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道归墟全文阅读 > 第26章 一闯城门

第26章 一闯城门


且不说一众农民工进城的惊叹声,武兰却暗自心有定计,那个神秘人发火球似乎要发好多次才能发出来,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也就是说,这次只要我抢攻,凭借我的武艺几乎能够秒杀,不管怎么样,这次先报仇再说,嗯,顺便再抢几个贪官,然后回去继续抢劫。说来也奇怪,咋就抢不到一个大官啥的呢?最好把太子给抢了,你看苏大将军,抢了没多久就能抢到德昱帝,更是把金黎给干翻,多牛气!我武兰要是有这命就好了,先把太子抢了,嗯,最好太子身边有个高手啥的,被我给干躺下,到时也能混个大将军当当。

上次那个带兵的武功不错,就是手里的家伙不趁手,要是手里拿着师傅给的宝剑,或者我最擅长的钢叉,肯定能把那票给干漂亮了,等我再遇见你的,让你嚣张!

武兰心里想着这些事,然而进城却并不那么好进。

因为花魁之争,梓梁城为控制城市人口承受能力,由城曹校司署提出申请,经郡守批准,对进城人员做了严格的限制,大体内容如下:

1。严谨乞食者入城,城中乞讨者一律驱逐出城;

2。除城曹校司署签发准令之各大商铺之外,严谨外来商户大规模进入货运车辆、船只,持准令者必于夜晚三甸之后方可驶入船只、车辆,不得以货运车辆、船只拥堵市路;

3。入城车辆须经严格盘查,所进车辆,每日限五百辆,船只限一百只;

4。入城者严谨携带兵刃军器;

5。他国人士须持边境通关左令证明。

另外,该文件对每个入城者课以相应税负,城内所有护役全体出动,严查火烛使用,严查客栈、酒馆、笑楼等,对此期间闹事者严惩,等等条例共计三十二项。

武兰腰上别着把军制长刀带着一帮锄头兵直奔城门未来,上次跟岳颜真打架,岳颜真惊叹他武艺,有爱将之意,看他柴刀不趁手,让千骑使送了把军制长刀给他,然后俩人都拿同样的兵器打,军营将士就喜欢这类打架,尤其是镇都尉级别将军亲自下场,开始时各将领对武兰嗤之以鼻,因为岳颜真的功夫他们了解,可打上了,就跟想象中不一样了,武兰一口柴刀居然丝毫不落下风,要知道,岳颜真在各镇将军中可是排在前几位的,马上枪,步下刀在历届军中大比武中可是没怕过谁,今天突然冒出个土匪就跟岳颜真斗了个不相上下,当真让人不可思议。

岳颜真跟程宗楚不同,程家是武道世家,到了程宗楚这辈嫡系子弟只有程宗曦和程宗楚哥俩,程宗曦自幼喜文,程宗楚自幼爱武,他们的父亲程恪程景梁老将军煞费苦心,为两个儿子请来最好的老师,后来程宗楚入帝都武学院,程宗曦入文院,虽说世家大都瞧不起泥腿子,但程宗楚此人例外,其性情耿直,外放地方期间,深受同僚喜欢,再加上本人勇猛,带兵经验积累的丰富,很快被苏察多提升到镇都尉将军的位置。

而岳颜真则是彻头彻尾的平民出身,自小力气就大,一次上山砍柴过程中,遇见山狼,他拿着柴刀把山狼砍死,自己胳膊、腿、前胸多处被狼咬伤,奄奄一息之际,被一路过的高人抢救带走,学艺十一载,后来这位高人推荐岳颜真入武学院深造,出来后,跟程宗楚一样,到地方摔打,经过努力被提为镇都尉将军,苏察多为保持军队和平时期的狼性,每年都举行军中比武,七镇九十二郡全军参加。

