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璀璨重生:美人多谋全文阅读 > 第44章 事事不顺

第44章 事事不顺


“都跟你说了,祁王府便是有郡主,那也只可能是前王妃诞下的女儿,你不听,这些日子到处找人说情,这下丢脸丢大了吧?”

逸馨殿里,看着一脸颓败的苏媛,苗氏低声数落道。

想要反驳一句,却都不知该如何开口,苏媛不甘心的叹道:“辛苦了这么些日子,结果,倒是给她做了嫁衣。”

苏媛认定,假若不是她到处奔走,方如萱这萱仪郡主,也不会来的这样快。

苗氏斜了她一眼,“事到如今,你也只能欢欢喜喜的受着。这是给祁王府的尊荣,不只是给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的,你若做出什么不好看的事情来,回头可莫怪我这当母亲的没提醒你。”

苏媛没好气的应了一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低声问道:“母亲昨日进宫,可有和贤妃娘娘提起家里的事?”

苗氏不明白,苏媛这么问,用意何在。

苏媛索性把话说的直白一点,“那日我进宫,皇后娘娘亲口应允我,会跟皇上替封郡主的事,可事到临头,这人却掉了个个儿,难道宫里就没有人议论?”

一直觉得苏媛蠢,不成想她蠢成了这个样子,苗氏笑着反问:“敢情,我刚才那话是白说了?这萱仪郡主,皇家是给祁王府的,只有你们才会追究到底给了谁。皇家的考量,是你可以揣度的吗?”

“再说了……”

挪开目光,苗氏轻飘飘的说道:“如玉姐弟三人算是嫡出,可只要有方正浚和方如萱在,他们便算不上是正儿八经的嫡出,皇家最重嫡庶,方如萱得这郡主的头衔,那可不就是轻而易举的?怪只怪你没看清。”

苗氏的话可谓是雪上加霜,生生把苏媛最不愿意提及的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让她显得更加难堪。

即便她如今已经是王妃之尊,苗氏这个嫡母,依旧没把她放在眼里。

心中有火又不敢发,生怕得罪了娘家,失了自己的依仗,苏媛强忍着怒气,脸色愈发不好看了。

一时间,逸馨殿内一片寂静。

“母亲这些日子还好吧?老太爷和老太太呢?我准备了些补品,母亲一会儿带回去用。”

不想和苗氏闹的不愉快,苏媛刻意的放低了姿态。

一提此事,苗氏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抬眼看着苏媛,苗氏没好气的问道:“如萱那丫头去东府好几趟了,你可知道她和大房那边都说过什么?”

苏媛茫然的摇了摇头,“她说都是些琐碎,左不过就是平日的吃穿,还有江北的风俗民情。”

一脸“肯定都是哄你的”表情,苗氏自言自语的说道:“大房的事情,向来都是老大家的在打理,这些日子,你大伯母不知道又吃错了什么药,竟然亲自过问起来了。昨儿跟我对账,生生让我掏出来了三千两银子,就这,还没完呢,说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真是气死我了……”

苏老太爷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苏政,也就是方如萱的外祖父,生前官拜一品的户部尚书,兼太子太傅。

二儿子苏洵当年考进士考了两次,最后还是打点了一番,才补了个庶吉士,有长兄的帮衬,又熬了这么多年,如今领着从一品的督察御史。

老三考到举人止步不前,后来干脆不做学问了,打理起了家里的一部分产业。

现如今,大房那头,柏氏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户部侍郎,一个是华鲁巡抚,都是朝中大员,而二房和三房,这么多年也就出了苏媛一个祁王继妃,以及宫里的苏贤妃,朝中除了二老爷苏洵外再没有什么人,所以相比大房就逊色的多。

苗氏刚嫁到苏府的那些年,被柏氏这个长嫂在头上压了许多年,所以心里一直存了一口气。也唯有柏氏不理事的这几年,她才松快了些,眼看如今柏氏不再吃斋念佛,一反常态的插手起了中馈,苗氏心里知晓自己的好日子又到头了,怎能不气?

可无奈,长房的那两位老爷,都是她得罪不起的。

“自从大伯父去世后,大伯母就渐渐不理事了,如今,这是怎么了?”

苏媛有些奇怪的问道。

柏氏的反常,是从方如萱第一回到苏府那日开始的,那天,柏氏先是搬回了秋园,第二日开始晨昏定省的到苏老太爷和苏老太太面前请安。

大房打理家事的本是老大家的许氏,但凡有抉择不了的,许氏都会来问自己这个二婶,可那日开始,许氏不再到西府来了,有事直接问婆母柏氏,柏氏这便算是正式过问起了府里的中馈。

一连几日,柏氏得空了就在看账本,但凡看到有不清楚的账目,都会让身边的婆子过来请苗氏过去,昨儿从苗氏口袋里挖过去了三千两的亏空。

这往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许氏是个绵软忠厚好拿捏的,柏氏的手段,苗氏当年却是没少领教,这几日火烧眉毛的,又听闻苏媛这边出了岔子,苗氏气的砸了一整套的茶盅。

“母亲可想出法子了?”

