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武侠 > 大明龙权之杀如戏全文阅读 > 第十三章 黑白无常(1)

第十三章 黑白无常(1)


陆恩准站起身来,他的脸色依旧平静,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便说道:“没想到十余年前的一件疑案,竟然在今晚会被重提,看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想了想又道:“罢了,那案子已过去了十年,案中的贼人早在十年前伏法,案子已然了结,陆某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老先生您要问什么就直接问吧!”r

老者急忙道:“老朽首要问的一事便是,当年于武下山置办器械,继而失踪数日,可当真是被六扇门抓去?若然这样,他犯得又是何罪?真和那反贼有联系么?”这疑问在他心中闷了十年之久,今日似乎便能得到答案,竟忍不住一下子连三相问。r

陆恩准笑笑说:“那一日应当是弘治七年的腊月初五,我和县衙的弟兄照旧在街面巡视,待到晌午饭后,便看见了他,在一家戏服店铺门口转悠。”r

刘七道:“陆铺头,你说的‘他’可是于武么?”r

陆恩准呵呵笑道:“他不叫于武,想来也不叫李麟,我抓他也并非和反贼有关!”众人起先听说他不叫于武,心中都已知道,也没什么,但听陆恩准后半句说他也不叫李麟,于是大伙心中便都是惊讶,纷纷问道:“那于武是他的假名,难道李麟也是假名,那他是谁啊?”r

陆恩准摇摇头,道:“我虽不知他叫什么,却知道他便是江湖上闻名的大盗‘黑白无常’其中的一位,黑无常!”r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皆想:“此人是谁?江湖上并未听到过名头啊!”r

陆恩准缓缓道:“黑白无常的名头在江湖上并不流传,那是因为他们纵横江湖数十年,只做过一件案子。虽然只是一件案子,却是一件大案!二十年来,江湖上所有闻名的大盗所犯下的案件累积在一起怕也没有这一件案子大!”r

众人一愣,李如山道:“这二十年来江湖上虽然风波不断,却没听说有什么惊天大案啊!”r

刘七疑问道:“请教是何等案件?”r

陆恩准道:“这件案子并不是犯在江湖,而是牵扯到大内,由锦衣卫全权调查,各地六扇门协办。此案关系皇族荣誉,所以办得极为隐秘,江湖并不流传。”r

李如山道:“原来如此。”心中却想:“他丝毫不提那案件是什么,莫非真是玷污了皇家的荣誉!”r

这时那个一直未曾开口的官员忽然说道:“陆捕头说的案件可是发生在二十年前,也就是成化二十二年的大内夜明珠失窃一案?”r

陆恩准一愣,瞧了一眼这个说话的官员,点点头,叹道:“此案伊始发生,先帝震怒,便着锦衣卫全力追查,不出三日,便已经查出一些倪端,正是初入江湖的两兄弟犯下的大案!r

那两兄弟作案之时,在宫墙之上留下两个图案,一个是黑面白纹,一个是白面黑纹,正是戏剧里黑白无常的脸谱画像。于是,我们官府的卷文中,便将这作案的两兄弟唤作‘黑白无常’!”说到这儿,忽然转目看了一眼那老者,道:“老先生,你适才说十年前的夜晚,跟踪一个戴脸谱的人影,那人影所戴脸谱可是白色的底面绘着黑色条纹的,也就是戏剧里索命鬼白无常的脸谱?”r

老者一愣,闭上眼睛,暗自回忆了许久,淡淡道:“哎,老朽当晚只光注意那人影的身形,他的脸谱却只看了一眼便吓得不再多看,如今这脑海里确实没有印象,只记得是黑白相间,似乎和陆铺头描述的不错。”r

陆恩准哼笑了一声,道:“应该错不了,黑白无常向来不分离。二十年来,他们作案如此,逃亡如此,即便十年前在这磨盘山伏法也是如此!黑不离白,白不离黑!”r

刘六问道:“这黑白无常的案子,我们倒是第一次听说,敢问陆捕头后来这案子如何结的,黑白无常又是如何伏法?”r

陆恩准呵呵一笑,脸上竟闪过一丝得意。他身居公门二十余载,为人做事向来谨慎低调,即便屡破大案也未曾沾沾自喜过,此时脸色突显得意之情,可见此事乃是其生平最为自豪之事,便听他娓娓道:“这黑白无常犯了案的第二年,便在荆襄地界露了痕迹,于是,锦衣卫,六扇门都循迹而来,足足百余人将他二人围在襄阳以西的落雁坪。那时,我刚入公门不久,竟有幸参与了这场围捕!”r

刘七急道:“那后来如何?”r

陆恩准道:“那二人分别戴着黑白两张脸谱,当真把自己扮成黑白无常的样子,一人使着一杆长枪,都是一样的武学路数。那天正是卯时,天蒙蒙亮,我们六扇门的兄弟和京里来的锦衣卫足足追了有一夜,终于在落雁坪以西的地界追上了他们。当时六扇门的弟兄配的都是戒刀,锦衣卫用的是随身带的绣春刀,一见那二人的身影便纷纷围将上去,生怕他二人逃脱。r

