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假想中国有很强大的反西方势力,或许会加剧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同时也为国内某些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你不是怕我们搞当代义和团吗?那你就别老批评我们人权如何如何,内政如何如何,要不,小心我“放狗咬人”。这一里一外相结合,岂有不助长愤青的气焰?
这样看会发现,病态民族主义热血升腾缺少不了政治的思想发酵或动员,少不了别有用心的政客上下其手。希特勒想要控制国家,想要发动战争,就把日耳曼民族鼓吹成优等民族,把犹太人贬为劣等民族,发酵出一套狭隘民族理论,然后鼓动仇外情绪,将战火燃遍整个欧洲,最终将整个民族拖进灾难。此时,民族主义变成了政客维护自身利益,侵略他国的最好借口和工具。
而被利用的病态民族主义却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他们的暴行是正义的,犹如当年**德国党卫军把犹太人赶尽杀绝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我的行为是合理正义的。他们把自己当成了民族英雄,而不是刽子手。同样地,当中国愤青被利用,并施行打砸封堵的行为之时,他们也会不以为意地说,我是炎黄子孙,我是华夏儿女,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我的所作所为都是爱国行为,是合理正义的。
愤青是病态民族主义下的蛋。当病态的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的时候,我们不妨发出这样的质疑,病态民族主义是不是成了维系人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就会有民族文化差异。差异恰恰是交往的前提,是互补的需要。然而,病态民族主义不仅排斥差异,而且还要取消差异,因为他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别的民族的文化不值一提,也不值得存在。当他们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创造人间天堂时,也正为别人制造着人间地狱。
社会学家李银河说得好:“如果只鼓动民族主义,不鼓动民主主义,那就只能达到义和团的水平。民族主义是一个族群的价值;民主主义是普适价值。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目前知识分子和爱国志士的主要责任是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而不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消解病态民族主义的恶,让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处,必须用一种公认的价值来维系,达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这公认的价值就是民主主义。如果说“民族主义具有排他性,而民主必须有包容性”,那么用包容性来安放排他性是可取的。这并非说一下子建立“世界主义的民主”,而是在民主的普适价值指引下,好比在专制统治下,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增加和解与合作,减少对抗与冲突,像欧盟的国际民主形式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中国应提倡民主主义,而不是鼓动民族主义,还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是一个国家与民族高度重合的社会。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如果鼓动民族主义,那就要问,这民族主义是汉民族的民族主义,还是满民族的民族主义呢?那些提倡汉服的愤青是汉民族主义,未必就会得到满族的赞同。中国要创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政治共同体,民主主义是个好平台,因为民主最可贵的精神是平等,做到求同存异,不会像病态民族主义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发酵病态民族主义、鼓动排外情绪,让中国在对抗中孤立于世界,甚至陷入灾难之中,而是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回归世界文明主流,在世界民族之林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为什么说愤青不明真相
社会上有一句话——“不明真相的群众”。其实,愤青也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
为什么说愤青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不是因为愤青掌握的信息太少,而是掌握信息的角度太少。如果只有一个信息的角度,那么这个角度的信息越多,说不准不是让人越明白真相,而是让人更加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相,就是真理。用国学大师钱锺书的话说:“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钱锺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是一个人掌握信息的角度足够多,而且每个角度的信息量也足够多,他就可以进行信息的比较辨别,用自己的思考去找寻真相,也就不会迷失,也就不会成为不明真相的群众。
愤青从小到大都在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的是考学而“填鸭”。这个比喻不仅是形象的,也是真实的,就好比养鸭专业户为了尽快获利而拿专门的饲料填鸭一样。当一个人只吃一种食物,并且还吃上了瘾,他就不想去接触别的食物,不会懂得别的食物有什么味,说不准还觉得别的食物是有毒的,万万不能碰。这就是一个信息自我封闭的过程。人的胃具有很强的偏向性,所以有的国人出到外国,什么都不爱国了,就只剩下一个“爱国胃”。思想也是如此,强烈的偏向性,必然导致视野的闭塞、思考的停顿、真相的蒙蔽。
看起来,很多愤青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细想起来,是缺乏独立思维并机械性地接受了高等教育。尽管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却不懂得举一反三,未必比我们楼下卖煎饼的老太太更明白事理。本来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结果出来之后,变成了对社会无用甚至有害的人。
一群被填了鸭的愤青,加之“未经风雨,未见世面”,对社会一知半解,对政治一知半解,对外在的世界一知半解,甚至对自己也一知半解,很容易不明真相。
愤青需要接受社会的再教育,在社会里多碰一些壁,会加快成长的步伐。当有一天,他因为自己的事情投诉无路、上访无门、求救无助、喊天无应时,或许就会变成明白真相的人。当然,也有一些愤中、愤老,别看年纪一大把,仍然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更为可悲的是,即便是受到了社会的再教育,也仍然没有活明白,这样的愤青只能让人无奈地摇头。
具有诗人气质的摇滚歌手崔健也许对此特别有领悟,他在《一块红布》里唱出的每一句歌词,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触耳惊心,让我知道,一个人被蒙住双眼,不明真相,真的也会“看见幸福”、“感觉舒服”。
一块红布
崔健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还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你不是铁
却像铁一样强和烈
我感觉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乎乎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
却看不见这土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
却看不见这土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的身体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嘟……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