狄将卫将戍将和大将军为评委,镇都尉将军率各自队伍参战,比武分为军阵对冲,个人技艺攻擂以及镇将军、使、曹校团体赛等。一般比赛场地多为草原地带,去年岳颜真在各镇将军中获个人第三,程宗楚第四。据说程宗楚为这事跟岳颜真半年没说话,憋着劲非要今年比武时揍他一顿不可。

而武兰能跟岳颜真打个不亦乐乎,看样子还没发挥出最高水准,岳颜真和一众将士可是真动了爱将之意,没别的,要是这货在比武中大放异彩,自己没准能得个第一啥的,是以岳颜真越大越开心,后来就差点说让武兰入伙的话了,岳颜真还是比较爱面子,没把话说的太直接,只说了句啥时候还想打架了直接去找他,然后哈哈大笑离去。

武兰也记着这事,不过他是带队伍的人,不能轻易离山,要不是廉继祖把他打得太憋屈,他不出气不行,也不至于大老远跑这来。

他来的时候,正遇上梓梁“封城”,城门卫一看,他那正宗的军制长刀,二话不说就往上创,想将武大爷制服,武苍山连岳颜真都不怕,还能怕他们,没动兵器,几个动作,城门卫全体被他“领倒”,城门卫招呼里边守城军兵,武兰一看不好,领人就跑,好在这帮人跟着武兰跑惯了,长年跑,啥时候武兰一喊跑,这帮人撒丫子向后转跑,招呼都不打,跑得那个快啊,要是不快能跑过骑兵吗?

城门守军集结起来冲出城门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城外树林,追了一通也没追上,收兵回城。

武兰等人跑出去老远,看后边没追兵了,都呼了口气,擦擦汗,集体坐下喝水,一个个的就大骂,什么破城,二话不说就拿人,比土匪还土匪,武兰也破口大骂,骂了一阵,武兰就琢磨下一步该怎么办,正想着,就听前边大山边上有人呼救。

武兰的耳朵多好,一听赶紧站起身来,拢目光观瞧,在前边山脚下,有一队人马,在前边往这个方向跑,后边有一队人马追,战马跟飞了似得,草地都被马蹄刨的烟尘滚滚。

只见前边两匹马上的是两个人似乎都受了箭伤,箭头上影影绰绰有几只箭,身后有几十个人左右,都骑着马,多少都有箭伤,盔甲不整,狼狈至极,再往后观看,武兰一眼就认出来了,席江匪!

武兰刚出道的时候曾经在通郡周围转了一大圈,中途就遇见过席江匪,打了一架,武兰把席江匪巡山债主给弄死了仨,然后自己趁乱,跳入席江水遁而逃。

席江匪在席江边,离梓梁好几百里,据说已经聚集了七千余匪徒,活动范围广大,之所以好认,是因为席江匪每个人头上都系着一条红头巾,主要是怕战斗时误伤自己人,所以全员都有这记号。

武兰正憋着一肚子气,这时看见席江匪,他可找到出气筒了,高喊一声,随我来,奔着席江匪的方向就迎上去了,让过前边跑的那伙人,他也不认识,反正没仇,干脆放过,然后他把大刀一横,往中间一站,身后那伙锄头兵左右分列开来。

席江匪的头领正追着,眼看要追上了,突然发现前边一伙人拦住去路,把马一收,上下打量武苍山。

“那汉子,你活腻了不成,胆敢拦住你家三爷爷的去路,赶紧闪开,要不然三爷爷把你分尸!”

武苍山武大爷心里邪火正胜,听对面的那个货唧唧歪歪的,心里更气,二话不说,抡刀就劈,对面那匪首还想多说几句,结果没说完就看对面那大汉快步跑过来,抡刀就劈,最郁闷的是,他不劈人,直接劈马,哪敢怠慢,抬棍就招架,哪承想,这一招架不要紧,只觉得两手不受控制般剧烈颤动,大棍险些撒手。