苏媛关切的问道。

苗氏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今你既然是祁王妃,管好祁王府的事就好。家里的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说着,苗氏端起茶碗喝了口茶,便打算走了。

送走苗氏再回来坐下,苏媛觉得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气。

太后的不搭理,皇后的敷衍,贤妃的冷淡,这些人都是自己开罪不起的,自己用热脸去贴她们的冷屁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可连苗氏和方如萱,也敢这样不给自己好脸色?

苏媛越想越觉得憋闷。

“赵嬷嬷,你去请一趟观姑姑,就说我身子不爽快,请她来瞧瞧。”

苏媛回头嘱咐道。

用了午膳,和方如慧一起开解了一会儿方如玉,将两个女儿哄回去睡午觉,苏媛抚着额头进了内殿。

刚躺下没多久,赵嬷嬷回来了,一脸心急火燎的模样。

“王妃,这些日子,咱们还是别见那位观姑姑的好。”

赵嬷嬷屏退了殿内的丫鬟,走到苏媛身边轻声说道。

“怎么了?”

苏媛的眼皮突的跳了一下。

赵嬷嬷压低了声音问道:“您还记得昌平郡主的那个儿媳妇吗?”

回到京城,苏媛把京城一众有爵位或是有底蕴的大户人家的人际关系都梳理了一遍,赵嬷嬷提起的这位昌平郡主,苏媛自然是有印象的。

苏媛点了点头。

赵嬷嬷有些惋惜的叹了口气道:“那位少奶奶嫁过去三年都没有身子,去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家里小心的什么似的。前几日有些不大好,便请了观姑姑去瞧,观姑姑又是用药又是作法,刚消停下来,那位少奶奶便落红了。”

苏媛惊的坐起了身。

赵嬷嬷摇着头道:“若不是顾及着观姑姑和好些大户人家的夫人有交情,昌平郡主怕是当时就要把观姑姑处置了的。就这,听说那日被昌平郡主府的人好一顿收拾,为了保命,观姑姑说了好些京城秘闻,牵扯进去了好多人呢。”

“万幸万幸……”

长出了口气,苏媛轻拍着胸口道:“好在我和她交情不深,前几次来王府也没和她说什么不该说的。”

“可不是嘛。”

转身走到桌前沏了碗茶,赵嬷嬷端过来递到苏媛手里,一边说道:“观姑姑从昌平郡主府里出来,这些日子便在自己家里连门都不出,听说,都没人敢请她上门了呢。”

抿了口茶,苏媛放下茶碗,有些疲惫的躺回了床上。

赵嬷嬷不放心的守在一旁,直到她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才蹑手蹑脚的出了内殿。

一连几日,因为苏媛的脸色不虞,方如玉又动不动伤春悲秋的落眼泪,祁王府里静悄悄的,丝毫没有受封郡主的喜气洋洋。

漱玉轩里,苏叶有些不平的嘟囔道:“再怎么说,礼数总要有的,王妃也该张罗一顿宴席,请些人家来给小姐道贺才是。现在这样,明明封了郡主,却还悄无声息的,好像小姐这郡主得来的多么不光彩似的。”

方如萱抬眼看了苏叶一眼,“做人要低调。封了郡主,该我有的东西丝毫不会少,外头那些人来不来道贺,有什么要紧?”

知晓自家小姐性子冷清,不喜欢宴席这样的喧闹,苏叶撇了撇嘴,再没说什么,一会儿,却又喜不自禁的凑过来道:“小姐,那日赏下来了好些好东西,奴婢陪小姐去瞅瞅如何?”

方如萱这才看出,苏叶这是怕自己心里不自在呢。

心中微暖,方如萱也不愿戳破,点了点头便欲起身。

刚走到门外,便见丁香一脸急色的进了院门。

“小姐……”

步履匆匆的赶过来拽着方如萱的袖子进了屋,丁香轻声说道:“奴婢瞧见跟踪奴婢的那个人了。”

“你是说,当日跟踪你去江北的那个人?”

方如萱很快便反应过来了。

丁香点了点头,“奴婢去暖香殿给七小姐送燕窝,出来的时候,正瞧见那人跟着秋霜朝逸馨殿去了。”

比丁香晚了这么久才回来,这么说,是打听到苏媛要的消息了?

方如萱皱着眉头沉思起来。