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想的叫骂,我都不愿理应,它无非是助长虚无的民族自大心理,使其丧失自知之明的一种手段。我唯恐精神胜利法变成宣传和愚民的手段,转移视线的障眼法(这也是“古已有之”的事),让人只看到“阔得多啦”的一面,看不到与之相反的一面。加之愤青的民族虚荣心作祟,不动脑子地跟着应和,那就不是精神胜利,而是精神麻痹。麻痹恰恰是赢不了胜利的。四愤青的小媳妇情怀
当我们回顾2008年的中国时,奥运会是一个不能不说的事情,对于愤青来说更是如此。当他们多年以后回首,会觉得在如歌的青春岁月里值得回忆的聊胜于无,但是他会以自己参与或是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而觉得青春一下子被填充了,满满当当的。
之所以他们会牢牢记住北京奥运会,是因为这不只是个人历史的叙述,同时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的叙述。他们参与进去一起叙述,形成共同记忆,共同的记忆仿佛就有了更多的历史价值。
这是怎样的一种叙述?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叙述?这是一种民族宣言式的叙述,用一种雪耻的方式叙述。我敢这样说,是因为我近距离地观察了他们。当很多朋友在奥运期间挂笔赋闲之时,我写了不少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文章。我把奥运会当做一次近距离地观察世界、观察中国人的好机会。因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愤青潜在的很多毛病、毒素、劣根、丑态,只有在与外国人,与世界的联系、交流及冲突中才会表现得最为清晰。
我们太希望有一个平台来向世界展示国力强大,我们太渴望获得别人的好评。当我们申奥成功时,举国欢庆,那喜极而泣的泪水里谁能分得清有多少屈辱的成分?当奥运会开幕时,我们花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准备开幕式,谁又能说不是在用极尽华丽的场面来疗治历史的伤口?我知道,所有的集体记忆都在这一刻清晰起来。
我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是一个曾经的受害者。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屈辱的历史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灵阴影,屈辱的堆积衍生出一腔的怨气。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奋斗与努力,仿佛都是为了摆脱这样的心灵阴影,恢复曾经的辉煌,证明自己的存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将历史与现实联结起来,我们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奥运会的话语在我们这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主题性变化?为什么我们对外媒的质疑难以保持平常心?就是因为我们把奥运会更大程度上当成了一件让中国人来“说话”的舞台,当成了一次雪耻的机会,用一次盛大的舞台展示,来洗刷民族国家的屈辱,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与存在。
在奥运会那些日子里,中国愤青像打了鸡血一般活蹦乱跳,奥运火炬受阻、家乐福事件、奥运承诺、外媒指责、口罩事件……一直都没有消停过。他们的作为,一面有可赞的精神,要维护奥运的成功举办,另一面就是要保证这场宣言式的、雪耻式的国家叙述漂亮完成。为了做到完美,连自己的同胞可能影响这场叙述的行为也难以接受,于是就有了老愤青聂卫平公开谴责郎平,因为郎平竟然做了我们的敌人美国的女排教头,而且还率领“打疯了”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郎平网上遭到了愤青的痛批顺理成章。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遭到无数愤青的炮轰恶骂,让人脊背发凉。
一个成人理应比一个少年更容易保持平常心吧,因为他的成熟与理智,因为他的阅历与见识。然而,愤青如此渴望得到承认、荣誉与赞美,哪怕是极小的质疑和反对都难以接受,恰恰证明愤青还没有“成年”,依然还没有摆脱因自卑屈辱而衍生出来的自负报复心理,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健康国格、中国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自证“成人”也没有什么很大的错,总不能说一个人赞誉自己成年是一件坏事。成年了好啊,从法律上讲,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了,犯了法就该领刑嘛,为人父母的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再管你的生活。然而,愤青们所谓的“成人礼”,在我看来是貌似以为自己从媳妇熬成了婆婆。
