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皇帝风流犯了众怒r
太上皇不是伪装的,是当真迷上了草原生活,身边美女环绕,御膳烤肉奶酒,比在皇宫里当皇帝痛快多了。r
现在朱祁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库仑一年一度的赛马会上,内心发狠:一定夺标,也让帕蒂公主见识一下天子的非凡武功。r
库仑赛马会全称为拉达幕盛会,战鼓咚咚,长空如洗,草地上,两个蒙古壮士正在摔交。众人围观呼喊,没留意也先骑马来到外围,住马观看。两个士兵回头看见了他,立即行礼:“太师好!”r
众人发现了他,连忙行礼:“太师吉祥!”r
也先摆摆手:“你们继续!”跳下战马,众人让开一条人缝,也先走进里面,也站到人群中观看摔交。r
一个名叫哲里的骑士纵马赶来,看见了也先的坐骑,高喊:“太师——”众人给这位远道而来的骑士分出一条路来r
哲里走到也先身边,附耳说了几句话,也先一脸兴奋,两人走出了人群。r
也先追问:“这消息可靠?”r
哲里口气决绝:“绝对可靠,苗疆叛乱,于谦领兵去了云南。这消息是太师安插在中国的沙沙亲自送到边境,未将又专门核实:这会儿北京城里无大将了,一帮文官不会打仗。”r
也先犹豫了,不久的北京大败还令他心有余悸:“你是说,咱们骑兵南下?”r
“进攻北京正是时候!”r
也先不得不慎重:“好!你就暂时准备着,先调集人马;我再与诸位将军商议。”r
也先离开了库仑,令朱祁镇更为放肆痛快,一个蒙古包内,朱祁镇皇帝开始搂着一个非同小可的女人调笑,帕蒂公主推开门帘进来,见状大怒。r
帕蒂公主将皇帝一把拽起来:“朱祁镇你干吗?”r
正统皇帝不以为然:“怎么,吃醋了?”r
那这在调情的女人坐起来,俏嘴一撇:“帕蒂,要讨男人欢心就得温柔一点儿。”r
帕蒂上前对那女人啪啪两个耳光,这可了不得:这女人竟然是也先的正妻阿达阿剌哈剌。r
阿达阿剌哈剌大怒:“好哇,你敢打我?我可是太师淮王也先的女人,你竟敢打我?”r
帕蒂公主甚至手欲拔刀:“你还好意思说是也先的女人?干这种事儿你也不羞?”r
太师福晋阿达阿剌哈剌笑了:“羞什么?太师死了我还可以嫁给他兄弟!”r
朱祁镇饶有兴味的看两人争吵,只听帕蒂恨恨发誓:“你们等着,我告诉大汗去!”转身跑出了蒙古包。r
帕蒂公主当真去告状了,气愤地对也先诉说,也先眉头紧琐,不知该恨这俘虏皇帝,还是该收拾自己的妻子。r
旁边的将军们个个怒气不已。一个叫巴特儿将军也火上加油:“上个月他占了我妹妹,怎么又……”r
兀史将军也开始上诉:“我老婆也跟他有染,又不能为这杀了她。”r
吉努王爷也开始不忿:“还有我侄女儿……咱们草原姑娘好象随意让他糟蹋?”r
“这个无赖,没有他干不出来的事儿!”r
门打开了,是朱祁镇围追帕蒂公主来到了也先的蒙古包。r
朱祁镇惊奇的发问:“你们议论什么呀?”r
也先咬紧牙关:“正要找你!你居然和我老婆鬼混!”r
朱祁镇笑了:“那有什么?皇恩浩荡么。”r
也先看来怒极了:“她是我老婆!”r
皇帝可不发怒:“你死了她还可以嫁给别人,这有什么?瓦剌人不在乎这个不是?”r
巴特儿插话了:“你糟蹋了我们多少蒙古姑娘?”r
皇帝不屑一顾:“什么叫糟蹋?我是宠幸她们!宠幸!懂不懂?”r
也先不由质问:“你宠幸的也太多了!”r
朱祁镇不平了:“我是皇帝,若在北京,我有三宫六院,我后宫有佳丽三千!这才几个呀?”r
大家都发怒了:“滚回你的北京去!”r
朱祁镇理直气壮:“是你们逮我来的,我没想来呀?这会儿让我回去?我还没待够呢。剌擦尔,中午送两只烤乳猪来!”说罢掀开门帘扬长而去。r
伯颜帖木儿负责看守战俘,了解这皇帝战俘的底细:“他整天吃喝玩乐,挑肥拣瘦,一不高兴就拿死唬人,这年多对他就象侍侯祖宗一样。太师,咱们留他干什么?”r
众将军一起建议:“杀了他!”“太师,下令吧!”“我去了结他!”r
