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明龙兴全文阅读 > 赚取军粮

赚取军粮


无意间得以了《尉缭子》,朱文龙别提有多高兴,回到营中,就一味要高远译出,然后费寝忘食地拜读起来,晚上都不曾休息,这本书共有五卷,卷一包括“天官”、“兵谈”、“制谈”、“战略”、“攻权”5篇,主要论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攻城与作战的原则,主张行事不应依靠鬼神,而应依赖人的智慧。r

卷二包括“守议”、“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5篇,主要论述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守城的原则。r

卷三包括“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5篇,主要讲述用兵的原则、军队的纪律和奖惩制度。r

卷四包括“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5篇,主要叙述战场法纪、部队的编组、标志和指挥信号,以及行军序列。r

卷五包括“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4篇,主要论述军队的训练和取胜之道。r

如果说《武穆遗书》里描述的是战术,战略等军事心得,那这本《尉缭子》可就是包括了军事,经济,政治,时局大观等方面,虽然有些观点与朱文龙的想法有出入,有些地方也已经不合时宜,可毕竟这本书乃集中了先贤的智慧,除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也让他受益非浅。r

现在毕竟是战争时期,就算想好好安静下读书,可迫在眉睫的军情,让他不得不忙于奔波。r

西安城那边,秦王再次派人送来了催促书信,而且是非常紧急,信中说道:“李自成已经西安城外五里外扎营,每天都要攻城,刘宗敏部越过富平,驻扎在高陵一线,李岩部已行进至蓝田,一二日内,将三路合围西安.......”r

朱文龙的眉头紴了紴,将书信递给了一边的高远。r

高远看了下书信,问那急着复命的信使:“不知西安城中可有变故,守军还能坚持几天?”r

信使忙回道:“城中只有一二万守军,以照现在的伤亡,估计只能撑住五六天,一旦贼兵三面合围,只怕到时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r

诺大的西安城,近二三万的守军,竟然守不十天,高远对他们的战斗力有些鄙视,可面上也不好说,他对朱文龙说道:“将军,我军粮草尚未到达,粮道也没打通,存粮只能坚持三天,此刻如全军出击,一旦断粮,形势将危矣,以属下之见,还劳信使前去回禀王爷,一定要守住西安城半月,到时我军粮草一到,即可全力攻打叛贼!”r

朱文龙不明白高远此话何意,第一批粮草已经运到,足可支撑十天,可他不糊涂,高远此举肯定有他的意思,于是顺势说道:“是啊,十几万人,每天消耗的军粮可不是个小数目上!”r

那信使在来之前,秦王的谋士赵慎早有交待,如果甘州军有什么要求,一律答应,他赶紧说道:“将军,军粮之事不用担心,只要将军到达西门,城中早已准备十几万石粮草,可解大军之需!”r

看来这西安城还真是富裕,这么多年的战乱,光军中存粮就有十几万石,人家都说到这份上,朱文龙就不好再推辞,他看高远也没有什么意见,就答应那信使,三天后进军西安城。r

得到朱文龙的承诺后,那信使赶紧飞马回奔西安城,给秦王送信。r

送走了信使,朱文龙忍不住笑了起来:“高先生真是厉害啊,一句知为本将军筹得十几万石军粮!”r

高远淡淡一笑:“将军,你可曾记得,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死福王,查抄银两几百万两,粮草几十万石,珠宝布匹无数,这些个藩王平时贪脏枉法,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而百姓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生活,如今百姓造反,我等为他们平定天下,当然要收点辛苦费,与其让他白送给叛军,还不如先支援下我等!”r

朱文龙赞许地点了点头:“先生所言非虚,若各路藩王如果能体恤民情,上报君恩,下抚百姓,这天下也就不会这么乱!”r

高远:“将军,三日后出兵,可让大军缓慢行军,让西安城先消耗些李闯的力量!”r

朱文龙:“那信使不是说西安城只能过住五六天,若我军去得太晚,只怕一旦城陷,那就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