。”阿富说道,“不知道怎么个搞法?”

“先把这地块丈量好了,过两天再商量一下好不好?”张平安说道。

“好呀!”阿富高兴地说道,三个人上到山上去,山势有点陡,阿富和南远两人各自抓住皮尺的两头,将皮尺按在山坡上丈量。

张平安就叫道:“阿富,你举高一点,南远你贴到地面,阿富再举高,尺子要成水平……”

“不是这样量的吧?张干部!”阿富迟疑地质问道,“咱们是量山林的面积,不是量天空的面积呀?”

“山林面积是指水平面积、投影面积,不是斜面积,如果贴在地面上丈量的话,这叫做斜面积,不叫水平面积了。”张平安耐心解释说道,“因为树木的生长是与水平面垂直的,决定种植树木数量的因素是水平面积,坡度大,斜面就越大,但是只要水平面积不增加,种植的树木数量也不会增多。”

“是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但是…咱们是农村,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么大,你把面积量得这么少,怎么也说不过去…”阿富结巴地分辨道。

“是呀,老张,咱们这是在量空中,的确也让人难以接受,咱们还是量斜面吧,大家看得到,心里也踏实。”南远也劝说道。

“本来征地款就少得可怜,再这样丈量的话,我们亏死了!”阿富说道。

“阿富,这不是亏不亏的问题,这是一个规范的问题,山林面积指的就是水平面积,这是科学,一码归一码,不能混为一谈的。”

“斜坡面积也是面积了,有一些植物,比如地上的草,是与地面垂直生长的呢?”南远说道。

“我们补偿的是竹木,关草什么事?”张平安说道,“征地的价格归价格,面积归面积,不能混为一谈。就好比我们到市场买卖,价格可以讲,但是称量的时候就不能够含糊,斤是斤两是两,不能把斤看成两,也不能把两看成斤…”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样量出来的面积也相差太远了!生产队分山的时候,量的也是斜坡,现在却量水平面,那我们就亏大本了。”阿富说道。

阿富这话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你生产队时犯了错误,不一定现在也跟着犯错,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很值得同情的。张平安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今天我们就量两个数,一个是水平面积,一个是科坡面积。至于最终补偿以哪个面积为准,等我们请示上级再做决定,”

阿富和南远都同意了,不过工作量就多了许多。但是在各人的努力之下,到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终于还是搞好了。

下到路面,南远指着那块被砍了几棵大松树的风水宝地,问道:“老张,你前几天在那里跺了一脚,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那个墓穴就在你跺脚的地方?”

“你为什么这样问?”张平安警惕地反问道。

“没有什么,我对风水这东西也很好奇,问问而已。”

“没有什么啦,只不过脚底粘了点泥巴而已。”张平安说道。

回去的时候,张平安一个人骑摩托车走,南远和唐左坐在五标段的后车厢,唐左就小声地问道:“南远,咱们挖的那个洞,你确定没有人发现吧?”

“我一个上午都盯着呢?没有人去那边。”南远说道,“丈量的时候我都时不时盯一眼,而且那里用稻草掩盖,不会有人看到的。”

南远和唐左说的是块风水宝地,因为张平安说那里有一个墓穴,而且是一个古墓,所以两人动了心思,昨天晚上两人挖了一夜,但是挖到一块大石头,无法挖下去。

“我觉得我们应该搞错了,不是那个地方!老张跺一下脚,也许是随意的,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唐左怀疑地说道。“再问一下他吧?”

“我还是相信老张,”南远说道,“他刚才说那天他的脚粘了一点泥巴才跺的脚,可是天气这么干燥,从哪里来的泥巴呢?那他为什么要说谎呢?”

“可是我们已经挖到头了,下面是一块大石头。”唐左说道,“又大又硬。我们根本就挖不动的。”

“石头,也有可能是石板!”南远说道。

“石板?”唐左心里一跳,不禁用他老家星子镇那边的土话唱起了一个小调:“……掀开一块大石板,石板下面是金银呀……”

“唐镇,你唱的什么螺呀!”

“你才螺,我唱的是咱们星子那边的大戏,说古代时有一个穷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受尽亲戚的白眼,但是他自强不息,最后终于发达的故事。”唐左说道。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我觉得这出戏唱的就是我们呀,我们现在是很穷,但是很快就会富有了,因为戏里的穷人,后来在山上撬开了一块大石板,石板下面埋着好多金银财宝,他才发的财呀.”

“是吗,再唱来听一下。”南远来了兴趣。

唐左用他的土话唱了一下,但是他的土话就像这里的瑶话一样,根本没有办法听得懂,南远要云雾乡长大,几乎经常听到瑶人说他们的土话,但是几十年来去从来听不懂,这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跟汉语没有丝毫相通的地方。

唐左的星子话也一样,不过唐左一边唱,一边解释,南远才知道这出古代大戏到底唱些什么。

戏说有一个财主,家有两姐妹,其中一个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另外一个嫁给了一个穷人,穷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但是勤劳。有一次穷人夫妻回娘家给岳父过生日,受到了无比的冷落,受尽白眼。

回家之后两夫妻勤奋劳动,决定上山去开垦土地,在一次在山上开荒修田的时候,夫妻两人掀开了一块大石板,挖到了宝藏。

这是因为他们的勤劳感动了上天,决定让他们发财,而后来,那些当初给他们白眼的亲戚一个一个地落魄了,他的岳父还变成了乞丐,而他们收留了他们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