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大明痞儒全文阅读 > 第61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61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六十一、高山流水遇知音r

于尚贤与鲁慧儿的运河邂逅,使两人的逃亡旅途变了滋味,船舱内,鲁慧儿仍是书生装束,与于尚贤对座下棋。书童一旁观战。r

书童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感觉不到船舱内气氛起了变化:自己的主人与客人都已经陷入了一种生物向心螺旋,这就是一般青年男女距离接近时常见的现象,绕着圈子靠拢,打着哑谜重叠。r

书童还是傻乎乎的责备主人:“相公,你怎么老输呀?”于尚贤面色一红,瞪了这“灯泡”一眼。r

书童根本就没有抬头,对棋局的关注超过了主客两位下棋人:“你在杭州下棋总是赢家,怎么出了杭州反过来了?”r

鲁慧儿调皮的装着生气:“小童儿泄密了,你故意让棋!我不下了。”r

于尚贤嗔怪小童:“少说几句,没人拿你当哑巴!”对鲁慧儿尴尬道:“我不是故意的。”r

鲁慧儿“扑哧”一笑,于尚贤脑袋一晕,这时,老艄翁端了两盘热菜走进船舱:“别下了,先吃饭!”r

小童儿忙上前接过,鲁慧儿自觉收了棋盘。r

艄翁显然来了兴致:“今儿靠岸买了一壶酒,我去拿来!”r

于尚贤:“多谢老伯!”r

艄翁走出船舱,小童儿却附在于尚贤耳边:“相公,咱们从墓地上船,银子就那几两,这一路吃用多了一人,你又格外大方,船钱可早就动用了,今天怎么付帐啊?”r

鲁慧儿耳灵,听得清楚,暗暗一笑,心想:“亏得我做了一回‘贼’!”回身走到船舱一角,解开自己的包裹,拿出一锭大银揣在袖里。r

老艄翁一手端菜,一手拿了酒壶走进船舱,大家一起动手,饭菜摆在小桌上,围坐举箸。老艄翁为于、鲁二人斟上酒:“咱们的船,明日就到码头了,你二位也要弃舟登岸。这杯酒就算老汉为你们饯行!老汉与二位同舟相处二十余日,这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r