也先却不能随和诸将:“让他回北京去,他还赖着不走,我是看公主份上……”r
帕蒂公主的新鲜感看来已经过了:“你处置吧,我不顾着他了。”r
也先感叹:“真没想到,这种无赖居然能做明朝皇帝?这汉人也真不可思议!杀了他?不行,太便宜明朝了。”r
伯颜帖木儿赞成也先的意见:“对,不能杀!眼下杀他使北京那边少了块心病,还多了个口实。咱们只能把他送回去!中国人讲: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他一回到北京,必然引起皇城内乱。若这块料再做明朝皇帝,对咱们可大有好处!”r
也先眼睛一亮:“好!好主意!”r
伯彦帖木儿为难了:“可是他不走,怎么办?”r
也先沉思片刻,有了主意:“那个汉人袁彬不是整天叫着要走吗?把他叫来,想想办法!”r
朱祁镇住的蒙古包内,袁彬与皇帝私语:“皇上,瓦剌人要放陛下回去,陛下万不可高兴答应,如此将适得其反,不如让瓦剌人骗皇上回京。”r
皇帝惊奇万分:“朕没答应回北京呀,他们想把我骗回去?那可不行,卿家给我打听着点,还别真让也先把朕给忽悠了。”r
袁彬傻眼了,原来皇上是真心不愿离开蒙古,袁彬明白什么叫做“乐不思蜀”了,当年刘阿斗与今天的皇帝相比,蜀国有什么值得思念的?北京皇位都不能使皇帝动心呀!r
“皇上,臣已经与也先商议妥当,由军士高磐陪同这太监喜宁先去我朝联络,以便趁机除了这个铁心汉奸,只求皇上赐臣一道密诏,臣一定让喜宁死无葬身之地!”r
一听能除掉自己原来信任无比的太监喜宁,皇帝大感兴趣,对喜宁,皇帝早就深痛恶绝,能杀掉这变了心的奴才,朱祁镇还是愿意配合的。于是便在袁彬衣襟里衬上写下了判处喜宁剐刑的判决书。r
太监喜宁最近给也先出了个绝招:派兵绕过京师,直取中国的南方富庶之地江南,建都南京,再成立一个南方明朝来与北京分庭抗礼,可惜也先好像被明军给打怕了,就是不敢行动。r
现在听说能代表瓦剌出使明廷,大为兴奋,英宗皇帝在瓦剌人手里,明廷估计是不敢怠慢自己的,再说了,到了北京,自己如何对待皇帝,那还不是由着自己说了算?明廷为了皇帝,也会向自己大肆行贿的,发财的机会到了!r
喜宁入京当使节,带了同样被俘的明军士兵高磐随行。事先,袁彬暗中叮嘱高磐如何行事,并将英宗皇帝的密诏,缝在了高磐的裤子里。喜宁洋洋自得,以瓦剌和明英宗双料使臣自居,趾高气扬的进入宣府与明军谈判。r
谁知明军不敢开城,派出将领出城,在城下接待喜宁宴饮,酒席刚开始,高磐突然大声呼喊,抱住喜宁不放,声称太上皇有旨。招待来使的明军将领不敢怠慢,挥兵扑上,把瓦剌使团全部活捉,喜宁被捆得活猪相似,送到了北京。r
读了英宗的亲笔信,听了高磐一番指控,明景帝君臣大怒,把太监喜宁送入闹市,三千多刀,碎剐凌迟而死,终于为大明除去一个心头大恨。r
喜宁出使被杀,令也先很是恼怒,与其弟赛刊王等人分道入寇长城。但接战数次,没讨得便宜。一个秘密消息传到了也先耳中:那贴近脱脱不花的阿剌知院竟然暗中与明朝开始讲和。r
瓦剌各部,“君臣鼎立,外亲内忌。”,合兵攻打明朝,“利得则多归也先,弊害则众人均受”,昔日还能每年从明朝得到大批金银绸帛的赏赐,如今一丝全无,所以,除了也先所部,谁也不愿再为也先火中取栗了。r
也先既然知道了阿剌知院和脱脱不花相继暗中与明朝议和之事,当然也要改变自己的策略,也马上派人同明廷讲和,表示愿意送回英宗。r
但是,送回英宗不但英宗自己不配合,明景帝也回复漠然。原因不用说:双方讲和,肯定要送回明英宗这个“太上皇”,景帝发愁:将来拿这个皇帝哥哥如何处置?r
于谦却知道,瓦剌不可能从此改过向善,针对群臣各持议和的局面,力拂众议,表示“社稷为重,君为轻”,派人持书申诫边境守将:不准擅自与瓦剌讲和,不要擅自接受瓦剌人送来的来信,甚至明英宗本人的亲笔信也不能接收。r
但是,此举却为他本人日后的惨剧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