这话的意思是,虽然还没有真正熬成婆婆,但是自己觉得快了,差不多了。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再过两年超过日本恐怕也不在话下,再下来不就是挤掉这个“美国婆婆”了吗。虽然还没有真正把“婆婆”挤下来,可现在金融危机加深,美国日子不好过,奥巴马在急忙调整政策,到处收紧战略,而我们手里有的是外汇,美国还指望着我们去接济一下他们呢。在这个时候,中国愤青已有点按捺不住要接替美国做世界头号强国了。
说愤青们有一股子小媳妇情怀,就在于他们貌似以为自己从媳妇熬成婆婆之时,流露出来的“受害者心态”和以复仇的方式来洗刷历史耻辱的心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像小媳妇一样被西方列强压制着。这个小媳妇一当就当了上百年,愤青们憋着一肚子怨气。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已经远远超过旧中国,用时髦话讲是“大国崛起”。尽管,愤青们并不理解“大国崛起”中的“大国”是指一个“强大的国家”还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反正是大了,大了就要做大佬。
常言道“媳妇熬成婆,眼泪流成河”,被虐待许久的媳妇熬成婆时,很少有不在报复心态的作祟下继续苛责凌虐下一代的。
中国历史上,那些苦媳妇熬成婆的,没有不在自己当了婆婆时来一次又一次“肃反”,后朝的皇帝对待前朝的皇帝家儿老小,有几个会好心?就是像明朝朱棣这样的“媳妇”,当了“婆婆”时,也会六亲不认,杀他个痛快再说。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聊一个话题,说要是刘备夺得天下会不会杀诸葛亮。他认为以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宽广胸怀,不会杀诸葛亮。我说那只是你的一相情愿罢了,要是刘备夺得天下,当上了婆婆,所有曾经把他当过小媳妇的人都要遭殃。那时,诸葛亮也没有多大用处了,也属于“鸟尽弓藏”一类。刘备一想到当年自己像小媳妇一样到茅庐去求你三次才赏脸,今天,我就要骑着你爬回茅庐去,要把我当年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的东西统统补回来。再说了,你诸葛亮如此足智多谋,保不准给我下黑手呢,不除你除谁。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瞪眼,并且想:
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致末世。(《华盖集?杂感》)
鲁迅先生真是火眼金睛,这种“媳妇熬成婆”的文化机制没有改变,就不要指望媳妇未熬成婆时不怨愤,就不要指望她熬成婆时不报复。
现在,虽然没明说,中国愤青不就是把中国与西方当做一种变相的婆媳关系吗?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他们是绝对忘不了摆足“婆婆”的架子的,也绝不会忘记雪洗一下旧恨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是不可能,将一种恶质的互虐文化循环下去,势必将“世界大家庭”搅得永无宁日。
小媳妇情怀就是“图穷匕首现”。2009年,在《中国不高兴》一书里,小媳妇扮装的愤青手里的匕首已经露出了两寸——《中国不高兴》中提出“有条件地决裂”,等到匕首全部露出来,愤青们难道要去攻占白宫?
世界上也有不少受到外族入侵而造成积贫积弱的国家,仇恨与创伤一定也不少,但这些国家实现民族自由独立之后,往往能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民族创伤与国际交往的关系,基本上都能“化干戈为玉帛”,不像中国人这样,背负如此沉重的仇恨包袱,时刻也不愿意放下来,天天把自己扮成一个一肚子怨气的小媳妇的样子,做梦都想做可以报仇雪恨的婆婆。
这种小媳妇情怀最大的坏处,就是让我们不能用一种平常心与西方对话。由于带有小媳妇的怨恨,内在地排斥西方文明,让我们错过发展机会,让我们的民族难以接受西方文明中优秀的东西,包括普世的价值,自我桎梏发展的脚步。
真正的强者都有一颗平常心,显得自信、平和、宠辱不惊,什么时候我们摆脱了受害者的小媳妇情怀,什么时候我们就拥有了平常心,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