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大明御史之乌金矿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七章:晋王府

第1卷 第七章:晋王府


  早饭的当口,于谦随便吃了几口,忧心忡忡道:“刘叔,你对万龙帮了解的多吗?”

  刘鼎一听万龙帮三个字瞬间变了脸色:“廷益,你怎么会知道万龙帮?”

  “哦,我来之前查阅了太原府的资料,无意中看见了这三个字,就记住了。不知这万龙帮是商会还是?”

  “这万龙帮你别碰它。”

  于谦皱起了眉头:“为何?”

  刘鼎放下碗筷,踌躇片刻:“因为有三任御史死在了万龙帮这棵大树上。”

  “什么?”于谦心里翻起惊涛骇浪:“吴珂昨晚可没告诉自己前任御史死在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一死还是三位。”

  “那官府为何不把万龙帮一网打尽?”

  刘鼎叹口气:“没有直接证据,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廷益,你记住,不要沾上万龙帮。”

  于谦笑道:“好,刘叔。我听你的。”

  京城,镇抚司。

  “纪大人,真的不加派人手?”

  “不用,你要相信于谦。”

  “不是我不相信他,而是大理寺加派了一人。”

  “哦?大理寺想跟我们抢这份功劳?”

  “这块饼太大,谁都想来分一块。”

  “大理寺嘛......”纪纲抬眼直视着镇抚使:“你觉得我们派谁去?”

  “这......下官不敢随意揣度大人的意思。”

  “不不不,但说无妨。”

  “好。”李清秋干咳两声:“李惊复。”

  “姓李?”纪纲笑道:“你亲戚?”

  李清秋不好意思地笑道:“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大人的发眼。李惊复确实是我一个远房表舅的儿子,一月前刚好通过了锦衣卫的各项测试,现供职于校尉。”

  纪纲沉思片刻,道:“新面孔,我见见?”

  李清秋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李惊复还在校尉营闲坐,突然来了一个官,说是纪大人有请。李惊复一听纪大人,哪个纪大人?突然,脑中火光一闪: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

  李惊复低着脑袋站在厅中,正对面坐着纪纲,纪纲右手边站着李清秋。李惊复行过礼之后就这样一直站着,纪纲不说话,锐利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李惊复。李清秋知道纪纲在考验李惊复,一个抵抗不住威压的人如何在太原府那龙潭虎穴中生存。

  一个时辰过去了,李惊复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大厅里静的连门口站岗人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惊复虽然纳闷,但也不敢开口询问。锦衣卫都指挥使可不是他这样的新人得罪的起的。

  “好!”纪纲终于开口了:“李惊复,抬起头来。”

  一张英俊的脸映在纪纲的眸子里,“好!”纪纲又说了一声好。

  李清风长舒一口气,他知道李惊复去太原府的事定了。

  纪纲盯着李惊复的双眼:“李惊复,今年多大了?”

  “二十有二。”李惊复毕恭毕敬地答道。

  “你可愿意去太原府执行一项任务?”

  “嗯?”李惊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没有想到纪纲不按常理出牌,上一句问自己年纪,下一句就是命令。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李惊复跪在地上斩钉截铁道:“定不辱锦衣卫威名!”

  万龙芳不愧是黑道枭雄,明知大理寺已经采取了行动,却不召集各个堂主商议对策,而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起床洗漱。

  要是他知道锦衣卫也参与了,不知会不会如此悠闲?

  于谦找到了吴珂,道:“万龙帮贩卖的军械都走那条道。”

  “御史大人想从这条线入手?”

  “嗯......姑且一试。”

  “那好,我们去晋王府。”

  “晋王府?”于谦摸不着头脑:“难道晋王也参与了?”

  吴珂笑着摇了摇头:“去了御史大人就知道了。”

  太原府的繁荣昌盛一方面是因为晋王入驻。在大明,亲王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服饰、仪仗、府邸、奴仆等待遇方面只比皇帝低一点点。所以,晋王府的面积很大很广,占到了整个太原府的六分之一。只有一座府邸远远不能彰显出王府的气势,周围还要再加点什么?

  这个时候,红市街、坝陵桥、都司街、杏花岭就出现了。尤其是杏花岭,随着晋王的入驻,这么一大片地方完全成了王府的后花园,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亲王的尊贵。有一句诗是这样描写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第二个方面就是蒙古对北部边防的威胁。当然,这已经是洪武年间的事了,但我们不能否认战争的阴霾对太原繁华的刺激作用。

  两人骑马前行,穿街过巷。一座朱墙灰瓦的雄伟府邸深深地刻在了于谦的脑中,真像,跟紫禁城真像。

  府兵进去通报,好一会儿才出来:“晋王有请二位。”

  路上,吴珂问:“这一世的晋王御史大人可知是谁?”

  “这个我当然知道,朱济熿。叫我廷益就好,一口一个大人听起来怪别扭的。”

  吴珂笑道:“好,大人以后直呼我名,按察使听起来生分。”

  两人相视一笑,朝晋王府客厅大步走去。

  进门行了礼,吴珂发现不仅晋王在,大理寺的人也在,而且还是两个人。吴珂心里犯嘀咕:“没听说大理寺插手?怎么今天......”

  晋王朱济熿是一个随和的人,拉着于谦的手笑呵呵道:“你就是新来的御史吧?真是一表人才,年少有为。”

  于谦笑眯眯地看着眼前这位年约四十的中年胖子,道:“王爷过谦了,下官当不得这八个字。”

  “当得当得,你可是最年轻的御史。”

  于谦不再推辞,看了看坐在右手边木椅上的两人。

  晋王道:“四位还不认识,那本王很乐意当个中间人。”说着,对于谦和吴珂道:“大理寺白卿。”白卿看起来和于谦差不多大,但脸上皮肤微黑,粗粝,远没有于谦白净,一看就是经常在外跑的人。白卿起身向二人微笑着抱拳一礼,但吴珂却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戒备。

  “这位是大理寺秦征愁。”秦征愁看起来比三人年纪都小,吴珂觉得此人应该是今年刚选拔的。

  秦征愁抱拳道:“下官秦征愁,见过两位大人。”

  吴珂笑道:“我可不是什么大人,锦衣卫校尉吴珂。”

  于谦接过话头:“山西道监察御史于谦。”

  晋王笑呵呵道:“大理寺、锦衣卫、监察御史齐聚晋王府,蓬荜生辉啊。”

  于谦道:“晋王说笑了,我等能进入王府乃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于谦这话说的极好,给足了晋王面子。

  晋王笑呵呵道:“既然都来了,几位请移步。”

  于谦和吴珂对视一眼:“难道他早知道我们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