那黑白无常一见我们这般架势,倒也不惧,纷纷亮起手中的长枪,竟在我们包围圈中舞将起来!r

那一战当真是我身入公门所遇到的最为凶险的一战,那时旭日东升,阳光普照,便见我们百余人的长刀在阳光下烁烁发光,便似织成了一圈密集的刀网。那圈刀网之内又生出两道光圈,泛着银光,一道光圈中心是个黑点,另一道光圈中心则是一个白点,原来这刀网之内的两道银圈正是黑白无常二人舞动的长枪!r

他二人的长枪舞的密不透风,我们百余人挥舞的长刀竟砍不进去!便听啪啪几声脆响接连而起,却是大伙手中的长刀不是拿捏不住被他们的长枪扫落便是被他们的枪刃削断,片刻之间,地上已满是残刀碎刃,想不到他二人手中的长枪竟如此的锋利。r

不到一炷香的时刻,我们百余人手中的长刀竟无一完整,或断刃或钝口,如此这般,我们岂能围得住他二人!便听那黑白无常同时发笑,一齐道:‘各位官家弟兄,后会无期了!’说罢,纷纷跃出我们的包围圈,直往西边绿谷跑去。我等没了武器,如何敢追,虽知失去这次机会怕再难抓到他们,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眼睁睁的见他俩消失!”r

众人听得入神,但听到最后那黑白无常杀出包围圈逃脱,都忍不住惋惜,刘七道:“那俩人后来如何?就真找不到了么?夜明珠也寻不回么?”r

陆恩准哼笑一声,道:“他俩人虽然逃了,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个举止,甚至那笑声,我都牢记在心,牢记在脑海里。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他们再次出现,不论天涯海角,我都能认的出来!而且,我还知道他们一定还会重现江湖的!”r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之前都听过陆恩准的传说,传说他过目不忘的本事,传说他踏破铁鞋四海缉凶的本事!r

世间,不论谁做了坏事,只要他的音容笑貌被陆恩准记住了,那么即便他逃到天涯海角,也终究会被缉拿归案的!r

陆恩准笑道:“于是,当九年之后,也就是弘治七年的腊月初五的那个晌午,在磨盘山脚下的县城里,我再次看到了那个我牢记了九年的举止,我只看了一眼,我便知道那人就是黑无常,那张脸也一定就是九年前隐藏在黑无常脸谱下的脸!”r

那老者淡淡道:“此次,陆铺头可是得手了?”r

陆恩准点点头,道:“我识破了黑无常的身份,知道他本事厉害,更有一杆利枪护身,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怕打草惊蛇,便着身边的弟兄骑上快马速回襄阳城调集人手前来,我自己则悄悄尾随在他的身后。r

那黑无常起先在县城中闲逛,后来在街面的铺子买了几件唱戏的服饰,便出了县城,往山上去了。r

我起先见他买了戏服,心中颇为不解,只得悄悄跟着他上山,看他有什么企图,心中还想:‘向来他们黑白无常从不分离,此地出现了黑无常的踪迹,那白无常必然也在周围,且不急动手,不如待那白无常露面一网打尽。’想到这里,当即不敢跟得太紧,生怕醒了猎物,始终隔着丈余的距离。r

那黑无常起先走得甚快,沿着磨盘山上去,大约走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忽而他就放慢了脚步,时不时还回头张望。r

我知道他是有所察觉,便急忙隐到路边丛林中。那黑无常又回头瞧了一眼,嘿嘿一声冷笑,我藏在林中远远听到他的这声笑,心中便想坏了他定是察觉到我了!一念未尽,就听前面脚步声顿然急促起来,我很是一惊,忙跳出丛林,看见那黑无常一起一跃,整个人如大鸟飞起一般,直往山上奔去。r

我当即也发足狂奔,紧紧在后面跟着。如此一跑一追大约三炷香的时刻,那黑无常见甩不掉我,冷笑一声,赞道:‘好厉害的牌头’!这‘牌头’是道上的江湖人士对我们捕快的暗称。他称赞时脸虽未回,但这话却是对我说的。r

说完这话,那黑无常身子一转,竟钻进了路边的丛林。我一愣,心道:‘坏了,我后面的弟兄骑马而来,只能走这大路,他这冲进丛林,倒是甩开了后面的追兵!’虽知如此,却不及多想,只好也跟着钻进丛林。r

那丛林枝叶茂密,黑无常隐在其中一闪即逝,我只得硬着头皮在后面追赶。r

如此又是半柱香的时刻,茂密的枝叶忽然渐渐稀少起来,我知道马上便是追到了尽头,于是猛提起一口气,一跃而起,飞出了那片丛林。”r

刘七急问:“可曾追上了那个黑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