听到“缘分”二字,鲁慧儿心中一突,像是被根羽毛轻轻扫了一下心尖,生怕老艄公再顺口流出什么难堪字眼,连忙端杯:“一路上多蒙照顾,我和于兄敬阿叔一杯!”r

艄翁笑呵呵:“老汉愧领了!”r

于尚贤的注意力却在明天:“一路上鲁小姐侠肝义胆救于某于危难,老船家饮食起居照应如子侄,怎奈于某命运不济,诸事坎坷!惭愧啊。”r

鲁慧儿有意抢他的话茬:“你心情不好,原在情理之中。于兄,我与你干一杯!”r

老艄翁看来也是个热心肠:“鲁小姐也是个孤苦人儿。这次去北京投奔谁家?”r

鲁慧儿不由低头:“天子脚下总无绝人之路”r

艄翁叹了口气:“一个弱女,无家可归。你更难啊!”r

鲁慧儿抬头笑笑:“我可以与人授馆,还不至于挨饿受冻。”r

艄翁、于尚贤两人一楞:“授馆?”r

鲁慧儿嫣然一笑,满不在乎:“我学过八股制艺,也会点儿诗词文章,教几个蒙童还能胜任。”r

老艄翁一口办了自己手中的酒杯:“你就永远女扮男装?”r

鲁慧儿甚是豪爽:“走一步说一步吧。”r

于尚贤却心事重重,对船家喃喃相告:“老伯,有句话,说来汗颜!我……”r

鲁慧儿打断他的话头:“我来说吧!”从袖中取出两锭大银,“于兄的意思是明天就要分手了,今儿理当与老伯结了账。这是我们的船钱。”r

老艄翁拿眼角一扫:“这是二十五两一锭的大银,哪儿用得了这许多?有十两银子足够了,拿回去,拿回去!”r

“阿叔就收下这一锭,多出的算我们请阿叔喝酒。”r

“不行……”r

于尚贤显然有些惭愧不安:“鲁……鲁小姐!”r

鲁慧儿回头对于尚贤使个眼神:“于兄,你说呢?”r

于尚贤:“是……是啊。老伯就收下吧!”r

“那……老汉愧领,多谢你们二位了!”r

书童格外开心,想起了主人的嘱咐:对外人就自称是朝廷重臣杨韬的第三子,这也是杨韬来书早就嘱咐的,边插话:“到了北京就好了。我家公子姓杨,叫杨继于,鸿胪寺卿杨韬大人的儿子!”r

老艄翁:“我正纳闷呢:怎么一会于一会杨的,以后就称呼杨公子了”――这老头显然啥都明白。r

鲁慧儿:“原来如此!”笑着对于尚贤:“到了京城,看来先要去府上叨扰了。”r

杨继于闻言大喜,正要相邀,还不好意思开口,又怕吃了闭门闩,没想到鲁慧儿好似看懂了他的心思,主动扯去了窗户纸。r

就此两人来到了北京的杨韬府上,客厅里,杨韬夫妇接待了十几年前仅见过一面的“儿子”杨继于,对杨继于还依稀相识,对不速之客鲁慧儿,杨韬夫妇搭眼便看出关系非同一般,也就随“儿子”意思,一同对坐谈话。r

杨韬长舒一口气:“曹吉祥居心狠毒,好在你平安回来了!”r

杨继于及时介绍鲁慧儿:“全靠昔日御史鲁大人孙女鲁小姐见义勇为,不然我早已落入那阉贼之手。”r

杨韬笑了,原来是故人之女:“鲁御史的孙女果然是才貌双全!我看慧儿你一人在京城也没个照应,你就先住在杨府,以后如何安排,再从长计议如何?”r

这其实正是鲁慧儿所愿:“谢杨大人,给您添麻烦了!”r

杨韬招呼夫人:“夫人,你给这位鲁小姐安排一下,先去住处看看,有什么缺的物件你先补上。”r

杨夫人笑笑站起来,携起慧儿的手:“鲁小姐,先跟我看看你的住处。”r

“谢谢伯父、伯母!”鲁慧儿随杨夫人出门,临行给杨继于对了一个眼神,两人不觉同时面色微红。r

杨韬看在眼里,笑吟吟的开口:“我看这位鲁小姐侠骨柔肠,又知书达理,倒是难得。我做个月老,给你们撮合一下,如何?”r

“谢过义父大人,只是父亲尸骨未寒,我实在是……”杨继于黯然低下头去:“我想先守孝三年再提婚姻大事!”r

杨韬点头:“也好,我知道你的心思,大概只想着报仇二字,可是,朝局已变,石亨军权在握;徐有贞、周伍之辈把持内阁,你孤身一人出手报仇等于送死,何必莽撞行事,遗憾终生?不如潜心等待时机,先取功名,后图雪恨。”r

杨继于长叹:“为人子不能报父仇,高位又能如何?只担心苍天无眼,奸贼猖獗,如此我私仇不得报事小,国事更加不堪事大,先父九泉之下,怎能心安!”r

“昔日于大人历来国事重于家事,贤侄如能体会令尊苦心,更要以救国为先,方不负于大人英名一世。”r

“小侄……孩儿遵命。”杨继于也明白自己的钦犯处境,只得就此安居杨府,精研兵书,苦读诗文,对于实用的做官敲门砖八股文,却偏偏不感兴趣。r

所幸有知音鲁慧儿同府相伴,两人诗词对句,情意日增,心里谁都明白,只是客居杨府,不便开口商谈婚事。r

杨继于在杨府等待科举,这时他的同年张文甫也来到了京师,杨继于是迫于杨韬之命进入官场,但张文甫却是下定决心,不当官誓不罢休,已然告别了老是方倬山中故居,奔向步入官场的大门:京城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