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r
新进士们对皇帝舞拜:“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r
“平身!”皇帝回头对张采下口谕:“叫他们归座。”r
太监张采成了司仪:“万岁有旨,进士们归座面试!”r
进士们谢恩后走到右边摆好的位子上,按次序坐下。皇帝回头对左边的官员:“他们都来了,文章你们也看了,就这么着吧?”r
杨韬上奏:“万岁!科举乃为国选拔人才,历来集贤殿都是圣上面试人才的地方,还请万岁出题,以便量才委职。”r
皇帝不愿意动这种心思:“这……这……好吧,朕要你们出题,朕一总监督你们和他们!”r
“臣遵旨!”杨韬回头对一个老翰林吩咐:“魏大学士,夲官就是此届副考,不便出面,这试题还是你出吧!”r
魏大学士站起来:“我太祖定制以八股取士,虽然诸位已经考过八股,但面试还应以此为先。我出题目,诸位只口占破题即可。听好:子曰,殷有三仁焉!”r
一甲三人皱眉思索,杨继于一旁嗔笑。r
老状元站起来:“殷者,夏之续也,逢周而乱,遂出三仁,伯夷、叔齐、比干焉……”r
又一新进士站起来:“三仁者: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惟仁者先难而后获……”r
五十余岁的刘大夏站起来:“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夫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r
“…………”r
御座上的皇帝听得没精打采,连连哈欠!他挥挥手:“八股文不是都写了吗?换个考法!”r
“遵旨!”魏大学士大为得意,心想:可该咱露上一鼻子了!原来,这魏大学士生平擅长对联,有京师联王之名号,这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回头对众举子微笑:“下面我出对子,诸君抢对。听好: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r
杨继于忍不住了,昂声而答:“享百年寿,何如建百年功?”r
众官员连连叫好。r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r
进士刘大夏抢先:“这句我来对: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
“画虎类犬,刻鹄成婺,取法不甚则有悔;”r
大家沉默了,片刻,杨继于抢答:“教牛牧兔,使鱼捕鼠,任用非人必无功。”r
官员们接耳议论:“此子出语不俗!”r
“这年轻人是谁?”r
“杨相爷的公子。”r
“怪不得!”r
魏大学士却是有点对联真功,平日又偏爱此道,继续出对:“泽以长流乃及远;”r
依然是杨继于:“山因直上而成高。”r
“读书要见古人意。”r
“做事正须少年时!”r
“观书要能自出见解。”r
刘大夏心中忐忑了,不能让杨继于一人把风头抢光占尽呀?忙抢过话头:“处世无过善体人情!”r
“知昔日,始可喻今者;”r
还是杨继于:“观已事,所以察未然。”r
“俯仰无愧天地;”r
又是杨继于:“褒贬自有春秋!”r
皇帝挥挥手:“好了,好了!”对一甲三人:“你们怎么不对?”r
状元忙施礼:“回万岁,臣自启蒙便研讨正宗八股,于其他杂学,譬如作诗、对对儿是无暇一顾的。”r
屏风后,蕊珠偎依在太后身边:“母后。”r
“珠儿,选中了?哪一个?”r
蕊珠附在太后耳边,悄悄告诉,太后也从缝隙中瞅瞅,回头对蕊珠笑笑:“好眼力!”向皇帝旁边的太监招手,太监忙走过来。r
太后小声地对太监吩咐:“去打听一下,这个年轻人是哪家大人的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