还没等他反映过来,武兰又是一刀,总之,三刀,把这个匪首战马砍死,顺带着把匪首直接剁死。

旁边又过来几个匪首,全数被武兰弄死,对面一帮席江匪纷纷射箭,武兰躲到一个匪首马前,然后将最后一个匪首弄死,后边众匪一看纷纷拨马跑窜。

武兰属于一种纯感性动物,刚才邪火大,弄死好几个匪首之后,心里气消了一大半,看着那帮席江匪逃窜觉得有意思,哈哈大笑,也不追赶。

身后过去的那帮人逃的正快,没想到转眼间,身后就没追兵了,偷眼往后观瞧,只见后边打起来了,还没怎么看清楚,战斗就结束了。

于是拨转马头,回来朝武兰道谢,武兰对这帮人嗤之以鼻,象赶苍蝇似的,把这帮人给赶走,于是,还领着那帮锄头帮往梓梁方向走,一边走一边想折,想着怎么进去找廉继祖报仇。

廉继祖此时正在梓梁学院里看书,是二当家帮弄得读书卡,先前廉继祖就怀疑大陆史有问题,其中关于人类发展史的记载异常的模糊,而且,在红卫历之前的记载基本消失,现藏书中只有在书社角落里才有一两本灰尘满卷的书籍记载那么一句两句的,而从众多的蛛丝马迹中,廉继祖发现大陆史同玉简中的内容有一部分差异很大,而红卫帝国的发展史中也有一部分与玉简不同。究竟是哪个有问题,现在不得而知,只能继续查阅。

现在梓梁学院里还没有从花魁之争中回过神来,现在仍有众多学子讨论花魁,有人说月瑶好,还有人说年年好,也有一部分说文竹好,更有一大部分说素荷好,总之,每天都有人争论,争论之余就是大骂文甲捣乱的事。

也有人认出廉继祖就是颁奖的那个人的,便过来攀谈,廉继祖根本不理那茬,也就没人搭理他了,他也乐的安静。

要是让廉继祖直到武兰的遭遇,肯定会哈哈大笑,同情武苍山,他更不知道武苍山救人的事,而武苍山也不知道救的是什么人,于是,大家相安无事,各自在自己那片琢磨自己的事。

可城门卫此刻却高度戒备,发生武苍山闹城门之事后,城门卫加了三卫,在司曹署没下令之前,一切都照旧,但此刻,城门卫更是个个一脸警惕的看着远方。

只见从远处树林中出来一队马队,上边人都是商队伙计打扮,但人人手里全部是军制武器,最前边有两匹马,马上两人都受了箭伤,伤势不明,到了近前,前边的一个人手里拿出一个军制令牌,上书一个孟字,孟字下一个戍字。

城门曹校过来一看令牌,二话不说,让人拉马到城门外左侧几处营房内歇息,按帝国律法,军职队伍未经郡守级准许,严禁入城,特殊情况除外。

曹校请来城里最好的军医,然后派人将令牌飞马送进郡守府,郡守大人这几天日子过的并不好,由于入城管制办法,每天都有大量的商户前来告状,还有每天都有大量的民众过来打官司,曹校署根本管不过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今天城门卫送来军牌令,二话不说,只是给郡守看军令牌。

官场中尤其是郡守级官员,每个官员对文武两大系统中重要人物基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尤其是这届军队系统,不属于武学院世家体系,大量的平民长官,而戍将以上的狄将卫将甚至大将军一共没有几个,而军令牌上的戍字,说明是戍将,而孟字,则是孟姓,整个红卫帝国孟姓戍将只有一个,就是孟先楚,而孟先楚此时应该在通郡,他的人跑梓梁来干什么?

没办法,赶紧换官服骑马跟着城门卫前往城门。

一到城门外军营,就看见中帐外整齐站着三十余匹马,而马旁边有一群汉字光着膀子正在被军医上药。

等郡守进得帐中,之间里边躺着两个人,还有一个人站着也是光着膀子在上药。

郡守提衣襟道:“不知哪位是孟将军令使?在下乃梓梁郡守张翎素是也!”

只见站着的那个人道:“张郡守,在下孟将军中帐曹校,还不快来见过三公子和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